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股票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实践操作探索

2018-05-08吴俊良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成长性

吴俊良

摘要:自股票诞生以来,人们致力于通过各种股票价格预测理论从股票的价格波动中获得收益,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一套在逻辑上经得起推敲,并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理论,直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诞生,标志着证券投资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价值投资也逐渐广为人知。文章结合国内外一些知名投资大师的经验总结,尝试总结出一套在实践上成熟可用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证券分析:价值投资:成长性

一、引言

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是内在价值这一理念,在股票市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是具有内在关联而又具有明显差别的概念,股票市场价格总是在围绕股票价值上下波动,同时又是偏离股票价值的。在价值投资理论下,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在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在股票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中,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等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股票市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主要包含总体市场因素与股票的个别因素,其中个别因素有包括投机与投资,在投资因素中的内在价值因素又包含收益、股息、资产、资本结构与证券的条件。在价值投资理论下,股票需要具有成长性,对股票成长性估值中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供应商、潜在新的进入者、购买者、替代品的其他企业、销售者之间的竞争来自企业争夺有利市场地位。对股票成长性的估值信息,投资者可从公司的年报中获得相关信息,比如资产和负债状况、盈利状况、管理层的讨论信息、企业的股权结构、企业各种业务信息等。对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而言,这些信息对其实践操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价值投资者如何面对市场

(一)市場与大众心理

投票投资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其与其他投资方式在操作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股票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投资者从做出投资决策的下一秒就能够验证其投资效果。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环境下,大量最初持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在下一秒变为“赌徒”,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理论下,“市场先生”的报价是极不平稳的,其可以使投资者在相当时间内获得不菲收获,也可以使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这种股票制度下,大量投资者拥有了“大众心理”,即侥幸心理、急功近利、从众攀比、浅见和短视而又朝三暮四、懒惰并希望不劳而获、赌一把买彩票碰运气心理、缺乏耐心、一旦被套10%以上就麻木等。在股票市场的发展中,股票的价格终归会回归价值,但这个过程有多长取决于大多数人的耐心,但实际上,价格向价值回归的时间有多长,中间有什么波折,多数人缺乏信息,这使得大多数人最终沦为随波逐流的赌徒,

(二)市场短期无效性、波动性与市场的相互作用

股票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从本质来看,股票价格短期波动是市场大多数参与者的决策,通过市场买卖来发生作用,股票价格短期波动将人性的易变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对于价值投资而言,股票价格短期波动具有无效性。在长期来看,股票价格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价值投资的意义则是投资者在靠近低谷的一端买入,在高位一端卖出。

在大众心理和“市场先生”的影响下,价值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一些困境。一是价值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低估多少的时候是买入的最佳时机:二是当价值投资者在基于自己的估值买人明显低估的股票之后,如果股票继续大幅下跌,投资者该如何操作:三是对于低估被套情形究竟能持续多久。但从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终归要回归价值,股票市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表明,在较长时间段内价格向价值的回归是市场规律,与投资者的心理具有直接的关系。

(三)价值投资的长期持股

从股票本质来看,股票是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投资者期望的现金流在长期来看只有股利,这是股票作为金融产品存在的根本。投资者持有一支股票,在短期内会有较大的价格波动,进而产生收益或亏损,但如果将这只股票的所有交易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在这个整体中,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只能是公司的股利。比如用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一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是1元,股票价格是5元,日换手率为1%,公司的所有利润全部用于分红:

假设二:股票交易中有千分之2.5的税收与佣金,那么一年中交易者手中会有1%的现金流(0.05元)被征税及证券公司拿走;

假设三:这支股票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即每股收益0.15元:

结论:在这种情形下,每股净值产收益率下降30%,即利润的1/3从投资者手中流出,因此从长期来看,仅交易佣金与税收就可将IPO所有投入的资金损失殆尽,这显然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负和游戏。

由此可见,如果一只股票产期不分红,且其盈利较少甚至处于亏损边缘,价值投资者似乎应该对这类股票敬而远之,因为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必然一无所获。因此,从价值投资来看,成长性较好、盈利较好的企业股票,长期持有,且减少交易的次数,必然会获得理想的收益。

三、价值投资者的实践操作探索

(一)买入时机

对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时机一直是困扰大众投资者的难题,从实践来看,股票市场具有周期性特征,反映到个股上亦是如此。在本文研究中,对股票买入时机只是从个股视角来看,并为加入整体市场状况的预测。

当一只股票处于一个大致合理的估值区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市盈率,且公司的成长性与盈利性良好,投资者应对其进行关注。当“盈余将大幅改善,但盈余增加的展望还没有推动股票价格”的时候,投资者买入并持有一个周期,依然会有客观的盈余。因此从价值投资理论来看,股票买入的最佳时机是公司利润即将发生爆发的前夜,即利润拐点处,对于“利润拐点”这种信息的获得,投资者需要大量的信息搜集与分析,并基于准确的信息对公司盈利做出大致方向的判断,且要避免反方向不利因素的影响。

(二)投资人的“六不买”原则

沃伦·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操作,从其经验的总结来看,价值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进行价值投资时,需坚持“六不买”原则。

一是不买入创业阶段的股票,这类股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且较少的公司运营信息使其在公司成长性分析上缺少依据:二是不买难以作出合理评价的公司,投资者对于几千家公司的股票市场,对各行各业的理解与熟知程度不同,因此在分析公司股票时,投资者尽量选取自己熟知的行业或公司,这能够使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值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三是不买“消化”现金的公司,在正常的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一个企业需要不断的投入其所赚的钱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那么对这种“消化”现金流的企业最好保持一定的警惕:四是不买不熟悉的股票,如果投资者对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不熟悉,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下,对其未来的现金流预测变得更加困难,需要花费更大的经历去了解和认知,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这类股票尽量不要买,否则容易犯错误:五是价格过高的股票不买,价格过高总有价值归回的一天,这类股票在价值投资理论来看,无法获得理想的收益:六是不买不打算长期持有的股票,在短期内,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反复无常的,不打算长期持有的话,在短期内的风险过大,尽量不买。

(三)卖出时机

当持有的股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持有者需要卖出其持有的股票。

一是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时的判断是错误的,买了不该买的股票,并且该股的发展趋势越来明了,越来越证明投资者最初的决策是错误的,对于这种情形应立刻卖出。这里的判断依据并非股票价格短期内的波动:二是投资者在买入并持有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信息分析发现该公司经营状况出现转折,即发生了不利变化,这时投资者应将其持有的股票卖出:三是当投资者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且该标的比持有的股票具有更高的利润与成长空间,这时可选择卖出持有股票。

自股票市场诞生以来,无数研究者对其规律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在股票市场发展面前,多数理论显得苍白无助。但价值投资理论在长期来看,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收益,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股票市场时,应对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采取合理的操作。

猜你喜欢

成长性
企业研发费用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及促进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