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5-07

关键词:评教经管类应用型

方 亮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是以为地方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目前,国内较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差异,笔者主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我国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16家高等院校进行调查,调查地区涉及到除了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之外的所有省份,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为主,问卷发放总数500份,回收调查问卷403份,有效问卷324份,问卷回收率80.6%,有效调查问卷占比80.4%,其中针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143份,针对高校教师的调查问卷181份。

一 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现状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服务人员配备、服务人员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调研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从专业课程设置上看。按照李克特量表的问题设计方式,关于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较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限定2-10分,调查结果显示均值为8.96,标准差为0.79,均值置信度为0.11,基本显著,可以认为地方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较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从学校制度和教学条件上看。学校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均值为7.66,认为管理制度较明确,执行较严格,学校教学条件较好地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学校教学条件对实践教学需要的满足程度较一般,标准差为1.65,均值置信度为0.23,说明被调查的学校中实践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原因分析认为实践教学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的要求较高,有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上相对滞后,或者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力度不够,而一些办学时间较长、办学基础好、实力雄厚的高校实践教学条件较好。

表1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3.从教学环境和服务人员上看。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应用型院校教学环境建设一般,均值为6.01,服务人员配备较好,但是工作胜任程度均值为6.44,工作胜任程度一般。分析认为被访对象对学校教学环境建设评价不高可能与“攀比心理”有关,从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能够看出一些位于“名校”“重点院校”周边的院校被访对象对自己学校环境评价不高,反而一些偏远地区和地方高校较少地区的被访对象对此评价并不太低。

(二)教师层面的人才培养现状

教师层面的人才培养现状主要是针对于经管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为对象开展的市场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所教授专业课程门数”“一周平均课时量”“多媒体的使用所占课程比重”“专业双能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占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其他意见和建议”为直接填写客观数据和主要观点,其他的问题同样采取李克特五点式量表。

地方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师所教授专业课程平均为3.41门,标准差和均值置信度显示不同院校差异不大;专业教师一周平均课时量为7.05节,但是标准差和均值置信度显示被访对象之间差异较大;教学方法评价均值为6.84,多媒体课程占总课程比重达到93.26%,多媒体设施对教学的满足程度为8.31。多媒体授课已经成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主要授课方式,多媒体也基本满足了现代课堂的教学要求。专业双能型和双师型教师比重为54.42%,虽然双师、双能教师近几年日益增多,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实践经历对人才培养重要性均值为8.08,可见教师的实践经历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从课程考核上看,笔试对授课效果影响程度最大,均值为8.20,操作为7.07,口试为5.13,论文对授课效果影响程度最小,均值为4.70,且笔试和操作在调查中差异性最小,可见大多数教师还是倾向于以笔试和操作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教学对人才培养重要性为7.97,专业理论教学设置合理程度为8.10,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很高,但是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重要性稍低,可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都很重要,教学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巧妙结合,同时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学生的评教方式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均值为6.45,标准差为1.19,均值置信度0.15,说明学生评教对促进教学作用一般,没有充分发挥其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师学历对人才培养重要性为6.23,说明教师学历对人才培养作用一般,高学历的教师相对于学历较低的教师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教学效果差异,甚至于在一些院校里,硕士学位教师年轻、富有激情,在授课方式方法上勇于创新,从而吸引了更多学生,再加上地方型院校教学相对于科研更加被重视,这也弱化了擅长学术的高学历教师发挥其科研特长。教师专业结构合理程度为7.25,教师科研对人才培养重要性7.11,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重要性7.91,说明地方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师专业结构较合理,教师科研活动对教学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也具有较明显的效果。科研中学生参与情况为4.62,并且标准差和均值置信度分别为1.10和0.14,说明教师科研中学生参与度不足,科研活动基本上成为教师的个人行为,这也意味着科研与教学的分离,无法充分发挥科研在高校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科研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为6.16,说明大学生科研对人才培养影响作用一般,原因可能除了大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动力不足之外,还有可能与高校对大学生科研的不够重视有关,缺少相关的大学生科研活动组织或者大学生科研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通过科研深化理论、通过教学带动科研”的双赢效果。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对人才培养重要性为7.11,说明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有益的课外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整体合理程度为7.93,说明应用型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较合理,而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其他建议的调查,被访教师提出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合作办学、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学风建设、加大奖惩力度、小班教学”等方面。

表2 教师层面的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二 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需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创建实践教学平台,使实验教学能够紧跟专业发展前沿[2]。其次,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应用型院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包括项目联合开发、业务合作、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从内向外”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从外向内”把企业搬进校园,推进“产”与“学”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3]。

(二)加强学校教学环境的建设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环境的建设需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入手[4]。首先,硬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优良的硬环境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能使人感受人文情怀。硬环境建设要围绕校园自然风光、教学建筑、实验实训场所、教学设备、交通道路、文化标志、运动与活动场所、学习场所等。软环境由校园活动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所构成,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软环境建设要围绕学风建设、文化建设、风气塑造、行为规范等方面,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乐观进取、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自我要求严格的专业精神,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并保持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效率和态度

