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捎春信,言说窗下有花开
2018-05-08采薇
采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无疑是描述早春二月(农历)的名篇,生机盎然、予人欢愉的江南春色在诗中灵动可感地呈现出来。诗中所说的纸鸢也就是风筝,在我国有着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
纸鸢翩然凌空去,十里春风如可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其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由此可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木质风筝。古时,风筝长期用于军事,承担着侦察、通讯甚至求救的作用。梁武帝时期,侯景作乱,武帝被困于梁都,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借西北风放风筝对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最终都城被攻破。
唐宋时期,风筝逐渐从军事用途转变为娱乐工具,并且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糊的风筝逐渐增多。“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诗句。“弦声响碧空”说明唐代的风筝带弦,放飞后可发出悦耳的声响。“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是陆游对纸鸢飘飞时的动景描绘,尽显闲适童趣的文字印证了放纸鸢、骑竹马已是宋代孩童的重要游戏项目。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技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明时节,郊外踏青放纸鸢已是一种普遍的风尚,文人雅士会手制风筝赠予友人,寄托情感,是一种颇为文雅的交际活动。
风筝是春日的消闲别趣,也可能是一段欢喜姻缘的美妙信物。清代戏曲家李渔的《风筝误》便是以风筝为引,牵出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书生韩世勋在风筝上题诗,纨绔子弟戚施放风筝,不慎线断飘落至詹府,引发出韩世勋、戚施和詹府两位小姐错点鸳鸯、啼笑皆非的故事。
细竹纸绢巧扎糊,绘福画吉把春闹
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系以长线,利用风力升入空中。我国传统的风筝制作技艺包括扎、糊、绘、放,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西藏拉萨的风筝最具特色。
山东潍坊风筝的画工为国画技法和年画风格,具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征,造型主要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立体感强。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都”。2006年5月20日,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4月20日至25日,潍坊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玩。
江苏南通板鹞风筝又被称为“哨口板鹞”,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其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喜用红、黑、青、紫色,以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标准的哨口板鹞无论大小,均可承受5级以上风力,即使在7~8级的大风中,仍可稳悬于数百米的高空,并发出美妙的声音。
藏族风筝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但讲究彩绘图案。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平时这些风筝悬挂在墙上,被视为升腾运气的圣物。西藏拉萨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玩耍,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风筝断线飘走者为败。
在我国传统的风筝上到处可见富含吉祥寓意的图案,比如福寿双全、双凤朝阳、百蝶闹春、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图案给人以喜庆吉祥之意,融合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
大地回春景色艳,燕子报喜到人间
在老北京,有人住的地方就有燕子,就有扎燕风筝。2010年,北京风筝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到春天,听着叽叽喳喳的燕子叫声,看着孩子大人放飞扎燕风筝,这热闹的景象似乎在告诉人们大地回春,吉祥太平。90多岁的国家级非遗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费保龄说:“燕子,春之征,喜之象。过去住平房,房檐下老有燕子窝,春天来,秋天走。大地回春景色艳,燕子报喜到人间。”
风筝在我国南方被称为“鹞”,在北方被称为“鸢”。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也是风筝制作和放风筝的高手,在《红楼梦》里有多处关于风筝的描写。据说,曹雪芹糊的風筝造型独特,飞得很高,曹氏风筝在乾隆年间成为京城风筝“四大流派”之一,与哈氏风筝、金氏风筝、马氏风筝齐名。曹雪芹还留下了一本关于风筝技艺和风筝文化的残本《南鹞北鸢考工志》,里面介绍了43种风筝扎、糊、绘、放的技法和工艺。这些制作风筝的方法被编成朗朗上口、易记且优美的诗句:“纤纤痩燕舞林风,酥胸双凸柳腰纤……”
曹氏风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人格、有性别:肥燕代表成熟的壮年男子;瘦燕则代表千娇百媚、柳腰纤细的成年女子;比翼燕是肥燕、瘦燕在一起,代表比翼双飞的恩爱夫妻;半瘦燕代表喜动好胜的少年;形体最矮最胖的是胖娃娃,眉开眼笑,像襁褓里的婴孩一般纯真……曹雪芹说,风筝可能会让人玩物丧志,但做风筝可以成为穷苦人的一门手艺生计。通过代代工匠的传承,曹氏风筝得以发扬光大并走出国门,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
童心童趣奇幻梦,且趁东风放风筝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风筝连接着童年,那根线连接着天空与地面,让人与天有了接触的凭借与可能。梁实秋在《放风筝》一文中说:“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来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我想这也许是自己想飞而不可得,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吧。”这般情绪在每一个放风筝的孩子心中或许都出现过吧,抬头仰望风筝在空中随风飞翔,一颗对更高更远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也随之翱翔。“在把风筝收回来的时候,心里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是游罢归来……”这是一场童年幻想的奇妙之旅。
贾平凹在《风筝》中将这份颇具童真的幻想表达得更为细致。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的风筝“幸福鸟”断线飞走了,主人公很伤心,婶婶宽慰道:“天是白的,那是它该去的地方。”这句话让孩子们的心安宁了,风筝仿佛有了灵性,真的成了一只幸福鸟,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今天夜里,‘幸福鸟是住在哪一朵云上呢?那里是不寂寞的,是快乐的,它应该飞去啊!”孩子心中的郁结在想象中得以释怀,而风筝已不仅仅是一种玩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挂怀,这种淡淡的忧伤与内心的和解让童年染上了些许轻愁,有着别样的童真滋味。
只不过这份童趣与童真并非人人皆有,风筝有时也承载着某些遗憾。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中讲述了一段关于风筝的兄弟往事。少年时发现弟弟偷制风筝,鲁迅狠狠地将其破坏,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自己是为弟弟好。结果多年后他才意识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当年是在伤害弟弟宝贵的童心与童趣,然而长大后弟弟却早已将此事忘却。“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一件小小的玩具在鲁迅的心中演化成对兄弟的亏欠,细细思之,这份难忘的愧疚和自责蕴含的恰是鲁迅对兄弟真切深沉的爱。也正是因为他如此重视这份亲情,这段回忆才会如此动人和省人。
在朗朗晴日的早春二月,放飞手中的风筝其实也是在放飞一种轻松的心情。它连接着千百种不同的人生回忆,却更多地带给人春天的欢喜。仰望风筝在空中飞舞,在奔跑和牵引中感受那份单纯的快乐,这正是风筝给予我们最大的幸福。
我们不得不说,放风筝是一种既健身又健脑的活动,史书《续博物志》中就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古人认为放风筝的较高境界是:放时相牵,一线相连,未放之时如马卧槽,放飞后如同进了赛马场,要精神抖擞,把线看作缰绳紧拉,如同驯马一般,然后望天入静,随飘移而前后奔走。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百骸,祛病健身。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触目皆景,放飞风筝无疑是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每每极目蓝天时,我们的心胸也会感到无比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