拓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通川路径
2018-05-09伍松柏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
文│伍松柏(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城镇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三农”工作内容、领域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城郊农业面临空间继续缩减、基础设施薄弱、消费需求升级、农民增收乏力、安全环保压力大等旧问题与新挑战。为拓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通川路径,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
1.农村发展短板明显。
(1)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虽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受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价格成本双重挤压、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冲击,种养业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底端。农民赚的是“辛苦钱”,种田一年还不如打工几天,农村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加上受高速城镇化浪潮的冲击,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城郊农业的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可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城镇购房,家庭缺劳,导致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种地”、生产“谁来服务”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2)随着优势特色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功能多样化的快速发展,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农技推广服务的内容、方式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保障。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滞后,保障条件相对较差、工作环境更为艰苦,新的人才进不来、来了留不住,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人员老化、专业力量不足,在农技推广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3)受现代农业周期长、风险多、利润低和资金需求大等影响,加上用地难、缺乏抵押物和传统银行成本高、利率高、流程复杂、手续烦琐,新型经营主体、项目业主在加快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时,不同程度地遭遇选址、资金链紧张和农业保险涉及产业不全面等困扰。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1)通川区的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区耕地面积40.9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53亩,农村耕地面积总量和平均数少,地块面积仅0.37亩、户均土地15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窄、渠未通,机械化作业、转移、运输受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难度大。截至2017年,全区土地流转率仅26.2%。尤其北部山区9个乡镇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水利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的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拓展不足,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不深。
(2)农户居住零星分散、承包地块复杂,大多沿袭低端种养、品种难统一,加上个体农户或小型农民合作社的种养量少、无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社会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滞后,联农带农能力不强,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理的事越来越多,普通农户在种苗繁育及种养技术推广、病害防治、对接市场等方面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产品原产地与食品加工、市场营销脱节,大路货、资源性传统产品多,“无品无牌”或“有优品、无名牌”,销售靠公路边摆摊设点、小商小贩收购或农民“提篮小买”,农产品价格无法提高,菜贱伤农、果品滞销现象普遍存在。
(3)一方面,随着村办企业大面积亏损关闭和农业税全面取消,北部山区村集体资产闲置浪费,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组干部组织动员、教育引导群众的难度大,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加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构成日趋复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发展困难等问题凸显,集体资产被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少数人支配,面临流失或被侵占的风险。
二、建议
1.在“优”字上下功夫,提升农业供给质效。
(1)调精调优种植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和比较效益原则,结合资源禀赋、生态条件等要素,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体系,推动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2)加快特色养殖业发展。按照稳猪禽、兴牛羊思路,引进优质高产畜禽品种,推广地方特色优势品种。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调整完善养殖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加快实施退郊进沟上山战略,依法关停、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引导近郊养殖业主向适养区转移搬迁。
以装备现代养殖设施、配套粪污储运设备为重点,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创建活动,限养区内不扩建、不新增畜禽养殖场;适养区内转变养殖观念,按照1亩地承载5头猪的比例(其他畜禽按猪当量换算方法参照执行:1头猪当量相当于30只蛋鸡或蛋鸭、60只肉鸡或肉鸭、30只鹅、30只兔、0.1头奶牛、0.2头肉牛、3只羊)。通过养殖场(大户)流转周边土地种植葡萄、蔬菜、林木等就地消纳,或与种植大户签订粪污消纳协议、转运异地循环,或培育从事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农民合作组织,推广“畜—沼—粮/果(菜)”、山地养鸡、果园养羊、稻田养鸭和种草养畜、秸秆过腹还田的模式,加快从单一的种植或养殖向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转变,减少养殖污染、改良土壤、减少农作物化肥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良性发展。
