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研讨式”智慧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07杨鸿波
摘 要: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讨式智慧教学方法改革可以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的形式,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补充,将最新的小型智能电工电子仪器引入理论课堂,创建智慧课堂,自动完成课堂管理和学习数据采集,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及时加强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电工电子 研讨式教学 智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a)-0249-02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受到主体教育理论的支撑[1-2]。
研讨式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知识探究者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教师问题和设置的情景进行独立分析,在学习小组讨论中相互刺激、启发学习,每一个探究者都具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较大的自由度,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地位。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由于工程性与理论性的紧密结合,学习方法与前期所学的数学、物理等课程有较大的不同,导致了多数专业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如何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中学习”“学会研究探索”“学会设计创新”一直是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
1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功能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盲人摸象”似的学习过程,重构师生互动模式,刺激学生不断增强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因此对改善教师和学生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痛苦和无奈的体验,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层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使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突出工程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电类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在其工程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必要的设备使用,电路分析和设计验证才能培养未来工程师必备素质,研讨式智慧式教学模式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开展的。
电工电子课程研讨式教学中存在着四大制约因素,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内容特点、学生群体特征、教师个体优势和教学设备状态的情况。核心部分通过教学情境和反馈环节的巧妙设计完成“探索—研究—运用”的学习过程,分别对应学生的“观察—思维—建构”的学习心理。通过这些操作,逐步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培养。
2 研讨式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多年调研和教学经验表明,国内各高校的学生感觉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对较难。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痛苦”学习体验,会大大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和后继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的情况,也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6]。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讨式智慧教学模式内容主要分为:网络化导学系统建设、翻转课堂的组织和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智慧课程过程管理体系建立、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与优化、研讨式教学方法配套研讨题目和实验项目的设计、培育研讨式教学人才队伍。
(1)网络化导学系统建设。研讨式教学典型的特点是充分发挥网络学习方式的特点,把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部分环节,既发挥教师作为环境和资源设计者的引导监控启发作用,又着重于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探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课题的网络化导学系统拟包括导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导学计划的制定、数字化导学教材建设、导学内容的优化和划分等。
(2)翻转课堂的组织和实施。本课题将根据学习对象,研究如何确定教师任务和角色、学生学习任务传达下发,翻转课堂指导与研讨、翻转课堂内容工程化等方面的组织方式。使得研讨式智慧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实施。通过引入最新的小型化仪器仪表和面包板,使得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可以方便地搭建电路验证理论知识、达到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熟练进行电路插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3)研讨式教学的智慧课程过程管理体系研究。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平时启发思维,解疑析难等。
(4)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与优化。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整合为若干单元模块。每个单元的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知识为载体构建理论框架的自主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翻转课堂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和拓展相关知识、应用的阶段。
(5)研讨式教学方法配套研讨题目和实验项目的设计。根据电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建设配套的课堂讨论题目、课堂实践和实验项目,努力实现以研讨题目和实验项目为载体,以任务和要求为驱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为了给学生进行课程实验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验项目的衔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6)培育研讨式教学人才队伍。通过本课题,在教学内容方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寻找差距,广泛交流、培训和调研,不断地培养教学人才队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中心的辐射作用。
3 结语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混合式智慧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特色是“课程教学信息化、网络化”。具体体现在基于课程网络导学系统学生可以进行以知识为载体,构建理论框架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中通过学生预习记录、个人作业、小组作业、话题讨论、资料分享、平时测试和课堂互动等环节将学生的完整课程学习过程数字化;将最新的小型智能电工电子仪器引入理论课堂,创建智慧课堂,自动完成课堂管理和学习数据采集,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及时加强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苗东利,雷佑安.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學教育,2013(1):131-132.
[2] 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65-67.
[3] 高晶敏,李邓化,张金龙,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增1):136-139.
[4] 于歆杰,陆文娟,王树民.专业基础课中的研究型教学——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5] 毛新宇,王志军.实验课研讨式教学实际问题探讨——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实验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32-35.
[6] 杨鸿波,高晶敏,魏英,等.“电路分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与案例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