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促进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18-05-07黄艳

卷宗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利益相关者

摘 要:依据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利益相关者概念并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出高职院校教学化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教学化资源;共享机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XJK17CZY036),课题名称: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促进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根据教育部指出 “要创建共享型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数字化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1]。一些国家示范高职已经建立了共享型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和数字化平台,但这些平台都以学校为单位,每个资源库各自为阵,平台之间互相独立,无法实现“共建、共享、共用”的目标。另外每个学校重复开发和建设,假设每所高职院校需20万元建设资金,全国1200所高职院校共计需要投入2.4亿元资金,严重浪费国家财产,无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利益相关者理论

1、教学化资源利益相关者概念

首次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概念是斯坦福大学斯坦福研究所在1963年提出[2]。1984年,Freeman 在其《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书中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Freeman 是从企业组织视角,指出了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3]。随后利益相关者研究日益受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管理理论。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成熟,利益相关者分析常被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和教育管理领域。沙勇忠等 [4] 将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应用于公共危机中,他认为,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诱发公共危机、对公共危机反应以及受到公共危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借鉴 Mitchell 评分法,他们将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边缘的利益相关者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美国学者 Rosovsky[5] 首次将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利益相关者与高职院校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程度,他将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最重要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部分利益相关者和最边缘利益相关者。国内学者胡赤弟 [6]较早地将利益相关者研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他认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主要体现在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管理、社会责任、监理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具体来说,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专家、校友、媒体、基金资助机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协会、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等。

2、高职数字化资源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划分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关于利益相关者分类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的观点和认识不尽相同。Mitchell 等[7]提出了一种评分法(score based approach)来界定利益相关者的类型。这种方法主要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三个属性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分值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借鉴 Mitchell 评分法的思路,本研究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合法性和紧急性三个维度对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划分。影响力即某一个人或群体是否具有影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地位、能力和手段;合法性即某一个人或群体是否具有在法律和道德意义上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控制权;紧迫性即某一个人或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组织决策者的关注。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

分析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视角,有着各自的利益需要和诉求,都力图获取对自身最大的优惠,这就会影响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目标。此外,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划分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寻求实现各方利益诉求的办法。让每一个利益相關者参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是该组织任务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深入理解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其中的利益诉求,力求做到时刻掌握并跟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重点关注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长期留意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在统筹各方利益诉求时有的放矢,最终实现并形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系统。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利益回报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利益主体 的力量强弱不一,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 享中也会有不同的贡献度。

1、教师利益诉求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目标是加强教师同行间协同工作,促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最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角色。不仅如此,教师还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建设者和分享者,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中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在利益相关者分类的三条属性上全部契合,教师拥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具有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地位和手段;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要求能立即引起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决策者的关注。在当前国内环境下,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是教学和科研双肩挑型,尤其是近些年,不少高职院校还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科研压力更大。在当前这一条件下,如何让教师持续参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决定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在制定整体规划之前,就要明确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对于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角色。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套长期的、科学的教师发展模式,它不仅需要解决 教师发展过程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使得他们能有条件、有精力投入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工作中去,还需要激励广大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身追求,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其次,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每个教师个体都有自身的特点,切勿简单地“一刀切”,违背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需要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个性特点,制定一线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科学长效机制。第三,培养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协同建设理念。对教师来说,數字化资源建设和共享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避免重复劳动,促进教师同行之间协同工作,利用网络条件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信息化目标。

2、学生利益诉求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意愿和诉求被忽视,就会直接造成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数字化资源建设应该重点考虑学生的利益诉求。此外,从年龄上来说,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完全有能力也有权力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从学习目标来说,学生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毕业后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短期目标是通过小的投入来获取好的成绩。结合上述分析,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长期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短期目标。针对学生的两个目标,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节点,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和学生进行即时互动或者线下互动,系统、全面地收集各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充分将学生的意愿和诉求纳入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不同时间节点中。

3、高职院校利益诉求

高职院校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直接推动力,也是关系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和教师一样,高职院校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分类的三条属性,学生属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与教师和学生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是,高职院校还是数字化资源的组织决策者,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整个利益相关者组织中非常关键的节点。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在制定方针政策时,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规划。其次,高职院校作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组织决策者,不仅要为教师、学生等核心利益相关者提供平台和资源保障,还要从政策层面制定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持续参与的激励机制。此外,为了实现自身目标,高职院校还需要从外部争取更多资源和政策的支持。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

在认识到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作用之后,如何处理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和管理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简单来说,利益相关者管理就是根据利益相者特性和不同利益诉求,来调整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对此,各领域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治理的理念。对于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共享来说,就是在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下,进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构建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决策者来说,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可以实现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双赢,因此,涉及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应该也必须相互协作。首先,必须要统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参与意愿,引入多方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理念;其次,构建多渠道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途径,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其中的多样化渠道;第三,鼓励发展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协会组织,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官方组织进行优势互补,加快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进程。

2、构建利益相关者竞争性机制和激励性机制

对组织者来说,不同利益相关者需要采取不同策略。针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核心利益相关者中的教师和学生两大关键群体,一方面,要适当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参与个体都有竞争的意识。对于组织来说,适度的内外部竞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激发参与者的个人潜力。另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的组织决策者来说,要分别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特点,采用问卷法或访谈法,从内外两个层面来深入理解利益相关者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深层动因,进而设计科学有效的 激励策略,形成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持续参与的激励性机制。

3、发挥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利益相关者的主导作用

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两大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建设者和分享者,其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主导作用不容轻视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决策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从宏观层面将各方利益相关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平衡系统,以深化高等教育信息化为基本目标,全面地多渠道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 语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条件上,更需要各种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软资源的投入。本研究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将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中,另一方面,本研究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还有诸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需要探索和挖掘,希望不同学科的学者能够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2] Mitchell R K, Wood D J.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 853-886.

[3]胡腼.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里海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4]汪翔.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者和利益相关者互动式机会开发研究[D].安徽大学,2016

[5]张志超.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拓型制度创业机制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D]. 浙江工商大学,2016

[6]都江堰市教学仪器电化教育站.智慧校园云承未来--以云计算推动数字校园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8)

[7]孙荣,孟凡立,张慰.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5).

作者简介

黄艳(1982.10—)女,籍贯:湖南澧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利益相关者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