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米高空上的“诗和远方”

2018-05-07张永莹

求学·素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塔吊高空工地

张永莹

说起“工地”“施工建筑”“塔吊”,很多人很自然地就和身强力壮的男同胞联系在一起,感觉这是男人才会出现的地方。然而,这个“90后”妹子李泽秀,却是一名塔吊驾驶员,她已经在中铁十二局集团华丽高速公路施工工地干了一年多。

几年前,李泽秀从技术学院毕业,毕业不久,就回家结婚生娃了,她的丈夫是建筑工人。在农村,很多女人的宿命就是在家相夫教子。

李泽秀在家里带娃时,天天都想着能出去工作,因为她觉得,女性应该是独立的,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丈夫也支持她工作,并希望她能找份相对轻松安逸的工作。可李泽秀并不这么想,从小就喜欢爬树、爬楼顶的她,居然想去开塔吊。这一想法才提出来就把丈夫吓坏了:“一个女人开什么塔吊?”可到底拦不住倔强的妻子。

李泽秀很快就考取了塔吊司机证,并在离家不远的工地找到了工作。第一次爬上塔吊开始工作时,她兴奋得像个吃到糖果的孩子,虽然只有60多米高,但这是她从未到过的高度,她看到的每一处风景,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让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兴奋过后,她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地工作,操纵这个高大的“家伙”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小心再小心。

60多米高空成了她的“舒适高度”。李泽秀有时候会想,如果能在更高的地方待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后來,她所在的工地竣工了,她就去了华丽高速公路建设工地。那时的她觉得自己还算“见过世面”,看到60多米高的塔吊,都觉得很普通,和自己以前干的没什么区别。她负责的是9号墩178米,全桥最高墩的塔吊。

可第一天,塔吊就给她一个“下马威”。那天她跟着师傅爬上了师傅负责的塔吊,上去的时候,她以为就是要比以前驾驶的高一些。当她下意识地透过操作间玻璃往外看时,立刻就紧闭了双眼,不敢再朝外看了。

她害怕得汗珠不停地往下流,吊臂和操作间的每一丝晃动,都让这个被人称为“女汉子”的妹子双腿发软,她不由自主地扣紧了扶手。

在新的工地上,李泽秀开始驾驶的塔吊也只有60多米高。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三个月后,当9号墩的高度突破110米时,她感到惊奇、惊吓又惊喜。随着工程的进展,塔吊已经爬升到最高了,足足有198米。此时的李泽秀,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恐惧,每一个操作都已经非常娴熟。

李泽秀从早上8点到晚上18点,每天有将近10个小时的时间都待在塔吊的驾驶室里。工作、吃饭、休息全都要在不足一平方米的塔吊操作间内完成。

对李泽秀来说,最尴尬的事就是上厕所了。为了减少如厕的次数,除了每天从地面吊上来的午餐补给,她几乎滴水不沾、滴米不进,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半。

有一次,李泽秀正在进行模板吊装作业,遇上了大风天气,塔吊吊起的2吨模板在风中摇摆,摆动幅度将近4米,现场工人根本无法靠近。她在调运过程中,整个人的神经高度紧张,她通过风向和摆动特点判断模板的位置,并根据以往经验一毫一厘地调整着角度。经过30多分钟的艰难“对抗”,模板终于平稳地落在了指定位置。

一天,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让现场停了电,当时李泽秀还在塔吊上面,雨水冲刷着玻璃,狂风摇晃着塔吊,吊臂在狂风暴雨中嘎吱作响。幸好有平时攀爬的经验,再加上所有的螺栓都是她亲手紧固的,她便按照习惯一爬一歇,最后顺利地回到了地面。

家人和朋友都劝她放弃这份如此艰辛危险的工作,李泽秀却说:“我享受在高空工作的感觉,这是一份离太阳最近的工作。”

【素材链接】

拒绝平庸,是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少年时读到苏轼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见苏东坡写道:“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不禁感叹: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若苏轼真仿效韩退之写篇序,再出色恐怕也未必如韩文之精妙,湮没于千千万万的仿作中,未免落了下乘。不似今日,以“不若且放”之豁达留名千古,有力地抨击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定论,岂是凡俗能及!

猜你喜欢

塔吊高空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工地上的“高空舞者”
高空走绳
波比的小工地
塔吊检查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
与众不同的青春才最美
爬塔吊要回欠薪 结果被拘留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