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公移山精神真的过时了吗

2018-05-07黄皓妍黄重民

卷宗 2018年5期
关键词:愚公精神

黄皓妍?黄重民

近年来,网络上极为流行对传统观念进行解构,因而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说法,不少人对于传统的“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质疑甚至是否定,认为这样的精神只该存在于过去的农耕社会和最为艰苦的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应当在现代社会得到颂扬,这个话题引来一阵热议,那么,愚公移山精神真的过时了吗?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即为愚公不畏艰难险阻、道阻且长,一心想将大山移走并最终感动天帝得以实现的故事。“愚公移山”最初得到革命性质的化用是在1945年,毛主席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涵义,为这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注入了以“奋斗”为关键词、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这种愚公精神贯彻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也激励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苦大众。

然而,从今天这样的眼光看来,愚公移山精神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纰漏。正如历史课本教给我们的,这段时间内党和人民所做的大多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行为都是徒劳的、走弯路的。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党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许多在现在看来可以说是难以置信的工程,其中较为典型的则是红旗渠的修建。年龄、形貌各异的下层贫苦大众宛如一只只工蚁,背负着顽石利块或是笨重的工具攀爬在毫无安保措施的悬崖峭壁、深沟陡坡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一幕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样一条人工天河的修建就如同那基本上无法完成的“移山”工程,而无数个没有现代化工具支持、没有足量的弹药和石灰的劳苦大众们则如同一个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愚公,他们将毛主席提倡的这种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反观那个年代,那些底層工农又何尝没有将这种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呢?他们坚信只要自己有高昂的革命热情、坚定的革命信心、团结的革命力量,就可以在那样一种设备和经验都不完备的情况下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然而事实却是他们走错了路,事实就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感动天帝”而实现自身目标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说到底,这些愚公们拥有信仰,拥有决心,但他们终究只是感动了自己。

从这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阶段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精神似乎是会过时的。而网络上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这种过时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剖析。有人认为,我们已经无法做到愚公移山了,一是因为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争分夺秒,时间有限,我们也不可能学习愚公,像他那样抱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办事方法。二是因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比革命和移山要复杂得多的问题,而且面对这些问题的人已经成为了被现代社会的氛围熏陶而成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人们实在是很难实现通过定一个长期的、固定的、坚定的目标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得以实现了。因此,愚公移山的故事放在今天早就没有意义。更有席慕蓉这样著名的诗人、女作家表示“愚公移山”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可怕了,并主张将其从中小学生的课本中去除掉,她的看法是现代社会的我们应当学会“对地球退让”。

在我看在,这些反愚公精神者关于现代社会如何做人的看法无疑都是有道理的,大多数人也都践行了他们所主张的那种退让、换位思考、创新意识的人生观,并且其中不乏有人通过树立这些较为科学的世界观践行了相应科学的方法论,最终登上了成功的山顶。但是,他们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反对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因为,主张退让、换位思考、创新意识和宣扬愚公移山精神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而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走的弯路,也不能成为否定愚公移山精神现实意义的理由。

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这些反愚公精神者对于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是有偏颇、或者说是不完整的。它宣扬的不仅仅是不怕困难,有毅力,坚持奋斗这样的价值观,更是一种“人定胜天”的信念、正视矛盾的胆魄和脚踏实地劳动的意义,是极其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而不仅仅停留在他们所认识的那种盲目蛮干的愚昧。

而那个年代的左倾错误,根源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苦大众,而是那个时代特定的上层建筑。换而言之,指导方针的错误与否并不是那个年代下的民众们能够决定的,他们付出一切投入生产,他们斗志昂扬为了国家富强,他们不甘于贫困,不甘于落后,不甘于就那样宛如没有灵魂的躯壳般遭受自然灾害的任意蹂躏,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朴实而又宝贵的精神呀,是多么能够彰显出人类存在价值的精神呀!这样的精神和他们所缺乏的相关科学常识是没有任何挂钩的,是独立于学历、经验等事物而存在的一种人类的抗争本能、生存本能,不能够因为上层指导方针的偏颇、相关科学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结果而去否定他们这样一种超意识形态性的斗争精神与人性之光。自然,愚公精神就更不可能是这段曲折历史的主导因素了。

而也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他们还能够因为坚定的信念汇聚在一起,包括妇女儿童在内,带着满腔热血,耗费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时间和精力,挥洒汗水和血泪,对苍天说一声他们不服输。他们就像是单枪匹马的战士,从来不畏惧路遥马亡,和命运作斗争,和自然界作斗争,和上天赋予他们的不公正的待遇作斗争,为了自己人类的价值,为了“人定胜天”的人类价值作斗争,从这样一群愚公的身上,我看到了身而为人的伟大。

也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他们敢于正视矛盾,接受事实,又能够着手解决矛盾,而非止步不前。面对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他们不是秦始皇、隋炀帝脚下苦不堪言地修建长城、开凿大运河的奴隶,而是自己的主人,是人民的主人,他们真正地实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践行了生而为人的价值与意义。

而同时,他们又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他们懂得退让:这种退让并非对于仿佛不可战胜的困难的低头,也不是对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退步,而是懂得取舍,懂得抉择。他们放弃的是开凿不易、意义不大的地段,选择在自身现实基础上最能够完成的地段着手。他们拥有创新意识: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明窑堆石烧灰法这样的烧制石灰的方法。他们在绝境中寻找曙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愚公精神又怎么会和当今社会的创新精神、让步法则相悖呢?

放眼今天,的确,时代演变,人和过去的那个人已经有了太大的转变,我们早已不是建国初期无知无畏的农民,也不是手无寸铁、和现代化毫无瓜葛的无助的建设者,而我们面临的也不仅仅是解决水资源和温饱问题这么单纯而且统一的问题了。现代社会的人形形色色,现代社会的问题也形形色色,我们再也很难聚集在一起,我们利己,自私,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存活。因此我们得创新,使自己脱颖而出、与众不同,我们得让步,使自己顺从大众、不至于太过特立独行。这些都是现代人的特性。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人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愚公精神依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我们得学会坚持不懈,才能持之以恒地着手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们得学会不畏艰难险阻,才能在这个充满了危机和磨难的社会里砥砺前行。我们得学会团结,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去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我们得坚信人定胜天,才能时时刻刻铭记自己身而为人的骄傲。我们得正视矛盾,才能真正辩证地去看待这个社会,着手解决各个矛盾。我们得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免娇嗔,去虚浮,才能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命运安排给自己的任务。我们得记住愚公,做一个愚公,将愚公精神发扬到底。

愚公移山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种精神早已不只是体现在古老寓言故事中的一种乐天精神了,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民族精神而存在,就像是金子永远不会被沙漠中的风沙碎石打磨销蚀一样,愚公移山精神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演变而过时,因为它所象征的是一种人类的价值,也是彰显出人类尊严的存在!

猜你喜欢

愚公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现代愚公
时代需要“愚公”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高青旺 开荒植绿“新愚公”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谁更应当“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