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杂技的传承与发展
2018-05-08吴迪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金重庆江苏省杂技团
◎ 文︱吴迪(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金重庆(江苏省杂技团)
江苏盐城建湖是中国杂技三大发源地之一,2008年“建湖杂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7年,建湖县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多年来,盐城杂技不断传承发展,取得优异成果,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对盐城杂技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杂技的昨天与今天
汉代,包括“十八团”在内的苏北沿海一带,煮盐业十分发达,朝廷在各盐场设置了行政官吏,运输业与商贸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商贾到盐区来,从事运销活动。他们住在盐场,需要寻求精神享受,就把观看杂技表演当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每年春秋大祭时才举行的杂技表演,远远不够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于是当地有些穷苦盐民便干脆习艺,一而十、十而百,专业杂技队伍越来越壮大,技艺也越来越精湛。盐官与富商们淡季回到京城或其它都市时,会将“十八团”杂技的声名带回去,甚至把“十八团”艺人带回去,在大都市的乐棚里表演。后来,宫廷里也把他们召去,封为“象人”专为皇家演出,或者用以接待域外使节。
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他的《西京赋》中生动记述了当时杂技演出的盛况。描述角抵、扛鼎、寻橦、冲狭、硬气功、跳丸、舞剑、走索、吞刀、吐火以及诸多幻术表演的精彩场面,以及观众一直看到“众变尽、尽醒醉”(演出结束了,心情还陶醉在艺术享受之中)才尽兴而返的情状。在“十八团”杂技艺人进京表演的节目中,相传就有寻木童 (爬杆、顶杆、夯杆)、走索(走大绳、走钢丝)、跳丸(手技)、冲狭(钻圈)、弄碗(顶碗)、舞狮等,至今它们仍是建湖杂技的保留节目。
入宋以后,宫廷对杂技艺术开始产生偏见,认为它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橦,末小技”,杂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地位一落千丈。为了图谋生路,“十八团”艺人复又回归民间,转徙于勾栏瓦舍、村头巷尾,卖艺度日。杂技的根柢原本就在民间,回到民间的杂技同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现今全国各地杂技世家的谱牒中,尚能发现不少人家的祖籍在“十八团”。上世纪80年代开展文物普查时,曾在建阳镇的瓦瓷村发现一只宋代瓷碗的碎片,其上即绘有杂技艺人单手倒立顶碗的生动图画。
明初,朱元璋奉行移民垦殖的政策,将大批苏南人迁移到苏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赶散”。苏州有不少杂技艺人被迁至“十八团”,在都市中受到戏曲排挤的建湖杂技艺人也陆续有回乡安居,“十八团”又成了杂技家族聚居之地,最多时有200多户,其中名气最大的有高、吴、周、徐、陆、万、夏、董、廖、张等十户,户户人丁兴旺,个个身手不凡,当时被称为杂技“十大家”。
明永乐年间,“十八团”域内牧草丰盛,两淮马政司在这里建有牧马场。上述“十大家”纷纷买马,增加了马术、驯兽等新的杂技表演节目。人们称有马的杂技班为马戏团、马戏班,称无马的为把戏班。不久,“十八团”周边又出现了新的“十大家”,他们分别姓朱、刘、王、孙、谷、陈、丁、沈、应、祁。有的一家单独组班,有的几家联合组团。有的班子住在船上,船到哪演到那,有的人家年轻力壮者出去献艺,老幼妇孺则留在家里放牧务农,培训杂技新苗。当时,滩涂面积大,有些农民无田可种,会把吃不上饭的孩子送到“十八团”来拜师学艺,因此,“十八团”杂技队伍中便有了非本土的演员,“十八团”成了杂技艺人生活、习艺的根据地。
到了清代,重返民间的“十八团”杂技队伍更加壮大,节目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技艺更加高超,影响也日趋广泛。苏北庙会盛行,“十八团”的杂技班经常应邀赴会演出气功、顶技、蹬技、飞叉、杆子、爬杆、走索、舞狮、马术、戏法等节目,不仅动作难度较大,且已讲究服装、道具的运用,注意造型的优美。从康熙年间起,“十八团”每年都举办马戏会,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为期半个月之久,会址设在古基寺(今庆丰、近湖两镇区交界处)。届时,流散在外地的“十八团”杂技艺人一律返回原籍,参加演出。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杂技艺人和杂技爱好者前来,或观摩、或投师。那真是群英荟萃、各显其能,观者如潮、盛况空前。此项活动,一直坚持至上世纪30年代日寇侵犯盐阜区被迫中止。最后一届马戏会的会长是“十八团”朱家班的领军人物朱锦堂。
