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探析
——对重庆市五所行业特色高校的实证调查

2018-05-07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特色

张 亮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重庆 400065)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探索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构建,从制度构建角度出发,立足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积极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引导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国民素质文化内涵,满足学生的行业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和行业建设者。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调查选取重庆本地五所具有行业特色代表性的高校,分别是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通过网上在线以及纸质问卷等形式填写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共636份,其中文科生33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2.51%,理科生30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49%(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制机制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二是关于高校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三是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或建议。

问卷调查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根据重庆地区几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精心设计和编制调查问卷。第二个阶段,选取重庆市五所体现行业特色的高校作为问卷发放单位,通过网络宣传、纸质问卷现场发放等方式对抽查对象进行测试。第三个阶段,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进一步了解并梳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构建现状,从而提出对策方案。

二 研究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工作,从舆论宣传、教育教学、实践育人、文化养成、制度保障和理论研究等入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高校大学生比较全面地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内容、践行途径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校园中,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在回答“你认为以下哪种形式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大”问题时,37.89%的学生选择“思政课程教育”,32.86%的学生选择“党员、团干培训”,32.07%的学生选择“讲座、论坛”,44.65%的学生选择“学生社会实践”,13.52%的学生选择“典型表彰活动”(见表2)。

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多选题)

在回答“你认为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时,73.1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19.34%的学生认为“看情况而定”,5.19%的学生认为“没必要”,2.3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见表3)。

表3 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必要

在回答“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表述是否易于接受和理解”这个问题时,79.87%的学生选择了“是”,20.13%学生选择了“否”。

表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表述是否易于接受和理解

在回答“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时,高达49.3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还有48.74%的学生觉得“有必要”,仅仅1.4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0.47%的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见表5)。

表5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有必要

通过对几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的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基本了解,这个比例达到了72.33%,有11.48%的学生很了解,还有12.11%的学生表示仅听说过,4.0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见表6)。

表6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

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和获得的访谈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倡导活动是十分认可的。长期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比较好,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特点和结构以及行业特色、文化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较浅,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缺乏细致的理解。

(二)体制机制现状分析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专题研讨会”上指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作为基本任务,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作风建设全过程。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和工作要求。

1.工作体制现状。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在主体互动、体系互联、信息互通、内容互渗、载体互补等方面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机制,形成责任共担、资源共享、运转有序、整体推进的工作体制[1]。

在调查对象中,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77.97%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40.25%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党员、团员组织生活会;61.02%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见表7)。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表7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多选题)

(1)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当前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依然是通过课堂教学。关于“你对学校所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18.22%的学生对当前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非常满意,教材编写有条理,内容通俗易懂,符合生活实际;54.66%的学生比较满意;27.12%的学生不满意,认为现用教程内容枯燥,理论空洞(见表8、图1)。

表8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满意度调查

图1 思政课教材满意度调查

单一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度教学模式,忽视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对话,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在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中,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基本就是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课的学习,而且为了增加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学习时间受到挤压。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对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体系建设[2]。

(2)实践方式有限,活动不积极。当前培育践行活动的实践形式,主要有参与学校模范人物评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但是这一系列的活动缺乏制度规范,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方式。关于“你所在班级的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的实践活动状况”的调查,9.32%的学生反映经常开展,28.39%的学生反映较多开展,但是有51.69%的学生反映较少开展,也有10.59%的学生反映自己所在班级从未开展过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实践活动(见表9、图2)。

表9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的实践活动状况

图2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状况

当前,在校大学生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深对国情民意的了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培养高校大学生关爱他人、诚信友善的良好品德。

2.运行机制现状。我们在明确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体制后,就展开了对具体运行机制的研究。

(1)与政府合作机制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中央倡导提出的,概括出的24个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与政府合作更体现出培育践行活动的重要性、严肃性。

201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与成都市政府签订卫生事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注重发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为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为成渝两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铺下一条新路。

2017年11月2日,重庆邮电大学与渝中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更好地发挥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区块链技术产业的紧密对接,促进学校在区块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工作,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与区域融合机制情况。地方高校首先应该致力于地方区域的发展,二者之间进行融合,加快地方高校教育成果转化为区域综合发展的现实力量。行业特色高校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目标[3]。

重庆交通大学经过65年的发展,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显。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职能,就业形势整体良好,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体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办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3)产学研合作机制情况。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要重点在产学研合作的环节当中贯彻和落实。

