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大师的“奇葩”课堂

2018-05-07王木春

求学·素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雪莱卞之琳古典音乐

王木春

徐志摩的课堂不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

据赵家璧回忆,1930年春天,学生征得徐志摩的同意,逢他上课时,就把课堂改在光华大学校园内的一座古墓前。墓前刚好有棵古槐树。上课时,徐志摩身靠古槐,学生则分坐于树阴下的石条上。头顶是满天的绿叶,小鸟儿在鸣唱。徐志摩给学生朗诵赫德森的作品《绿色大厦》和《鸟与人》,又介绍泰戈尔是如何喜爱赫德森的作品的。

课堂之外,徐志摩还通过多种途径打开学生的艺术视野。他曾鼓励学生去聆听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每周演出的西洋古典音乐。有一年冬天的早上,他带领学生去参观美术展览,在每一幅画前,他都给学生介绍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以及原画和临摹的不同处。

其中有一幅画,画了一个裸体的妇人,一手提着壶,一手放在飞泻的泉水里。徐志摩就问学生,看到这幅画后,手掌里是否也有一种泉水流过的感觉。大家先是很惊异,随后马上纷纷涌起了这种感觉。

在徐志摩看来,一个人要能真正欣赏西洋文学,就得对西洋绘画和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这是一条大道的两个旁支。研究文学,不应放弃这两位文学的姊妹——绘画与音乐,前者是空间的艺术,后者是时间的艺术,它们“同样是触动着性灵而发的”。

徐志摩的诗歌教学,强调把诗歌与音乐等艺术打成一片,这种做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现代诗歌的精髓,应该是非常有益的。

徐志摩生前的最后一个学生卞之琳,曾在《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中追忆,徐志摩的课富有诗人气质,他常在课堂上讲英国浪漫派诗歌,特别是在讲雪莱的时候,他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仿佛自己已沉入作诗的状态中,天马行空:“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卞之琳在晚年仍然清楚地记得,徐志摩在讲课中說过,他自己从小近视,有一天在上海配了一副近视镜,晚上抬头一看,发现满天星斗,感到无比激动。

(文章选自《徐志摩竟然这样当老师》,本文有删减)

猜你喜欢

雪莱卞之琳古典音乐
浅析古典音乐欣赏的技巧
“断章”背后的故事
乐随心动与古典同行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一诺三十年
听点古典音乐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雪莱一诺三十年
雪莱:保卫小狗窝,一诺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