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78例临床观察

2018-05-08钟希文钟远辉邹增业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比灵紧张性偏头痛

钟希文 钟远辉 邹增业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九围社康中心,广东深圳 518102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的紧张性头痛,又可称为血管神经性或紧张性头痛[1-2],中医称为“头风”“脑风”痛,气血运行受阻而致头痛。现代医学认为紧张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异常障碍而诱发的头痛[3]。但是头痛的发病部位是不固定的,是因人而异的。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颅内外的血管出现收缩、扩张等反应,进而对血管壁上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致使头痛症状的出现。而颅内外的任何一段血管均可出现收缩扩张等血管反应,进而其所在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通过对头痛部位的归纳,疼痛部位可分为前额、颞部、头顶部及枕部,其疼痛即可单侧也可双侧。有时,某些患者在发病初期是单侧的,后期则演变为双侧的头痛。目前头痛多见于年轻人,常在10~30岁发病[4],常发病于青春期,主要是精神压力、月经周期、其他因素刺激等均可诱发头痛。其中,典型患者在发病前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倦态、时有忧郁感、嗜睡等症,也有患者在睡前眼部出现暗点、闪光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失话、面唇、肢体麻木等。这种头痛多由精神紧张或情绪刺激及遇劳累或颅周肌肉张力持久增高而诱发或加重,可一侧或是双侧发作头痛,可表现为胀痛、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失眠、烦躁、恶心、呕吐等,多数头痛患者均具有间歇性的反复发作史[5]。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现代生活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进而致使我国头痛患者越来越多。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颈舒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 s)

组别 n 双侧头痛缓解时间(d)发作天数(d)试验组 40 10±2.5 5±1.5 20±10.83 1.65±1.11 1.08±0.94 1.19±1.30 1.77±1.47对照组 38 15.5±3.5 10.5±3.5 30±11.59 2.88±1.39 2.41±1.20 2.90±1.31 3.22±1.59 t 5.231 4.952 5.712 5.236 4.925 4.835 5.21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偏侧头痛缓解时间(d)治疗时间(d)单次发作持续时间(h)严重程度(分)发作次数(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社区于2015年6月~2017年3月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8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和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的《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7]诊断标准。选择病程>1年、每月发作频率>2次的先兆型或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为治疗对象。经脑MRI、CT等检查后,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癫痫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头痛痛。发病特点:(1)临床表现:单侧搏动性痛或胀痛,陈发作性,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患者>72h;(2)多因气候更替、情绪激动、过度疲累等而诱发;(3)发作时,化妆能和可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4)眼型发作者:化妆能和可出现不同症状的先兆,如眼前闪光、黑朦、暗点等。椎-基底动脉型者发作常伴有眩晕、吞咽有异物感、耳鸣等症状。试验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15.5)岁;病史1~30年,平均(8.08±7.05)年。对照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5~70岁,平均(41.1±20.9)岁,病史 1~ 30年,平均(8.08±7.0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口服西比灵又名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10930003,批号991125,每粒 5mg,每晚服 2粒(10mg),超过 65岁以上者,每晚服 1 粒(5mg),疗程为 30d;颈舒颗粒,Z2002010,Z20010153,3次/d,每次1包,疗程为30d。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用维生素B130mg,3次/d,罗痛定60mg有痛时口服,疗程为30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单次发作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发作次数及天数)及临床效果。疗效标准[8-9]:治愈:头痛完全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显效:基本控制头痛发作,并能参加全天的脑力劳动;有效:发作时间明显缩短,间歇时间延长,发作时头痛明显减轻;无效:用药后无任何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40/40)和总治愈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率(90.0%,36/40)均 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90.7%,4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嗜睡、皮痒等,其中对照组出现1例嗜睡患者,试验组出现1例嗜睡、2例头晕及1例皮痒患者,但两组患者均症状较轻,未经治疗而自行好转。

