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入社会学名词素材,成就议论文写作深度

2018-05-07吴建兴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沙丁鱼鲶鱼柠檬

吴建兴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最重要的是对于现象有所分析,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很多考生往往缺乏这种强大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关注到心理学或社会学方面的相关名词这一类特殊素材,就能够直接利用现成的研究成果,将现象与分析都“植入”作文中,不但能成就作文深度,还能带来小众的陌生化效果,使文章从陈词滥调中脱颖而出。

名词在线:甜柠檬心理

【名词解释】

伊索寓言中有个故事讲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寻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于是只能将就吃柠檬。这实在是一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甜的自我安慰现象,就叫“甜柠檬心理”。

【名家范本】

心理研究表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人的心理会有一个自动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即是将不良刺激转化为良性刺激,藉此度过难关。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压抑、选择性遗忘、幽默、升华等等。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体现更多的则是合理化。这种倾向主要分两类:一是“酸葡萄”,二是“甜柠檬”。如果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如果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不为此感到苦恼。

娜塔莎同时选择了二者。一方面,既然没有在外面生活,外面也就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因为外面有“恶习”,也有“坏朋友”;另一方面,既然已经被绑架了,如果在认知中更多地强化悲惨境遇的观念,无疑会加深自己的痛苦。如果把被绑架的事实理解为没那么糟甚至还不错,会降低内心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熊培云《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速用片段】

有人说“酸葡萄心理”是虚伪的矫饰,“甜柠檬心理”是浮夸的自欺,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两种心态把握在一定范围内,尤其在遭遇创伤的时候,对个人的心理是有强大治愈作用的。而且,相较之下,“甜柠檬”的正向激励要比“酸葡萄”的负面抱怨更有意义。

其实,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深谙“甜柠檬心理”的哲人。他曾经和许多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子里,与其说是“住”,不如说是“挤”,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然而,苏格拉底并没有为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因为他认为,能有许多朋友与自己一起交流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正是因为有了知足常乐的心态,他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求到精神上的快乐。

不久之后,他的朋友们都搬走了,房屋里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苏格拉底仍然生活得很快活,人们很不理解。苏格拉底这样回答道:“有这么多本书陪伴着我,他们就像老师一样,我也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又有什么令我不开心的呢?”面对朋友的离去,面对孤单,苏格拉底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时间又过了几年,苏格拉底搬了家,住在一楼,在别人看来,这里阴暗潮湿、又吵又闹,然而他却十分满足,因为一楼出门做什么事都很方便。后来,搬到高楼上的他也没有因此而失落,他再一次从中找到了高楼层的优点——安静、光线好、上下楼锻炼身体。不管身处高楼还是蜗居一楼,苏格拉底总是能够从它所处的环境当中找到一只“甜柠檬”,乐享生活,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种超然的智慧。(高越)

名词在线:破窗效应

【名词解释】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导致更多犯罪行为滋生。

【名家范本】

有人尝试从法律上给起哄行为治罪。自殺事件的现场起哄者,涉嫌教唆或怂恿罪,其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哄抢则有更现成的法律,但事实上真要治罪的话,4000元以上、组织30人以上、军用物资等等限定,足以排除绝大多数货车哄抢者。

但你抢东西、怂恿别人自杀总得给点说法吧,比如说刑事拘留或行政拘留,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似乎一切发生了也就发生了。

所以这里必须引入一个“破窗效应”的概念。按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的观察,在一个街区,如果一扇窗户被打破而没有人干预,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比如在货车哄抢事件中,地上的第一件东西被抢了,没有人制止,接下来就是一哄而上了。

其实,如果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破窗效应”可以应用于更多“道德崩坏”事件的司法原因,起哄自杀无人治罪,哄抢公私财物无人治罪,等于法律的城墙被砸开了破洞,宵小无赖纷纷趁虚而入。

对随机的、突发的群体性道德崩坏事件,以更严密、更严厉的法律予以阻吓和惩戒一定会有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特别要注意分析解决此类事件社会层面的深层次原因,防范更广大人群社会价值观“破窗效应”的发生。(沈月明《哄抢大货车和“破窗效应”》)

【速用片段】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一位美国女教师因为班上28名学生抄袭网络的生物作业给他们成绩全部判为零分,还警告他们将会面临留级的危险。家长听到后向学校要求让女教师重判成绩。在学校和家长的重压下,女教师严词拒绝并愤然辞职。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反响,甚至有企业要这份学生的名单,并表示今后不录用他们。

仅仅因为学生们一次抄袭作业而如此大动干戈,这位女老师真的是小题大做吗?细细想来其实不然。虽然是一次小小的作业,但假如任由这种小恶发展下去,也许会给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有学者曾提出“破窗效应”的理论: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一下,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涂鸦但没有被清洗,不久之后,会有其他涂鸦出现。这意在说明,一个不好的现象会带动或诱发其他更多类似的不良现象的产生。如果不及時制止,对它熟视无睹,便会纵容它的蔓延,由现象逐渐演变为风气,最后可能会成为整个社会或国家的标志。

