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有书院,墨香飘万家
2018-05-08夫子
夫子
古代文人穷经皓首的治学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品格,以及把酒言欢、横槊赋诗的豪迈气概,皆令世人钦佩。还有一些文人学而优则仕,最终将自己建立的书院当成生命最后的归宿。也有一些文人将理想与热血,倾注在书院的弦诵声中。书院作为古代文化精髓的汇聚之地,不仅士人及学子在此研习经典,大师也多在此讲学论道。追忆古代书院的往昔,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所浸润的人文精神,体悟到古代文人如梅兰竹菊般雅致馨香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书院授课是怎样的情景。
书院一把手不叫院长
古代书院的一把手不叫院长,多称山长、洞主。这是因为古代书院多建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上,多与道观、寺庙为邻。宋代以后,书院成了古代读书人心目中的学术圣地。而成就书院这一崇高地位的,是其办学理念。
书院与官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完全不同,书院不设门户,完全开放,讲学也很自由。学生的目标不是做政治精英,而是学术精英。因此书院刻意与官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书院的先生保持独立的学术品德,学生尊崇独立的自学精神。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校长,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山长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既是书院最高行政领导,也是首席教学主管和学术带头人。
山长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参与到一线的教學工作中。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张栻等著名的儒学大师,在主持书院日常教学时都是亲自给学生授课的。
日常教学中,山长授课一般放在每月的一、三、六、八日。书院一般每个月有三次考试,从出题到评阅,均由山长负责。兴办于南宋淳祐元年的建康明道书院规定:“每旬山长入堂,会集职事生员授讲、签讲、覆讲如规,三、八讲经,一、六讲史,并书于讲簿。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
北宋教育家范仲淹当年在应天书院执教时就曾勤劳恭谨。据《范文正公集·言行拾遗事录》记载:“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范仲淹也由此声名远播。
书院如何招生
古代书院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平民教育情怀,即便如元、明、清时期的好多书院后改为官办书院,这种情怀也没有被改变。书院从诞生那天起,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论贫富,不分地域,即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大公无类”一直是书院的办学准则,这也是“有教无类”办学理念的升华。虽然书院招生不设门槛,但入学要求还是有的。名气较大的书院,因为报名的人数较多,招生标准也相对严格,要求学生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都较高。考核包括学业在内的综合素质测试,因此,光学习好还不行。
有了德高望重的山长和先生,书院不愁招不到学生。因此,书院设定了入学笔试,招生数量也有限额。
一旦进入书院学习,学生就要遵守书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明道书院为例,首先要求学生要穿校服,这个校服当然不是像现在一样统一订做,只是规定要穿深色的衣服,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和一般民众区别开,二是让学生有士人的责任感和优越感。另外,书院还专门设有针对学生的请假簿、讲簿、德业簿、食簿和宿斋簿等。其中,讲簿记录山长讲学的情况,德业簿登记学生的功课情况,食簿是用来领取钱米,宿斋簿则用来领取灯油和木炭。明道书院规定,学生请假不得超过3个月;谒祠、听讲、供课三者都需要登记,缺席3次就罢职、住供。这个住供,就是停止供给。古代的书院大都远离闹市,给学生的钱粮和伙食断供,这个惩罚可真是不小。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业。古代书院中的学生学些什么呢?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学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划分成起床后、早饭后、午后、晚上4个时段,每一时段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其中,既有自学时间,也有讨论时间和先生解惑时间,安排得十分科学。
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书院还设有考试制度,主要考查德行和学业两大方面。以南宋时期的延平书院为例,每个月有三次小考,考得好的学生,成绩一出来就会得到物质奖励,并且还有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升级,当然这也与经济利益挂钩。
德行考试的考核标准一般由山长的习惯而定,例如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时,提倡自觉自励,不做硬性规定;而普通的书院,则从实际出发,对儒家伦常做了具体的规定,例如,不尊敬师长、不孝敬父母,就有可能被除名;那种严重践踏院规、破坏伦常的,书院不仅会将其除名,还会报官立案,并永远不许其入院。
古代开学礼仪
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都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还备受重视。入学礼被古人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要先正衣冠,而后才明事理。所以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学会的。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叩拜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所谓束脩六礼,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学生赠与先生的六种礼物——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红枣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则表达谢师恩。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10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说法。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要求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净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智,是开学仪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古代书院为何都建在深山老林里
书院在唐朝产生之初,常与僧院、道观为邻,选择建在深山老林里。例如年代最为久远的光石山书院,就建在攸县麒麟山中,附近有朱阳观与惠光寺。比光石山书院稍晚的李宽中秀才书院,则直接建在石鼓山的寻真观里。这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读书人和道观中的道人常坐以论道,相互熏陶。
不光书院选址很有讲究,创建人对书院内的环境也很在意,常常栽花种树,移竹运石,装饰书院。例如,唐朝著名的诗人贾岛在《田将军书院》一诗中描写田将军书院内的美景:“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唐朝人为书院选址的习惯一直沿袭了下来。宋朝一些著名的书院也都坐落山间。
书院选址为何要在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里呢?这与书院兴起的初衷有很大关系。古代的书院是在官学废坏时出现。兴办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学者看来,官学一旦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就严重丧失了教书育人的能力,并日益腐败和衰落。因此,书院的创建者以个人的力量建造了书院,就是为了研究学问,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在他们看来,安静的地方,更有益于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