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分析
2018-05-07张志良
张 志 良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南阳 473000)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出现多是因患者冠动脉痉挛或出现粥样硬化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所致[1]。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该病的临床发病率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以往的临床医学关于此病的治疗多以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目的在于通过减少血小板的凝聚来减缓病情的发展。然而近些年来的一些临床研究表明[2~3],氯吡格雷的使用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受损,并引发不良事件,进而影响药效发挥。另有研究称[4],替格瑞洛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具有极好的临床表现。为探究该药的实际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给予其中部分患者以替格瑞洛治疗,以观察该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我院110例冠心病且行介入治疗患者为对象,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2.4±11.4)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5±2.1)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7例,合并心肌梗死者14例,合并糖尿者19例,有吸烟史32例。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8±11.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7±2.3)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8例,合并心肌梗死者16例,合并糖尿者22例,有吸烟史31例。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检查,确定符合卫生部2015年所提出的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均经我院伦理委员批准同意。
1.2.2排除标准
患者自身存在恶性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合并严重血液类疾病;存在精神类疾病或心理异常;患者在治疗期间未给予相应配合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需接受介入治疗,并给予其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117),口服,1次/d,100mg/次。在手术前给予对照组患者以300mg的氯吡格雷(波立维;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219)负荷剂量进行治疗,并在手术后给予其维持治疗,剂量为75mg/次,1次/d。在手术前给予观察组患者以180mg的替格瑞洛(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321)负荷剂量进行治疗,并在手术后给予其维持治疗,剂量为90mg/次 ,2次/d。
1.4 指标观察
在用药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1.8mg,行抗凝处理,以3000r/min速度进行离心处理15min后,静置,并以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对其中的四项凝血指标进行测定,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时以动态透光比浊法在血小板聚集仪的帮助下测出其血小板聚集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
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聚集率并无较大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其中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短,在凝血酶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长,在纤维蛋白原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指标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前,其血小板聚集率指标为(50.7±8.8)%,治疗后则为(38.6±8.1)%;观察组治疗前,其血小板聚集率指标为(50.7±8.8)%,治疗后则为(38.6±8.1)%。由此可知,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其血小板聚集率指标并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在下降幅度上要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冠心病患者在病情较其他疾病特殊,因此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需给予其一定的抗血小板用药。氯吡格雷作为临床上使用较久的一种抗血小板用药,在近年来其效果受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这主要是由于该药会对患者的肝功造成影响,影响了自身药性发挥。另外,该药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替格瑞洛作为新型抗血小板用药,有研究称其临床表现十分理想,患者病情有所稳定[6]。为确切了解此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差异,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分别给予其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以观察其效果差异。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聚集率并无较大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其中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短,在凝血酶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长,在纤维蛋白原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这一结果表明,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均能够实现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充分改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介入治疗,并且替格瑞洛在效果上较氯吡格雷更为理想。而在血小板聚集率上,观察组亦同样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相比于氯吡格雷而言,替格瑞洛更能够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从而大大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从而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际上,氯吡格雷进入在机体后,需经过肝脏细胞色素的转化生成活性物质,通过不可逆作用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血小板表面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的暴露,并阻止血小板的级联放大式的连锁激活反应,从而抑制机体血小板的凝血作用。因此,该药药效极易受到人体肝脏活动的影响,进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替格瑞洛作为非前体药物,不需要肝脏代谢的参与,避免因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发挥的影响。可逆性的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更加有效快速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达到强效而令人满意的抗凝效果,并在停药后12h内恢复机体的正常凝血机制功能,防止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持续与进展。另外,相关研究指出,血小板聚集反应中,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抵抗作用与凝血能力无关,并且其研究数据说明了替格瑞洛不会被机体抵抗。但由于替格瑞洛进入机体后,可能发挥类似腺苷的作用,刺激支气管,使支气管发生收缩而引起呼吸困难,因此临床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对症处理,以免患者过于恐慌。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
组别时期凝血酶时间(s)凝血酶原时间(s)纤维蛋白原(μ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对照组(n=55)治疗前5.1±1.210.9±1.93.5±0.627.5±2.9治疗后13.3±3.514.7±2.14.2±0.529.9±2.8观察组(n=55)治疗前5.2±1.310.8±2.13.6±0.428.5±3.1治疗后17.4±3.612.3±1.63.9±0.532.1±3.1
综上所述,通过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可起到理想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病情缓解,其价值值得肯定。
1 杨五小,来春林,陈福恒,等.应用Sonoclot技术分析PCI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ACS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453~457.
2 梁茜,张健瑜,杨希立,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比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2):145~149.
3 阙斌,聂绍平,王春梅,等.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0):1013~1016.
4 彭凌云,丁怀胜,李原,等.氯吡格雷低反应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1370~1373.
5 高波,宋小英.药物代谢酶 CYp2C19基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52~55.
6 朱勇,张美春,高孟秋,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4):1257~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