就拿我们现处的社会来讲,某某官员贪污受贿金额令人咋舌;某某豆腐渣工程的建筑物不牢固突然坍塌导致人员伤亡;某某品牌食物质检不合格引起人们身体不适应……归根到底,这都是刚开始的小恶在作怪。起初为一些小恩小惠而动,演变成后来的无法收手,把纳税人、国家的钱一步步收进自己的口袋,或为了节省成本加大盈利从小规模发展到了大规模。更可怕的是这会引发大批人的效仿,导致事件的不断被曝光,道德城墙的一次次坍塌,社会诚信的一步步缺失。现在看来,小恶难道不需要被重视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恶,亦是如此。(居雨石)

名词在线:羊群效应

【名词解释】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羊群行为也可以称为从众心理、群体心理、社会压力、传染等,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认为一个心理群体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名家范本】

“一条负面评价的后面往往会有很多人试图去修正这个结果,最终导致负面评价对一条评论的总得分没有影响。”阿拉尔博士评价说,“正面评价则没有这种情况,说明人们对于不符合自己意见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比较宽容。”

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霍根教授认同这一判断。他认为正面评价往往是一种广告,做出正面评价的人是想让更多的网友喜欢某件东西,而负面评价则是一种个人化的情绪发泄,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社交网站点赞比差评多的原因所在。

另外,评论的内容对于实验结果也有影响。文化、社会、政治和商业类的新闻评论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普通新闻和经济新闻则影响较小,这大概是因为前者比较主观,受个人观点影响大,容易走极端,而后者属于事实类新闻,比前者要客观得多,不太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阿拉尔所以要做这项研究,本意并不是想诋毁社交网站,或者唱衰群体智慧。相反,他一直坚信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对于打破信息垄断是很有帮助的。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说明,群体智慧是有缺陷的,基于公众意见所做的决定很可能需要修正。比如,他认为社交网站应该重新进行设计,使得网友在做出评价之前看不到其他网友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羊群效应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袁越《互联网时代的羊群效应》)

【速用片段】

一只羊不能组成羊群,但羊群效应却可能会害了一只原本无辜的羊。别被乌合之众的洪流裹挟,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被人潮蒙蔽了双眼,二战中,眼睛一闭一睁,无数人成了从众的牺牲品。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拍出过无数充满人性、令人感动的电影,却鲜有人知道,他曾参加过南京大屠杀,这位忠诚的武士循着天皇的旨意前进。他不会思考吗?不,他只是在人群中迷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就像是大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只要随着机器运作就好。三十万人的生命飘零,不禁让我想到汉娜·阿伦特在《平凡之恶》中的指引——独立思考。

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回想过去,三门峡水库建设时,黄万里据理力争的声音依旧掷地有声。不能将大坝全都堵死,否则日后必将成灾。然而苏联的专家是更权威的头羊,独立思考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流之中。当举国上下一片繁荣之时,彭德怀看到了“大跃进”的真实面目。他下乡访查,发现了果实累累的背后是艰苦的人民。可人们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中无法自拔,掩耳盗铃式的发展将独立思考的声音吞噬。

历史的悲剧不断上演是比悲剧更悲惨的事情。信息时代,更是让三人成虎的谣传越走越远: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后疯狂的抢盐事件,哈佛凌晨四点半的鸡汤还在首页飘荡,不问来源的微信文章依旧可以一传十十传百……(郭妤婷)

名词在线:鲶鱼法则

【名词解释】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但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鲶鱼效应对于“鲶鱼”来说,在于自我实现。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

【名家范本】

作为一个消费者,90后善于利用网络工具解决问题,他们吃饭靠搜索、看电影靠搜索、甚至生病也去搜索,未来的他们还会去网络上学习如何为孩子买奶粉。正是90后的这些特质促进了中国企业重视并形成互联网思维。企业透过互联网与目标消费者保持紧密的互动联系,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尊重,变成了常规意义上的与消费者信息交换的工作。因此,所有产品,从食品到服装,到普通的日用生活消费品,都可能互联网化,今天所有的产品,都将被重新设计。而当产品被重新设计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产业将发生洗牌,新的商业格局可能会出现。

网络化的90后在中国社会引发了“鲶鱼效应”,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市场运行规则,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权威体系和商业体系都因此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抗拒这些变化,而是去理解、适应和接受。(姜健健《网络化90后带来鲶鱼效应》)

【速用片段】

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词语讲的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郑板桥曾说,富贵人家重视子弟教育,延师教子,“至勤至切”。可是学有所成的,往往是其中的贫寒子弟。富贵子弟反倒懒得读书,日后穷困潦倒的大有人在,即便有个别“发达”的,文章也是平平。郑燮因此怀疑,是否“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

其实,这就类似于鲶鱼效应,贫苦人家的孩子原本如沙丁鱼一般处于弱势,但由于有鲶鱼的追逐,因而压力之下,唯有奋力反抗与拼搏,才会有一席生存的空间,所以他们往往能够出人意料的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成长起来,崭露头角。(吴雨蔚)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沙丁鱼鲶鱼柠檬
柠檬
巧制柠檬片
小柠檬
沙丁鱼
最后一条沙丁鱼
轻视的代价
从燕麦片到沙丁鱼,这7种食物能让你更健康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