高等院校各部门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教育教学有序、高效推进的重要保证。首先,各行政部门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根据工作要求和性质选拔合适人员,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要从社会广纳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岗位上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鼓励高效高质完成岗位工作,并激励其在岗位上做出贡献[5]。其次,服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教师、学生和其他同事沟通,需要端正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规定日常工作礼仪要求和工作语言规范,真诚待人、积极协助、热情耐心,避免工作中拖拉、懒散、傲慢等不良现象。

(四)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的教学课堂[6]。因此,需要深入了解新时期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课堂教学的变化规律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时代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创新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结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移植、逆反法教学、师生合作法、问题引导式教学、使用创造性工具等,调动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

(五)进一步提高双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双能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师”强调教师的教学育人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双能”强调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院校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则尤为重要[7]。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应用型院校经管专业双师和双能教师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双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的比重。首先在教师人才选拨上需要加大对具有实践经历和实务技能人才的引进,同时积极对在职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周边相关企业和学校共建的实验实训中心,定期选拨教师进行挂职培训和锻炼,将专业教师培训常态化、定期化,鼓励教师在实践岗位上解决问题、发明成果、创造效益。完善教师实践和挂职锻炼的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实践激励措施,将教师的实践经历与薪酬、考核、职称评审等结合起来,奖励实践业绩突出的教师,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实践培训和挂职锻炼,使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化。

(六)创新考核方式

调研发现不同的考核方式对授课效果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恰当的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8]。积极吸取传统考核方式中有利的方面,大胆创新其他多元的考核方式,创新考核模式。首先,在考核内容上要立足于专业理论知识,尝试结合最新、最前沿、最热点的专业问题,突出“问题解决”为导向;其次,考核方式应当采取传统考核方式和特殊选择性考核方式相结合,尽量把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实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纳入综合成绩,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最后,考核成绩评定要突破“由教师一人决定”的传统模式,形成由教师和学生、教师和专家、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考核和监督模式,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发生,对于学生的创意、闪光点和独特见解可以作为加分项纳入考核标准中。

(七)更科学的评教方式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教主体主要由学生和同行评定,由于评教方式和评教过程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很多院校评教效果不佳。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院校教学改革规律,深入了解教师教学的现状和效果,积极探索更科学的评教方式。首先,要让评价主体树立正确的评教观,避免出现“走形式”“做样子”“不客观”等现象,突出评教的重要性,让评教主体端正评教的态度;其次,在评教前要严格筛选评教主体,兼顾科学性、民主性和代表性,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同行代表和专家代表,并注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不同课时的人员分配问题;同时,改进课堂评教的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网络评教模式,结合小组评价、专家评教、自由评教和网络评教相结合;借鉴其他高校或国外高校的成熟评价内容,结合自身院校和专业的特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对于评价结果,应该理智地选择参考,严肃科学地对待,真正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9-10]。

(八)提高教师学历和提升教学能力双管齐下

在很多地方型院校中确实存在着学历和能力不对等的现状,学校应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制定师资人才高学历化工作计划,普及授课教师的硕士培养,采取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博士学位进修,对于年龄较长的教师鼓励其外出访学。其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从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开始,突出教学水平是高校的生命线,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竞赛,赏罚分明;同时,定期举办教学培训、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示范等活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引入课堂,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新进教师要参加在职培养、导师制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九)发挥学生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院校也不能忽视学生科研活动。必须在学生科研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把科研引入课堂。例如对于一些争议性的观点向学生介绍并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让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综述问题研究的前沿等,以此训练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对于一些学科可以尝试列出具体的选题让学生进行问题设计、推演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和途径等。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己申报科研项目之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组建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推理分析、统计计算、结论论证等。学校也应该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设立专项基金项目,定期举办课外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创新活动和科研竞赛活动,着实通过学术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牛奶过敏儿童PBMC中DNMT 1表达变化DNMT 1是甲基化转移酶,牛奶过敏儿童PBMC中DNMT 1表达变化见下图2所示。上述结果可见,特应性皮炎儿童随症状程度的增加,DNMT1表达下降。

[参考文献]

[1]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2]邹建国,言捷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3):158-159.

[3]徐艳,王振国.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海南大学经管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1):68-70.

[4]刘人春,徐雪松.地方商科院校金融工程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与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7(1):5-6;8.

[5]邱雪梅,张亚,刘建泉.新建本科院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探讨[J].经济师,2016(11):212-214.

[6]谭永宏.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6-8.

[8]马骥,李坚.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机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7):278-279.

[9]李文川,冯良清.经管院校工业工程实验教学平台规划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2):195-199.

[10]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44-48.

猜你喜欢

评教经管类应用型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