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要让综合素质评价更有用
2018-05-07◎柯政
◎柯 政
(柯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责编 刘玉霞)
录取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是目前进行的新高考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开始发挥作用,但总的来说,主要是局限在部分大学综合评价或自主招生层面,还没有在面上大范围使用。如果长期无法在面上使用,这项政策就无法可持续。因此,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目前情况
上海作为国家首批进行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在录取招生中对如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展顺利,可以大体代表现阶段我们能够达到的地步。
1.高校招生开始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上海市高考改革试点安排,上海市在春考、高校自主招生、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等录取环节使用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2017年,23所春招院校、3所大专院校及自主招生院校在学校自主测试环节中参考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2017年,9所综评试点高校通过综评方式在上海地区录取考生2113人,通过自主招生认定的考生350人。此外,通过春考升学的应届高三学生共3320人,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共1935人。在沪上31所高校公布的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中,近30所高校明确在普通高考中的同分和专业调剂环节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以上信息说明,相较于自主招生等传统的特殊类型招生方式,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在上海市占较大比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逐渐受到重视。
根据参加9校综评测试学生的调研数据,有69.77%的学生表示面试时考官结合其综评记录进行了提问,20.35%的学生表示面试考官并没有结合记录提问,另有9.88%的学生表示记不清了。这表明,高校校测专家在面试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对综合素质评价记录的信息进行了参考或提问。
2.对部分学生的录取结果产生了实际影响。
据统计,在2016年、2017年度的综合评价录取中,按照1:1.5投档后,因校测成绩优异而被录取的考生比例分别为20%、17%。
对全市717名高三毕业生进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2.27%的学生表示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报告帮助其升入了理想的院校和专业,10.74%的学生表示因综评成绩不理想而没有进入理想的院校和专业,而61.92%的学生表示对其没有影响,另有15.0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表明,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报告对学生进入理想院校、专业具有一定影响。虽然改革初期受影响的学生规模和比重尚不算很高,但是也表明,高校招生录取中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3.初步产生了积极成效。
缓解 “唯分数论”,引导普通高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因。就上海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这方面,改革也开始初步产生了积极效果。
调研中发现,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后,高校将学校、专业定位与学生兴趣、选择相结合,得以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做到了“既见分又见人”,克服了仅看分数引起的问题。在9所综评试点高校中,各高校组织专家结合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对考生进行面试,面试题目较为灵活,且根据学校特色,各高校考察程序各异。例如,复旦大学以专家与考生一对一的方式开展面谈,考生分别面谈五位专家,专家结合考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展开灵活提问。同时,对51位参加综评的高校面试专家的问卷调查显示,在 “通过查看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记录的信息,是否更有利于选出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问题上,有60.78%的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信息有助于筛选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
在与高校招办负责人的座谈中也发现,高校普遍认可综合评价录取方式。面试招生,既是高校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高校专业的过程。通过双向了解,高校能够选拔出更加适合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学生也能够选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高校与考生的匹配度。在面试过程中,可以将高分中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淘汰,遴选到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好的学生。此外,参加调研的高校希望能继续扩大名额,如上海财经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投放名额由2016年的80个增长到2017年的95个。
上述现象表明,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唯分数论。另外一方面,这对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也产生了积极正面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之后,超过80%的校长认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超过62%的校长认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54.63%的校长认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了。超过60%的校长认为,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二、面临的关键问题
无法在面上广泛使用,是综合素质评价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前面所说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及其成效,基本上都还是局限于9所高校的综合评价录取、春考以及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上。总体上看,高校在综合评价录取、春考、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中投放的名额占比仍较低,大多数高校最终依然根据考试科目总分、结合志愿进行录取,在统一招生录取中鲜少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浙江也是如此。综合素质评价在三位一体招生中运用得比较多,但在面上并不普及,即在常规录取渠道中基本没有使用。
各高校对此也都是语焉不详。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极力推动高校制定、公布有关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并提供了办法的文本框架要点供参考,但从公布的办法文本看,仍普遍存在行文空泛、表述模糊、规定粗放的问题。文本中只是原则性地通告将在招生中参考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并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稍作具体展开,尤其是在学校特色的表述和重点考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素等方面,几乎没有触及。在最核心的部分,即高校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方面,只说是参考、参考使用、重要参考等,没有更进一步、稍微具体一点的表述。实际中,几乎没有高校公布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细则,如使用者、组织者、如何使用、公示、计分等。
只要综合素质评价无法在面上使用,它的价值引领作用就无法发挥。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会严重挫伤高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积极性。因为,为了真实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高中是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的。如果无法在面上使用,他们这种投入就完全不具可持续性。所以,这是综合素质评价下一步改革必须突破的关键问题。
三、解决之道
综合素质评价没有能够在面上大规模使用,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是,高校普遍觉得在短期内对高中所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无法评估使用。在现有制度框架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由高中学校组织学生以写实的方式呈现学生的经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都包括几大方面内容,多的有几十页,而且全部都是记录材料。要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要求大学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得出谁高谁低的结论,确实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办法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由高校来开发和组织相对客观、便利的考评方式。
首先是要坚持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在现有的实践操作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常常是由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等级评价,并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但事实上,高校对这些结果基本不认可、不使用。综合素质评价就应该遵循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即评价结果的使用者是谁,就由谁来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具体来讲,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用于学生教育时,由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校内学生评价以及改进教育教学等。第二,用于高校招生时,由招生院校对学生进行评价,高中学校只需将真实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不必也不能代替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其次把评价结果与录取结果进行硬挂钩。至于高校采取什么方式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设定的权重多少,则应该大胆由高校来决定。只要他们的过程是公开、公平就可以,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他们的方法是不是有信度、效度的问题。因为:其一,如果不挂钩考试结果,那么要如此大规模的学校教师动员起来,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其二,是依靠测量学的进步是否能够解决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如果从选拔优秀人才的角度上来说的话,是我们古代的科举制度更好呢,还是现在的高考制度或者公务员考试制度更好?一个被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信度上,肯定现在的更高,但在效度上,很难说哪个更好”。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考试比古代的考试在结果上更加的稳定,出现巨大波动的概率要低,但至于采用现在的考试方式,是否真的就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就很难说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像高考这样的大规模考试,最重要的可能还不是个体层面上人才选拔结果的准确与否,而是在宏观层面上这件事情值得不值得去做(比如古代学四书五经,现代学自然科学)。从当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切实的作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纳入考试制度。只不过这个考试制度不一定就是书面纸笔测试,也不一定就是全国统一考试,而是由各大学自己组织考试。只要纳入考试,记入成绩,那大家就会重视。以前的科举比拼考生的经典阐述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拼命学怎么阐述经典;现在的高考比拼考生的语数外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拼命学习语数外。所有选拔人才的方式都必然内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所以,对考试来说,最好是把那些对当时社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知识或能力作为内容标准来展开选拔。至于如何避免应试 (即分数上去了,实际能力没有提高),以及提高效度 (即考得好不一定意味着能力真的好)等问题,都不会对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带来实质性的威胁,因为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学科考试中也都普遍存在,因为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