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村落地名小论
2018-05-07聂珊珊
聂珊珊
摘 要:本文根据通州区地名志、当代行政地图以及其他书籍材料,整理出北京市通州区村落的定名与分类,从多个角度探究北京市通州区村落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北京 通州 村落
1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人文环境自然也就不同。地名就像历史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前进或衰落,表现着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有着不能替代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北京作为首都,又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底蕴深厚。通过研究通州区的村落地名,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北京深厚的村落历史文化。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南部,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北京市东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东端,“金天德三年(1151年)设州治,取‘漕运通济之义命名通州,明洪武撤潞城而入通州,潞城之名从此消失。”通州区区域面积906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1个民族乡,村落数量为456个。通州历史悠久,辖区内村落地名也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下面展开研究。
2 郡县名字的定名规律
在古代就有人做过归纳,通过对《北京市通县地名志》的整理,以前人的分类作参考,大致可将它们分为:姓氏、军事、标志性建筑、物产、方言、神话、运河等7大类。
2.1 因姓氏而得名
这类地名自古即有,在通州大量出现于明、清两代。大多以姓氏名村,以同姓家族的力量团结族众,有利于增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除去常见的姓氏外,通州还有以较稀少的姓氏命名村子的,如郎府村因为姓郎而命名,兴各庄因为姓辛而名等。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大多是:
1.因为某姓人家最早单独来此垦荒建宅,渐成村落。如凌庄村因凌姓首至该地定居,因姓而名凌家庄;张庄村因张姓至该地定居,因姓而名张家庄等。
某几姓人来某地居住,或以其中人数最多的姓来命名村落名;或以几合村(几代表数字)来表示是多姓合住在某地。如南六合村因郝、安、李、马、周、吴六姓迁此地定居,依六姓合居而名六合村。
因纪念某人故以其名字来命名。如明洪武年间,南方大户杨秀迁此定居开店,形成聚落后名杨秀村。
若依业态分析,独姓村和双姓村多为农业村落(也有少数三姓村落),多位于平坦地或邻近水源,独姓、双姓村最初建立的独姓村多是以初垦第一家或第一人的姓氏命名,因为子孙的繁衍或姻亲、同乡的招致,以放射状开垦利用周围的土地,逐渐可发展成较大的村落。以耕种庄稼为生的如北许场村在清末形成聚落,許姓全家自东北来此务农故名;施园村,施姓定居,经营菜园为业,曾命名施家园。由三家以上合伙开垦形成的村落,基本上为相熟的亲朋或姻亲,定居下来以后,仍在一处,形成数家合开一村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多姓村落多位于公路或有航运能力的河道两旁,且主要为商业村落和手工业村落两种:
以商业贸易为主业,服务于水陆交通运输业。如北运河南岸的两家店村,据明万历《顺天府志》载:“两家店铺在县(漷县)东十二里”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张、于两家迁此定居开店,为过往行人提供食宿,因而得名;侉(kuǎ,口音与本地语音不合)子店村因明初山东人到此定居,以开店为主,不同姓的人因贸易在此形成聚落,依其口音称名;大白村、小白村不是因为姓氏而得名,而是因为山东人“三王、二楚、一家于”首至此地定居,以盛产山东大白菜远近闻名而得名。
2.手工业村落多位于原材料附近,且交通便利之处。通州的手工业村落如邓家窑村,因清乾隆十五年崔姓至此地,以经营砖瓦窑为业而得名的崔家窑村、武窑村随明初平定北方的部队至此定居,以烧砖瓦为业而得名。
2.3 因地方标志物而得名
指代已经消失的建筑,很多建筑历史价值很高,或者历史悠久或者反映一地的风俗习惯,而如今却仅有村名未见建筑,则可反映或证明一定的历史史实,如民族的融合,政治变化,避讳等。如大柳树村因村旁有一棵大柳树,故名。《漷阴志略》载:“考漷县之南村庄,有地名曰大柳树者,土人云村有古树,为近京师第一巨树,后为大风所折,闻乾隆中尚存空一截,儿童戏匿其中,十余人尚绰有余,则其垂阴时可以想见矣。”此古树1935年尚存,今无。
2.4 因军事而得名
北京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城所在,通州因为距离京城距离近,又为漕运的终点,是个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冲。在明朝晚期,“为随时抵御入犯之敌,故此在万里长城一线特别是畿辅地区,驻守着数十万大军,在通州这个不大的城市就驻有通州卫、神武卫、定边卫等五卫兵马达35000余人,如临大敌。”因通州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多有驻军屯田、守卫于此,故很多地方以“垡”、“屯”、“营”的字眼定名,如军屯、军庄、小松垡、南小营、壮丁屯、北小营、安定营、后北营等,形成的村落多具有军事这一特色,如长陵营村因守护昌平县十三陵长陵的部队曾驻此故名;军庄村因原为驻军屯种之所,形成聚落后,故名等。
2.5 因方言而得名
地名最初是语言的发明创造,有了地名的语言原型之后,人们再通过文字记载下来。这一类除了有“马头村”音同码头等音近字转换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北京通州话的方言特色,如香仪村因潘、黄二姓至此定居,素有东黄、西潘之说,居民成邑,此地曾有三义庙,平时香火亦旺,故曾名香邑;因每年举行庙会,仪式隆重,依谐音称香仪;台湖镇铺头村缘由明代通州至马驹桥方向的邮铺首站,北京话习惯把一部分“首”称为“头儿”,故得此名,同理还有渠头村、垡头村。
2.6 因物产而得名
如漷县镇靛庄村,因在地势低洼、靛篮植物丰盛之地定居,以加工青、蓝染料为生,形成聚落后,依特产而名;如柴厂屯乡熬硝营因地势低洼,为重盐碱区,粮食产量低,人们以熬硝补生活之不足而取其名;台湖镇碱厂村因村南土地碱性严重,收获甚微,因设有朝廷制碱作坊,而取名碱厂;这一定名方式有利于反映某地的植被情况,有利于反映某地的生产技术有利于更好的发掘某一地区的特产物产,尤其是古代史料中定名中若有矿料物产的名字时更应该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