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8-05-06马力邓伟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马力 邓伟

摘 要: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教学改革、社会实践、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以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以此培养大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形成优良的品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升道德的境界、完善健康的人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落实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贯彻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重要教育任务,所以高校要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一、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教育者共同遵循的理念。广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2]。

现代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应该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思路,也是当前国情道路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

二、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要与时俱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兼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使之创造性地转化与创新性地发展,以此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1.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树立政治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中,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让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滋养大学生,让其明了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乃至人生大道,都要以德为先,才能站稳脚跟,实现梦想,活出踏实精彩。

3.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高校的课程体系相对健全,实践活动、科研活动、文体活动、学生社会参与等各种活动,都在老师的积极引领、健康指导下进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以健康的心态学会分析改变创新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真正成长成才,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措施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髙公民道德素质。”[4]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不断改进,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立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人,是由人受教育的程度及所生存的环境决定的”[5]。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示范作用,突出其特点,把握其建设的关键步骤,完善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时俱进的知识教学体系,创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立德树人”的时效性。

2.高校通过思政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例如超星学习通就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课程制作、课堂互动、平台支撑、教学运行等相关服务。

思政课程改革要求授课教师主动转换理念,强化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系统化,让先进的教学手段规范化;重视思政课程的经验总结,多角度反思,才能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增强,更好地“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樹人润物无声,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前者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后者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通过思政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立德树人”。

3.加强社会实践强化“立德树人”教育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能切实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走进社会生活大环境中,才能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深刻领会。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连接,和服务社会协同合作,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契合。切实推进学校主阵地和社会实践基地间的协同配合,落实实习实践、假期企事业实践育人作用,鼓励大学生到山区支教、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体会社会,挖掘潜能,使其成长空间延展到社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

增强社会实践育人作用,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积极指引大学生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结合,培养当代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感悟真理,以德修身,形成正确三观,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社会、经受锻炼、成长进”[8],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发挥网络新媒体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

现在互联网作为各种思想传播、交流的信息场,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域,其海量信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動适应新形势,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

一是要有“互联网+”思想,积极运用科技网络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完善,保持“互联网+思政”教育意识。二是要熟悉网络的传播规律,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新教学手段方法,学校可以建微信群、设公众号、开设论坛、博客等传媒,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是要“建好管好用好校园网络新媒体平台,构筑坚固的精神防线,净化网络空间,守护网上精神家园”[6]。在重大问题上要坚定立场,充满正义,用自己的力量积极反言论斗争,健康引领大学生能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增强抵抗不良思想诱惑的能力。

5.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作用推进“立德树人”教育

高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加强对学生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引领,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而增强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

高校应注重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可以开展年度表彰大会,评选年度人物,对在各项学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同时在网站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大力宣传;抓住五四表彰、各级奖学金评定等机会,挖掘获奖学生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7]。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窗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着手点,树立典型,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李辉,陈静.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17(2).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21.

[5]付晓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7.

[6][8]顾红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8).

[7]张芳.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