到了清代中叶,“十八团”杂技班已发展到20多个,足迹遍布沿海各省,声名远播大半个中国。清末,国门渐开,欧美及日本杂技团体渐次来华,在几个沿海城市演出。建湖杂技艺人也开始出国献艺,尤其在东南亚各国最受欢迎。出国最早的是“十八团”高、朱、沈三家,其中高家祖代从艺,代有传人。传至高同宝一代时,高家已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杂技世家之一,从中走出近20位杂技高手,组成“中国大天球马戏团”,长期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演出;尔后高金文组织的“中国马戏团”在国外也大出风头,当地报纸评说“可与英国海京伯大马戏团媲美”。朱氏是后来居上的杂技大家,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无锡看过朱家班的演出,赞不绝口,当即将随身佩戴的一根红绒索摘下,赏赐给朱家,以示褒奖;自那以后,不少人慕名来投朱家杂技班,朱家班日益壮大,甚至被同行们誉为“朱半帮”,也成了最早走出国门的杂技班之一。另外一个是沈家杂技班,掌门人是寡妇沈二娘,在杂技界人称“穆桂英”。她带着女儿、女婿到南洋组建“中国第三马戏团”,也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
到了民国初年,建湖杂技人出国的更多了。中外杂技的广泛交流,为建湖杂技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如肢体运动、化学幻术、自行车技以及各种驯兽表演等等,而且在伴奏中开始出现了洋鼓、洋号等西洋乐器。
二、盐城杂技的艺术特色
盐城杂技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和发展,节目内容丰富,具有十大类节目,即:形体表演类、平衡技巧类、杂耍表演类、高空表演类、滑稽表演类、口技类、魔术表演类、气功表演类、马术表演类等。其艺术特征融北派杂技刚劲粗犷和南派的柔美为一体,寓高难动作于轻松活泼之中,借鉴舞蹈、艺术体操、武术等技艺形式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南派杂技特点。
1,形体表演节目。这类节目集体育、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使杂技技巧更加刚劲、勇武、优美。
2,平衡技巧节目。此类节目让演员在难以把握平衡的情况下,完成高难度杂技技巧动作。
3,杂耍表演节目。这是建湖杂技最原始、最古老的节目。演员利用小型道具,进行抛接、旋转等表演。
4,高空表演节目。此类节目是演员利用力学的惯性原理,借助物体的运动,表演高、难、奇、险的动作。
5,滑稽表演节目。此类节目是演员以奇特的化妆、服装、诙谐情节等手法,将一定难度的杂技技巧表演出来,使观众捧腹开怀。
6,仿声技巧节目。此类节目是演员用口、舌、唇或身体其它部位以及借助道具发出声音,形象地模拟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表演。
7,魔术表演节目。这是演员巧妙利用设计和道具,通过藏、匿、夹、带、闪、晃、遮、档等娴熟的技巧,进行变幻莫测、出人意料的表演。
8,气功表演节目。气功表演是盐城杂技传统的表演节目,表演者以强健的体魄,借用生产生活中的用品用具,运用气与力的协调统一,表演出超人的技艺,体现人的刚毅和健美。
9,马术表演节目。马术表演也是盐城杂技的传统节目,最早演出于明初。此类节目是演员在马上各种动作表演,从而达到人与马在艺术上的协调统一。
10,乔装动物节目。这是演员模拟动物的形态、动作、性情的表演。通过夸张、简化、变形等艺术手段,使乔装动物表演栩栩如生,富于感染力。
三、盐城杂技的表演团体
目前盐城地区有三家国营杂技团体,一是江苏省杂技团,最初是1954年八家民间马戏团选出各具特长的骨干演员建立的建湖县杂技团,后改名为盐城地区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江苏省杂技团。目前,全团共有165人(在编人员46名),曾编排200多个节目投放市场,60多个节目在省、华东地区、国家级和国际杂技赛事中获奖。为服务省、市、县的中心工作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射阳县杂技团始建于1957年,由建湖“十八团”“新艺”“新胜”杂技团和福建泉州“艺新”马戏团组建而成,曾于1970年、1975年、1983年、1992年、1999年、2008年、2014年通过与高校合作、独立培训等方法,招收近150余名杂技学员,并分别1987年、1988年,2006年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安排了剧团富余冗员,增强了杂技团市场竞争力和创作活力。目前射阳县杂技团被地方政府作为特殊剧种予以保留,每年有财政专款扶持。
阜宁杂技团1957年由阜宁县委决定创建,从“曹、朱、祖、花”四大私家班底和民间选调了几十名青年演员,在阜宁博物馆旧址、卫校旧址等地进行政治辅导学习和业务整训组合。阜宁县杂技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演职人员近200人,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并多次出国演出。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演出市场普遍滑坡,演员纷纷离团,虽经多年努力,现状仍不容乐观,随着去年一批演员工龄满30年退休,目前阜宁杂技团在编人员只有11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