重庆理工大学进一步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资源优势,畅通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已与西南兵工局联合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共同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

3.评价机制现状分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同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一次单程的行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也不是一次就能建立好的,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价与完善。

(1)要素评价与环节评价情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教育活动,必然涉及教育者与被教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了解,并认同中央提出的倡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但是90后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在培育践行活动中绝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会对培育践行活动进行评价。比如,在调研中,回答“学校老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有24%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认为教学方法得当,效果明显。有60%的同学表示对教学方法基本满意,但是效果一般(见表10)。

表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根据评价反馈,高校教育者就应该进行反思,既要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同时也要提高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2)传播过程评价情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评价最为集中。关于“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加长效、更加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习、生活等方面中去”的问题,38.84%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45.13%的学生认为应该“创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校园文化建设”,44.65%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组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37.11%的学生认为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力融合”(见表11)。

表1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改进建议(多选题)

根据传播过程评价情况,我们可以选取更具针对性的传播途径、教育方式,以此提高培育践行的实际效果。

(3)监控预警情况。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践行主客体存在差异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也应该及时发现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关于“你认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35.06%的学生认为是“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40.57%的学生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30.50%的学生认为是“学校教育的缺乏”,37.73%的学生认为是“各种新媒体传播的负面影响”,33.80%的学生认为是“学生个体认知因素”(见表12)。

表12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多选题)

根据监控预警情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应随时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完善,保证活动朝着预定目标发展。

三 基于调研结果的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现如今,大学生基本上以独生子女为主,生活环境相对比较优越,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仍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这是政府领导部门的职责,缺乏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缺失,对社会和国家发展命运关注不够。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无关紧要,只用了解其基本概念,并不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己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掌握行业技能就能满足现代社会行业的要求与竞争[4]。

第二,固化的教学模式局限,创新不足。学生基本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手机、电脑等媒介的普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容易受其他方面的吸引,转移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注意力,课堂教学难以获得预期成效。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课堂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教室这样一个空间范围内。课堂教学还应包括当前流行的“慕课”“微课”、网络课堂等形式。所以必须加大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三,行业部门间合作欠缺,沟通不到位。尽管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意识到行业部门合作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深度合作欠缺,在同一目标下更多是机械式、板块式的合作。在执行常规长期任务时,容易形成主责部门单打独斗或者各自为政、互不照应的尴尬局面。

第四,社会不良风气、西方多元价值观念、各种新媒体负面传播等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学生如果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无法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判断,也会造成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困难,在情感或者道德的引导上,难以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得到认可。

四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架构,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并行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学校或者行业的各个工作系统要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发力,协同互动,实现培育践行活动在校园中的全覆盖,实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宣传育人、服务育人。

第一,创新教育解读方式。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创设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教育形式,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思路应该注意从“主渠道课堂教育”到“全方位嵌入引导”,不断扩展教育途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还需要政府部门合作、与区域社会融合,发挥产学研的综合作用,建立与政府合作、区域融合、产学研合作的培育机制。

第二,丰富实践体验形式。实践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内化的关键环节。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个体体验,同时要使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对自身成长也有重大意义,从而愿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个体原有的价值观逐步结合起来,从而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追求”[5]。

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制度。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观的碰撞中,可能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体需要相偏离的情况,当个体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时,需要制度的强制力量来约束,以保证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正确方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体制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确保培育践行活动长期稳定有效开展[6]。

第四,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发挥协同教育的作用。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行业特色高校,单靠思政课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学校各级领导、专业课教师、行业研究领域的模范榜样人物、杰出代表以及企业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作用。通过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培养国家需要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

五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重点在于先描述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再深入了解行业特色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体制上,协同合作的工作体制尚不健全。在运行机制上,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还需要与政府部门、区域社会加强协同合作,重点发挥产学研的优势,在大学生主体联动机制、全员培育践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更加有效、更加持续的建设方案和措施。同时,如何建立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合作体制,如何形成高校、社会联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如何建立长效的培育践行机制等,这些问题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刘国瑜.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22-24.

[2]惠泱河.划转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22-24.

[3]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92-93.

[4]田霞,范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09-113.

[5]冯刚,刘晓玲.坚持以文化人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96-99.

[6]喻文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建设[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61-66.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特色
我的价值观
特色种植促增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