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瓶颈制约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
2018-05-08
消费电子是指消费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其技术创新活跃、产品门类众多、产业价值链长、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的高地之一。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迈向了新台阶。
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具备了全球最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2017年我国手机、计算机、彩电产量分别达19亿部、3.07亿台和1.72亿台,分别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90%和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消费电子生产基地。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全球占比超过20%,国内市场手机、计算机、彩电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超过30%、20%、20%,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出口方面,2017年我國手机、计算机出口额分别达1260亿美元、968.4亿美元,稳居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第一和第二位。
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创新成效显著。当前,我国消费电子创新实现了与全球同步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硬件等产品融合创新。主要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成果显著,我国在全球率先推出基于人工智能芯片的手机,国内市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渗透率均超过80%;超高清电视渗透率达58%,远高于38%的全球平均水平。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消费电子技术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全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兴起,使我国逐步由“山寨者”“追随者”转变为“开创者”“引领者”。
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链完备程度全球领先。我国已形成从芯片、终端、系统到应用的全球最为完备的消费电子产业链条,具备强大的产品配套能力。关键领域“缺芯少屏”的局面大幅缓解,国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芯片已实现规模应用,2017年国内市场上使用国产芯片的手机出货量占比近20%,国产智能电视SoC芯片出货量超过1400万颗,国产电视机用液晶面板自给率超过60%,手机面板自给率达到70%。在高端显示屏领域,我国企业已建立多条OLED产线,降低了手机和彩电OLED显示屏对国外的依赖。同时,手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玻璃基板、天线等相关领域也诞生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成为苹果、三星等巨头企业核心供应商。
龙头企业不断脱颖而出,影响力快速提升。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企业已实现从单纯的OEM模式向ODM模式转变,逐步树立自主品牌,涌现了华为、OPPO、小米、海信、TCL、创维、大疆等一批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2017年,华为、OPPO、小米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海信、TCL、创维液晶电视市场份额均跻身全球前五;海思等行业龙头进入全球手机芯片第一阵营;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在美国市场份额超过50%,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联想自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连续15个季度位居个人计算机(PC)出货量首位。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带动整个消费电子产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和瓶颈。一是核心基础实力仍然较弱,在先进制造工艺、基础原材料、核心芯片、高端显示器件、操作系统等领域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创新模式仍以跟随为主,原创型创新能力仍然缺乏,知识产权布局不足,难以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和主导权。三是行业过度竞争现象严重,导致价格战频发,彩电等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难以支撑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需求;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山寨模仿、概念炒作等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四是终端产品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手机中个人隐私泄露、计算机内置键盘记录器、家用智能摄像头被入侵等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消费电子日益成为信息安全攻防新的重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