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2018-05-07石帅
石帅
摘 要: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如坚持远程开放式思政教育、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优化校园思政教育资源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权作引玉之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
前言:现今,职业教育革新全面推进,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网络与教育已经密不可分。在职业教育领域,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不顺应时代潮流,应结合新兴网络媒体进行创新研究。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可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加强思政教育力度,职业院校就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坚持远程开放式思政教育
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拓展了学生视野,职业院校应顺应新形势,努力开拓思政教育理念。网络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其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且应用范围广阔,若结合新教育管理理念,就可引领时代发展。通过网络媒体优势,职业院校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而不仅仅是课堂思政教学的灌输。远程开放式教育是网络新兴媒體运用于教育的结果,区别于传统寄宿式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且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平等的,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此外,在封闭式教育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别、知识讲授具有单向性等,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在于树德育人,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主动性差,就难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此为基础,远程开放式思政教育可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如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将课程传送给校内外学生,具体通过直播、录像、图片、文字、音频等进行思政教育,以适应学生间差异化的学习能力,且学生可主动安排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2 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作为新兴传播平台,互联网为校园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提供了现实基础。例如,以智能终端设备为媒介,采用信息通讯技术,职业院校可建立特色的校园网,并构建独立的思政教育系统,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思政教育不拘泥于课堂,践行无时空限制的教学目标[1]。构建网络教育平台,职业院校要革新校园思政教育模式。例如,诱导式教育模式。在思政教育中,职业院校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明确学生对善恶的辨别能力,其人格教育要结合外部灌输与自觉性开发;其次,思政教育以诱导为主,避免强制教育的逆反效果。具体而言,结合传统教育与网上教育,实现综合性的思政教育目标。以线上实例说明为例,职业院校可列举学生先进事例,以鼓舞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线下教学引导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校园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宣传等,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此外,为健全校园网络平台,职业院校可开设网络思想政治课,并开展温和的网上选课活动,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及时进行思政教育沟通,将之打造成学生自由学习交流的平台。
3 优化校园思政教育资源库
利用网络资源,职业院校可优化思政教育资源库。运用校园网站,教师可录制思政讲课内容,并将之上传,以实现零距离授课,学生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及地点。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要占领网络教学高地,并不断完善思政教育资源库,以实现教育平等和资源共享。因此,运用媒体平台,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网络授课内容,还要注重在线交流,及时进行信息回馈。具体而言,依据信息回馈,职业院校可体察学生的听课反应,并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由此,针对学生具体的思政问题,职业院校就可对症下药,探究思政教育方法,如灌输式、诱导式、启发式等,以及思政教育媒介,如校园网、微博、微信等,以统筹下一步的心理辅导[2]。如此,在网络授课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总之,优化思政教育资源库,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资源录入,还要注重学生的信息回馈,这关系资源库设置的思政教育目标,即是实现学生与知识的零距离接触,以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实践中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4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做好网络思政教育,职业院校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以规范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针对网络文化垃圾,如虚假信息、反动信息等,思政教育者要积极开展网络文明活动,使学生明确网络道德规范。具体而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职业院校可参考以下方面:其一,利用网络文化载体,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的思政教育队伍,使其掌握网络文化特点,具备思政教育的业务能力;其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宣传网络道德思想,使学生保持道德自律,促进网络规范认同。以及,建立“有害文化”的技术防御机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及法制意识;其三,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开拓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论: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应在实践中探究创新策略。本文具体分析了传统寄宿式的教学模式及特色的校园网,并结合智能终端、线上线下教学等,探究了诱导式教育模式、开放式教育模式等,以及依据网络资源及信息管理,提出了课程资源录入、在线交流回馈、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等措施。因此,在网络时代,关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可参考以上方面。
参考文献
[1]田晓伟.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开展网络同伴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92+94.
[2]王银磊.浅谈网络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5(05):29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