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对话更有温度

2018-05-07李爱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花狗花猫老师

李爱玲

对话是表达主人翁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物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直接流露人物内心世界,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之前,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作文需长不要怕,只要学会写对话。”但是如果只强调对话形式,忽略了对话的品质,就很难达到习作所要表达的效果。

平时,多数孩子在写人物对话时如同表演大合唱似的——百人一个腔,千人一个调,句式单调,内容空洞,索然无味。如何引导学生将对话写得既具体又生动且有趣呢?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学上花功夫,相机向学生辐射对话热度尤为重要。因此,本人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以文本对话为温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有不少含对话的课文,如第六单元的《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等。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似乎为孩子们接触对话提供了一股热身的温泉。这些对话的提示語位置在不断变化。

例: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1.认识提示语。我们可以文本为例,先指导孩子认识提示语,懂得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并且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也需随之变化。提示语在前用冒号,在中间用逗号,在末尾用句号。

2.感受提示语。省略提示语,让学生对比朗读,感受有无提示语的对话区别。学生不难发现,提示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写清了说话的对象,还写清了说话人的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活动,帮助我们弄清人物的性格特点。

3.补充提示语。如: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指导学生想象磊磊和叔叔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并引导他们边表演边朗读,让文本中的主人翁活灵活现地“站”在大家面前。

二、为对话内容传递温情

在指导学生写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合理地创设对话情境,营造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对话氛围,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接着诱发孩子们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质疑,他们的对话就会焕发出创新的活力。

1.激发对话欲望。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老师也不例外。“我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对翅膀像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你们能‘圆老师一个飞天梦吗?”

设置悬念激发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然后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生1:把老师绑在一个能载重的氢气球上……

生2:绑?那样老师一定很不舒服的,能体验到像小鸟那样自由飞翔的感觉吗?

生3:我可以请老师坐上我设计的多功能直升机,下面有个平台,老师可以站在上面,闭目养神,感受自由飞翔的感觉……

生4:倘若你的飞机突然来个侧身飞行,老师极有可能会滑下平台摔个粉身碎骨;再说,你要老师闭上眼睛只能在脑海里想象飞翔,其实并没有真正飞起来呀!

生5:让老师穿上我设计的哆啦A梦悬浮衣,它的款式是这样的(边说边在白板上画),它拥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跟我们平时穿的上衣差不多。老师换上它,只要轻轻挥动双臂,就能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们的想象力在一次次质疑中不断发展、有效提升。

2.梳理对话逻辑。对话内容难免会出现重复累赘、前后颠倒等毛病,我们应适时进行指导,让孩子们懂得表达应做到有序,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对话进行记录,并注意对话内容前后的连贯性,大致按照时间、方位、地点的转移以及事情的发展顺序表达。

3.丰满对话动态。观察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并润色,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精练,使对话内容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如“陆昊第一个举起了手,满怀信心地答道:‘让老师穿上我设计的哆啦A梦悬浮衣,它的款式是这样的……他停了停,突然转过身,飞快地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了起来……”

三、给对话环境提供温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也是孩子的天性。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摆玩具,编对话,旨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性对话 。

1.摆一摆,玩一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玩具,尤其是动物玩具,让他们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学校里来,摆一摆,玩一玩。可以是同桌一起玩儿,也可以小组玩儿。

2.想一想,说一说。

师:想一想以下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生:小花猫和小花狗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师:它们为什么要争吵?

生:中午,小花狗总是“汪汪”地叫个不停,吵得大花猫睡不着觉。

师:它们当时心里想了什么?

生:大花猫想:“我每天值夜班,帮主人捉老鼠,白天睡会儿觉都不得安宁,这小狗实在讨厌!”小狗想:“我不光晚上为主人守夜,白天也要看门,从来不觉得累,这大花猫白天只顾睡觉,老鼠们正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偷粮吃呢!”

师:它们会说些什么?

生1:大花猫说:“烦死了!烦死了!你在这里叫个不停,吵得我睡不着觉,该当何罪?”

生2:小花狗说:“你大白天却在这里睡懒觉,亏你还好意思开口!”

师:它们当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生1:大花猫伸了个懒腰,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怒气冲冲地嚷着。

生2:小花狗尾巴摇成了一朵花,瞪着眼睛,不甘示弱……

3.演一演,写一写。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演一演,并且引进评价机制。孩子们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然后写出相关的内容便水到渠成了。

四、为丰富对话创建温室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级的孩子阅读量不大,生活经验不足,词汇量不丰富,因此,他们的作文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我试着做一只勤劳的蜜蜂,帮学生采好了一些“蜜”,并让学生把这些“蜜”抄到他们的“采蜜本”上,回家背给家长听。

1.描写嘴巴。那嘴唇红红的,像两片淡红的、正在开放的花瓣儿,说起话来妙语连珠。从这张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有时能让人火冒三丈;有时也会令人心花怒放。

2.描写眉毛。

女:这小姑娘的眉毛又细又长,说话时一动一动的,就像夏天随风摇动的叶儿。

男:那两道浓黑的眉毛,好似湖上野鸭张开的翅膀,有时会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川”字;有时也会愉快地舒展,活像一个感叹号。

3.描写神态动作。

词:暴跳如雷、脸色铁青、气呼呼、歪着嘴、双眼圆瞪、面如土色。

句:他就像只大老虎,眉毛弯成两条蚯蚓,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射出愤怒的目光。鼻孔喘着粗气,嘴角往下斜,恨不得把人吃了!

………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写作主要任务是学会写好片段,在指导学生描写对话时,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将描写对话的训练落到实处,把人物的对话写生动,从而达到丰满人物个性的目的,为高年级写人、记事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明道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小花狗花猫老师
请花猫破案
花猫和花狗
小花狗
几条小花狗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