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厌倦蓝绿,台湾“无色力量”觉醒

2018-05-08陈雯萱

环球时报 2018-05-08
关键词:蓝绿中国时报柯文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雯萱

岛内政党恶斗引起民众厌倦。根据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最新民调,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有近六成民众对其表现不满,台湾自认政党中立者已达56.6%,超过六成民众希望台湾能形成超越蓝绿、真为台湾着想的“第三力量”。台湾《中国时报》7日发表社论称,岛内民众需要两个“烂苹果”之外的新选择。

学历越高,越对两党不满

据《中国时报》7日报道,蔡英文上台即将满两周年,各种争议和冲突不断,过去蓝绿基本盘至少都在三成以上,但历经蓝绿对立、撕裂台湾,现在岛内蓝绿传统支持者对两党的支持已经降温。根据旺旺中时委托艾普罗民调公司进行的调查,认为自己政党倾向偏国民党的有15.5%,偏民进党的12.7%,泛蓝3.2%,泛绿0.9%,其余政党都在1%上下,自认为政党中立者高达56.6%,另有9.1%无反应。

在政党满意度方面,仅18.3%民众对民进党目前的表现满意,不满意者高达59.9%;对国民党的表现也只有17.3%满意,不满意者也是59.9%。学历愈高的民众对民进党和国民党的表现愈不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国民党和泛蓝支持者,对国民党不满意者也高达60.5%;民进党和泛绿支持者对民进党的满意度虽然过半,但也有38%不满意。高达82.3%民众认为当前台湾蓝绿政党对立情形严重,77.2%民众认为蓝绿政党对立已严重撕裂台湾社会,民调也显示,60.7%民众希望台湾能形成超越蓝绿的“第三力量”。

用反对票淘汰“烂苹果”

尽管民调显示民众不满蓝绿政党、期待“第三势力”产生,不过岛内当前的选举制度不利于非政党提名的候选人,为了避免让自己讨厌的某政党候选人当选,即使对手政党提名的是“烂苹果”,许多民众只能含泪投票。为此,台湾负数票协会日前提案,希望11月24日“九合一”选举时一并完成“公投”,让选民可以投反对票,制衡蓝绿两个“烂党”,让更多类似柯文哲的人选出线。不过该案疑遭“中选会”阻挠。

台湾学者刘性仁认为,“第三势力”在台湾是浮动概念,岛内政治生态长期二元对立、社会舆论习惯性标签化等特点让该势力难以生存。台湾的选举以政党及选举人为导向,标榜自身“非蓝非绿”或走“中间路线”的“第三势力”并无活动空间。

台湾媒体常用“第三势力”来称呼国民党与民进党以外的各种政治势力。但岛内学者何明修认为,并不是所有小党是企图开拓两大主流政党以外的支持者。新党、亲民党、“台联党”、民国党,都是从原先有国民党或民进党分裂出来的新政党。这些政党从来没有宣称自己是“不蓝不绿”,反而是试图争夺既有的深蓝或深绿之选票。真正的第三势力不应是“不蓝不绿”,而是“超越蓝绿”,包括以倒扁运动起家的红党和一些“社运型政党”,但是问题在于政治现实能够容许社运型政党的存在吗?

至于“第三势力”为何始终在岛内发展不起来?岛内知名论坛PTT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有网友分析说,“第三势力”小党的成员要么是借社运名义搞政治的投机分子;要么是不知民间疾苦只会在冷气房谈理念的富家子弟。他们根本就没有那种“跑基层”的热情和能力,所以“第三势力”固然先天选举制度不力,但自己的问题才是根本。

柯文哲这样“非蓝非绿”的政治人物,在岛内目前的选举生态下并不轻松。民进党执政后,两岸陷入僵局,台北市长柯文哲抛出“两岸一家亲”说法,引发深绿人士不满,外传若柯文哲承认“台独”,民进党可能会礼让。但柯文哲6日表示,台湾民主自由开放,不需要用意识形态检视或互相取暖换得认同。《中国时报》7日称,民众对蓝绿的反感,已让“无色力量”觉醒。不过,民进党似乎没反应过来,还在逼柯文哲确认“台湾价值”,甚至认为柯P没有民进党就选不上。殊不知,在“无色觉醒”下,民众期待的是“真道理性、真爱台湾”的候选人,离蓝绿色彩愈远,愈能得到民心。

“颜色政治”被抛弃

台湾实践大学副教授赖岳谦称,岛内蓝绿政党恶斗多年,严重撕裂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台湾从亚洲四小龙之一堕落到现在的境地,有些国家甚至把台湾拿来当作负面教材。赖岳谦认为,近年来,岛内民众因对蓝绿政党的厌恶,出现大量的中间选民,他们期待类似蒋经国的人物出现,为民众创造好处,不问意识形态,坚持就事论事。

《中国时报》7日的社论称,“颜色政治”一直是台湾政治的主调,近年更趋尖锐。每一桩重大争议背后都与蓝绿动员有关,但只要扯上蓝绿,就只有一种结果:对抗与虚耗!对抗让台湾分裂,虚耗让台湾衰弱。重返执政不过两年,民进党几乎赔光数年累积的声望资产,但这并没有换来国民党声望的上扬。台湾民众只能在两个“烂苹果”中选择吗?当然不是,主流民意早已厌倦蓝绿恶斗、抛弃“颜色政治”,民众开始选择“无色”,占大多数主流民意的“无色觉醒”才是台湾政治发展即将掀起的大趋势、新浪潮!▲

猜你喜欢

蓝绿中国时报柯文
女性灵动风采
“立委”日历
发鸡排
“独派”在台北车站“鞋袭”柯文哲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