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科技观推动经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蕴

2018-05-08佘梅溪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马克思

佘梅溪

摘要:马克思的科技观是立于现实、关注人的科学技术思想,与当今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有着目的主体的一致性——强调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奋斗目标的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其目标信念极具现实性的融入到其科学技术思想建设之中。文章将从科学技术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经济推动与人的解放、科学与人和自然等维度剖析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推动经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技术:命运共同体

一、科学技术与“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核心一致性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认为感性经验以及相应的实验科学对科学技术的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第一次明确表明其科学立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他指出自然科学已经“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技术被更为具体集中的赋予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科学的基础都是感性”,“即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和实践。”显然马克思在关于科学技术本质的认识方面,并不是簡单将其当做抽象意识形态上的活动,而认为科学技术是人在实践中创造的感性实在的活动。

而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础的实践,即使现在的人类社会相比较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有了极大地突破,然而实现全人类的温饱生存依然是一个大问题。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追求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实现生存的手段。同时由于人是实践的主体,因此在此意义上可以进一步说,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属人的,其本质与人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对经济推动也是人的本能追求。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因此,马克思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追求与“命运共同体”有着一致的目的主体——人,都是为了人、实现人、满足人。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以人为核心同时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技术思想,它从科学技术视角出发,从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驾驭异化的角度出发,把人与人、人与科学技术、人与自然在经济这辆马车上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人类共同体基础

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角度出发,科学技术是人实践的产物,科技人才作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专业性人才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马克思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例赞扬道:“瓦特的伟大指出就在于,他预见到蒸汽机的一切可能用途,并指出利用它来建造机车,锻造金属等的可能性”。在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时,马克思指出科技人才不是上天赏赐的人才,而是社会塑造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绝不是建立在一人之上的“英雄发明”,而是人类的联合创造。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类共同体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基础方面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从整个研究过程而言,科学技术活动需要团队式的协作活动,所以马克思认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马克思以18世纪的发明为例,指出那个世纪的任何一个发明几乎都是协作的结果。从经济基础方面而言,社会各个阶级尤其是广大的无产阶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从经济基础方面而言,社会各个阶级尤其是广大的无产阶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

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后人对前人智慧的吸取创造、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思考,更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与人的联系之中,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协作之中,内含对人类共同体建设的需求。

三、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对人类共同体建设的推动

科学技术发展不仅本身内含着对人类共同体建设的需求而且马克思指出其主要通过对推动经济的方式,挖掘自身建设人类共同体的潜力。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推动人类共同体建设。

1.提供经济上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虽然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发展是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但马克思认为经济的发展也“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自然因素可以转变代替人们进行劳动,从而具备了与其他自然力同样的优势,成为新的自然力。因此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为人类共同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自身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的便利、通讯的快捷,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人类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2.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马克思认真考察了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指出“随着一些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因为虽然科学技术在资本的引领下发生了异化走向了人的对立面,但它也因受到资本的控制而加快了变革,高度机械化的生产将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在这个时候生产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劳动(人)逐渐贬低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因素,依靠压榨劳动力维持自身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也会随之崩溃。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所谓的阶级压迫,无论是曾经的工人、科学技术人员还是资本家都将在较为富足的社会中重新获得人的本质力量,自由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中互相成就彼此,所以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下,经济极度膨胀,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那一天,也将是人类共同体形成的前夜。

四、大视角的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科技观将人类命运与大自然命运紧密联合在一起,这是对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大视角的开拓。

1.自然是人存在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的眼中,人最一开始的出生就注定与自然有关。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却没有看到这一代代繁衍背后的自然力量,是自然界的存在让人类的存在成为可能。因此作为直接的由人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其背后有着自然的支撑,需要被放置在“人和自然的统一”中进行把握。

2.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改造的结果。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达了大脑四肢,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创造了生理条件。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总结自然规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表面上人们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进行发明创造,生产出自然界最初并不存在的事物,纺织机、水车、火车、电灯泡等,但是不能否认这些看起来被凭空创造出的事物其基础都可在大自然中寻求到根源。因此在分析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将科学技术成果归功于人的智慧创造,要用“人与自然统一”的眼光去把握,才能避免被人类的自大蒙蔽了眼睛,从而走向唯心主义的深渊。

3.批判科学技术的经济追求对自然的破坏。在资本主导下,科学技术对经济效益属于单方面的利益追求,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患,因而马克思一直在批判人类对科学技术的错误滥用,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命运共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在具备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中,化肥激素的过度使用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提高土地产出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是对土地持久产出的破坏,同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加快了大工厂发展的步伐,工业用地逐步侵占土地用地,工业污染也在逐步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强调科学技术经济推动对自然的保护。虽然科学技术的滥用会导致环境的破坏,但是马克思强调只要恰当地使用科学技术,它又会成为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转化的重要途径,承担起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责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经济推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对自然的保护,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探索自然,发现新资源提供物质保障。大自然拥有着巨大的宝藏,增加可利用资源的丰富性,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对保障生态平衡、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中化学的发展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化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物质理解的一种新突破,但科学技术的发现发展,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当新能源的开发可以带来足够效益时,经济便会全力支持科学技术的研发,最终实现科学技术发展、自然保护、经济发展的共存。

第二,经济追求促进科学技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开源节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资源的利用同樣如此。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马克思特别注重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生产废料的转化,让废料重新回到生产的环节,最终进入消费领域,造福人类。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废料转化的局限性,由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废料所占比例并不大,所以在资本引领下的生产中,为了保证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废料的回收利用必须在大规模的情况下才具有可能性。但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经济本身对利益的追求,也对废料转化提出了要求。

第三,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减量化生产。减量化生产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高最高限度”,马克思强调这种直接降低废料排泄而形成的节约与将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节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马克思指出如果想要减少废料,原料本身的质量很重要,但是机器和工具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料本身质量的缺陷。而机器和工具本身则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它们的改良与革新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科学技术经济推动改变人的追求。人的需求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人们就不再是简单的对物质生活进行追求,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面对这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已经实现物质生活满足的人们反而对蓝天白云产生了更多的向往。近几年有机食品、绿色蔬菜、乡村别墅的火爆正是人们需求的体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自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马克思全面辩证的科学技术观,用科学技术的视角阐释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共同体建设的统一性,从现实角度出发,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积极作用,将人、自然、社会变革紧密联合在一起,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最终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