3 讨论

紧张性头痛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异常、神经精神因素或5-羟色胺、神经肽等物质的参与有关,且以神经血管学说为主,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血管受到过多刺激后,可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扩张现象,而当其出现扩张时,该类刺激导致三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钙基因相关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神经源性炎症。而当血小板被激活,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促进花生四烯酸进行代谢,导致TXA2的大量分泌,后者能够与Ca2+相结合,导致Ca2+能够轻易进入细胞内,使血管发生痉挛,并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症状,导致其头痛的发生,并同时导致脑外血管出现扩张现象,还可导致5-HT级PG、组织胺的浓度发生变换,加重其头痛症状。

在参考文献中许多临床研究了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头痛,由于头痛是社区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有许多亚型,临床表现不一[10]。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的加重,症状反复反作,很多患者已成为紧张性头痛, 因患紧张性头痛而痛不欲生、工作压力大,生活中阴霾密布,很多患者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其病因和发病过程也牵涉到许多不同的因素,主要而直接的因素是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痉挛,所致颅内局部微循环受阻,导致脑局部血液量减少而引起头痛。而中医角度系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血络不和所致。故《内经》谓曰[11-12]:“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先贤常曰:“久病多瘀,不通则痛。”

在本研究中,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40/40)和总治愈率(90.0%,36/4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0.7%,4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如双侧或偏侧头痛缓解时在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的不良反应。上述结果验证了颈舒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的成功性与优越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西比灵属于选择性Ca2+离子阻滞剂,可抑制过量的Ca2+跨膜进入细胞内,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2+超载引起的血管痉挛[13],但不会引起正常细胞平衡;另外还能抑制血小板(plt)的活性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从而有效地改善循环。二是颈舒颗粒主要由三七,当归,川芎,红花,天麻,肉桂,人工牛黄等药组成,可活血化瘀[14],温经通窍止痛,川芎活血化瘀,善治少阳经、厥阴经头痛(两侧或头顶痛);三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加上天麻之功效:平肝熄风,解痉止痛,降脂降压,又能祛风湿,止痹痛。《本草纲目》说:“天麻为治风解痉之神药”[15]。提示天麻用于头晕目眩。二药合用,达到中西医结合之作用,更能有力地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循环,从而消除了紧张性头痛的痉挛期,阻断并使血管扩张而起止痛作用。三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改善作用,如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衰老、催眠等等。此外,其可顺应性地改善中央动脉的相关生理功能,增强大动脉和主动脉等血管的弹性,从而促使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天麻通过提升人体的抗缺氧能力进而保护高海、高温地区作业人员。

总之,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颈舒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缩短头痛的缓解时间,同时不会影响患者的心肾功能,且不出现嗜睡的现象,此外副作用较少,提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在社区工作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峰,贾玉勤.柴芎解郁镇痛颗粒治疗肝郁挟瘀型紧张性头痛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1):91-92.

[2] 谢冬生.联合应用西比灵和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275-276.

[3] Harred JF,Knight AR,Mc Intyre JS.Inventors.Do wchemical campany,assig neee X po Xidation process[J].US Patent,2014,3(17):1927-1904.

[4] 刘淑颖.阿司匹林联合芬必得、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7(5):24-25.

[5] 冀新红.西比灵、谷维素和心得安治疗神经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 [J].吉林医学,2012,33(24):5218.

[6] 任丽娟,乔宏,高蕾.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69-70.

[7] 王媛安.尼莫地平联合西比灵治疗55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013,15(17):137-138.

[8] 白翠先,白建兰.银杏叶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12(8):43-45.

[9] 王春成,李明哲,彭晓松.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慢性肩周炎76例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7):950-953.

[10] 温海岿.颈舒颗粒联合热磁理疗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论[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28(10):269.

[11] 李国选.西比灵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56例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7(29):58-59.

[12] 俞峰.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675.

[13] 欧阳青,李劲图,钟俊凯,等.脑心通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2,32(13):2892-2893.

[14] 熊百炼,李慧.步长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2):222-223.

[15] 周玉军,苏爱明,周铭玉,等.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3):336.

猜你喜欢

西比灵紧张性偏头痛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强宝全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验案1则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比较黛立新与西比灵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黛立新与西比灵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