(3)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实施品牌引领战略,以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建立商务、经信、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品牌商标专用权打假协作机制,健全产品准入、质量管控、有序退出等体系,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供给,扩大中高端产品的生产,重点打造提升“达州农产品加工”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引导经营主体注重产品包装形象设计、规范产品包装标识,扩大质量安全认证的总量与规模,申请农特产品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注册。创新品牌策划营销模式,组织优秀经营主体和优势农产品进展会、闯市场、寻商机,做大做优品牌,促进传统农业稳步向品牌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
2.在“补”字上下功夫,筑牢农业发展基础。
(1)强化科技支撑。整合农民技(夜)校等培训资源与资金,加大对现有生产精英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农村能人的因村施教和培训升级的力度,加快种养农户向有文化、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执行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采用“专家+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的服务指导模式,为种养业主提供技术支撑。尤其在关键农时、突发事件和农民需求面前,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展示示范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学种养水平。
(2)激发双创活力。借助农村改革的春风和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契机,深化农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工、院校毕业生、农技人员、退伍军人等返乡下乡人员创办领办新型经营主体,将现代生产要素、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引入农业,推广机械耕作、水肥一体、循环农业、智能物联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农村电商以及休闲农业、生态康养、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让撂荒土地变成“金山银山”,彰显现代农业的潜力与魅力,吸引更多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和人力资源向农村反流,为传承农耕文化、激发山村生机活力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扩大招商引资。完善服务体系与支持政策,处理好农户生计与产业发展、当地居民与外部工商资本的关系,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开展重大项目推介工作,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络、促进“回引”创业兴业,鼓励工商资本抢抓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商机、投资农业领域,用活管理科学统一标准、紧盯市场需求丰富业态。凭现代设施助力、先进科技支撑,辅以信息化手段,打破农业生产的时空限制,建成年出栏猪30万头的现代养殖场、年产量36万吨的饲料厂、年产能50万头生猪的深加工厂,实现从生猪养殖到饲料加工、定点屠宰再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终端营销和网络交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更多农户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共进同富。
3.在“融”字上下功夫,拓展产业链价值链。
(1)推进农工对接。立足于区位交通的优势,围绕城市消费群体,利用密集的农产品专业集散中心与商业网点和快速便捷的物流配送资源。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采取直接投资、参股合作、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按需求发展熟食喂养生猪、土鸡养殖、无公害瓜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原料生产,适度扩大铁山黄羊、蜀宣花牛等特色种养面,推动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批对接和旅游观光采摘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打造“从田间到厨房直供直销”入户配送的农产品流通新业态。
在原产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清洗、筛选分级、包装贴牌、低(恒)温仓储、冷链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兴办农村土特产品初(粗)加工厂,延长保鲜(贮藏)期、拉长上市时间、实现错季销售,补齐农产品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短板,减少农特产品在产后运输、销售及市场讨价还价过程中的损失与消耗,解决收获期集中上市而卖难的问题。
培育宏隆肉类、百年灯影、巨龙油脂等龙头企业,把握食品加工方便化、功能化和专用化的趋势,研发与推广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融合,提升加工层次和水平,推动土特产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化。
(2)促进农旅融合。立足于主城区,紧扣“巴人故里、锦绣通川”整体形象,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要求,持续改善种养结构、供给结构、要素使用,加快“吃农家饭、住农家园、采农家菜、摘农家果、干农家活”的乡村农(渔)家乐(乡村酒店、森林人家、民俗达标户)的发展。高标准建设让农民充分参与并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人气聚起来、农村活起来。
突出结合部,以凤凰山—犀牛山—莲花湖—双鱼湖—神剑园为节点,推进狂欢谷(月湖)、养生谷(罗江密林)、巴国水乡(双鱼湖)、巴人农耕(盘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巴人植物园(秦巴植物博览园)、巴医园(复兴中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市民、游客下乡踏青和农事体验等城郊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的水平。
(3)加快电商发展。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标准生产体系,指导农业经营主体按照《通川灯影牛肉生产技术规范》(DB511702/T01—2014)进行标准化规范种养,从严把控质量,加快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程标准化步伐,支撑农特产品的品质控制、品牌打造和规模提升。通过供给端精准发力,破解效率、品质和品牌难题,生产出更多让市场认可的农产品。
紧抓消费升级契机、引进智慧元素,借助手机、电脑终端和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从种养到销售的全程监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庄、数字化产业基地。以视频直播、图文直播、扫描溯源和邀请参观体验等方式,让消费者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近距离”接触,更快更直接地建立起信任,实现“私人定制”、认种认养、农业众筹和“优质优价”,把传统农业的产后销售变为产前销售,扭转产销衔接不畅的局面。
以秦巴电商谷、川东北电商快递分拨中心为载体,整合苏宁易购、易网科技等主流电商平台,集聚打响天农网、巴山万家、达州“菜篮子”、好一新网上商城等本土农商品牌。推动商贸、供销、电信、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建设区、乡、村三级电商运营体系,引导农民主动“用网”,采取开网店、微店和制作网站(页)、二维码等形式,推动通川特色农副产品全面“触网”,让“种得好”体现在“卖得好”上。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推动由“种养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养什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