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貌取人”有一套
2018-05-07谭凯仕
谭凯仕
1856年,湖南攸县凤岭乡凤塔村的谭丙榆在新宁县担任教谕时,年已五十,然才貌仍佳,时人评其气质长相曰:“气吐长虹,振珊珊之鹤骨;貌留古雪,美郁郁之虬髯。”说他风度翩翩,是个美男子。 当时的名臣曾国藩对谭丙榆也有一个断语:“目不妄动,鼻子挺,坚实可靠。”并与谭丙榆的朋友谭钟麟说,此人忠厚勤勉又有才,但他的手掌肉体薄,一生坎坷多磨,很难大富大贵,且日后将死于任上。
曾国藩有着“古今完人”之誉,他的识貌评人可不是随意说说。他识人的口诀可概述为:“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他将初识之人分为三种:闻可、见可、闻否。前两种是能用或可用;“聞否”则是“庸而无用”“贪而无耻”或爱“离间内斗”者之类,不能用。曾国藩认为:人贵忠诚而有才。所以谭丙榆的面相虽不算太好,但属“见可”,因此进入了他的网罗之圈。
谭丙榆出身于教育世家,从小诗书熏陶。他的宗师、当时的理学大儒邵丹畦、龚春溪等,认为他“具龙文之伟质”,日后必定是“湘中琳琅,楚南杞梓”。青少年时,谭丙榆在各学堂的联考中屡夺高标,两次府试冠军。但参加乡试科考却总不如愿,“明珠屡遗海底”。一直到37岁时,参加清道光癸卯科科考,才由优廪生中式考取第一名副举。副举第一名,即仅仅以一个名次之差,未能名列正举。
考中举人即能授职授官,但副举即算是第一名也不能。出榜之后,谭丙榆只好选择回乡继续“授徒”,在攸县的黄甲、东山两书院执教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二十来岁始,至45岁才离开。教学之余,谭丙榆仍刻苦研读,“心苦熬波,志坚破浪”。
1851年,谭丙榆45岁终于开始“转运”。朝廷通知他以副贡的身份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三年之后,被点为职贡进士,并授新宁县教谕。谭丙榆在负责全县教育的同时,也热心政事,撰文痛陈国家必须改革。他的文章受到曾国藩的关注, 1856年,曾国藩与谭丙榆开始了正式的面对面的接触。
曾国藩既然“相”中了某人,一有机会就会设法提携。1860年,立志改革旧制的咸丰皇帝正急需写作人才,曾国藩便适时向咸丰帝举荐,让谭丙榆入中书省试任内阁中书。他说,据臣下观察,这人生性忠诚,又具有改革头脑;且文笔稳健,小楷极佳,可当此任!
曾国藩看人首要是品德,第二是才能。他将德才兼备的人视为知己,于是也就有了曾国藩与谭丙榆的“麓山兰谱联盟”(互相交换帖子,义结金兰)之事。
时任浙江杭州府事前提督谭钟麟(湖南茶陵县人,后官至浙江巡抚、两广总督)撰写的《恭祝筠农先生宗兄大人六秩寿亭》一文中,曾写到了谭丙榆“登蓬苑,步木天”,以及与“曾涤帅麓山兰谱联盟”等事。文题中的“筠农”是谭丙榆的别名。“苑”,指皇帝的花园,“步木天”即在“翰林院”任职之意,谭丙榆当时所任“内阁中书”即是与此差不多的一个职务,但因为“编制”的原因,他还同时兼着新宁县教谕的职位。内阁中书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意见撰写文件,官位等级不高,但权力大,有时能左右高层领导人的意见。但谭丙榆洁身自好,时人评价他“光明磊落,不受人私,难能可贵”。担任内阁中书期间,他独立思考,勤于笔耕,颇得皇上、王公及权臣赞许,“宠锡龙章,沐到九乾雨露”。
1869年阴历八月的一天,谭丙榆写完一篇文稿,刚站起身,突觉一阵眩晕,又坐下静休,一小时后竟与世长辞,终年64岁。曾国藩亲自为他主持了追悼会。
谭丙榆猝然而逝,可推断是血压骤然升高,以致脑溢血,而血压骤然升高的原因又可能是操劳过度。上文提到的曾国藩断人、预测之能,不过是曾国藩从谭丙榆“手掌肉体薄”推断其体质弱、不经操劳,从他“忠厚勤勉”的性格认定他必然会为公事不懈操劳,更兼谭丙榆“有才”,所谓“能者多劳”,故此推断他“日后将死于任上”,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