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有趣的钱币
2018-05-05
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幼儿从小就知道钱可以买好吃的东西和玩具。大班幼儿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会在离园后向家长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如要求父母给钱买玩具或一些不必要的零食,浪费现象严重,不珍惜食物,画画时浪费纸笔等。针对这些现象,让幼儿知道自己所得来的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认识钱、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钱、养成从小节俭的好习惯非常必要。恬恬妈妈是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服务于银行的金融业务部,平时还有收集古代钱币的业余爱好。本班结合恬恬妈妈工作性质特点和专业特长展开了本次生动有趣的家长进课堂活动。
在活动中,恬恬妈妈不只是单一地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还讲了中国钱币悠久的发展史,通过课件、实物等多种形式展开,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幼儿对我国钱币的发展史很感兴趣,也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活动中,恬恬的妈妈结合自己在银行工作的专业特长和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带来了古代钱币实物及中国不同时代的钱币实物,准备了有关钱币演变的课件。幼儿从而了解了我国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钱币文化,了解了中国钱币的演变过程和钱币发展的悠久进程,激发幼儿探索观察,亲身体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白了要爱护人民币,知道勤俭节约,养成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增进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了生活经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恬恬妈妈首先出示人民币,请幼儿将硬币和纸币分类。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钱币材质的不同进行了分类。观察钱币两面,发现每张纸币上都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印有国徽的图片,纸币上有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幼儿在描述的过程中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恬恬妈妈又拿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幼儿分别从颜色、纸币背景图案、数字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纸币。
恬恬妈妈演示了课件,幼儿了解了钱币演变过程:实物贝币——铜币(刀币、蚁鼻钱、铜钱)——纸币——电子币。钱币的演变过程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对钱币文化充满了好奇心。实物钱币在外形特点上吸引幼儿主动观察,发现其材质、币形特点。幼儿学习、理解、感知中国钱币文化的伟大。幼儿通过听、看、说,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感知中国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硬币和纸币,也知道了它们的用途。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钱币的演变也日新月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幼儿对电子币的用途能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展开积极的讨论。电子币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在活动最后恬恬妈妈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知道勤俭节约,养成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幼儿也懂得了要爱惜和保护钱币,不能随意去破坏它们,有计划地使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能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买需要的生活用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体会劳动的乐趣。
钱币在生活当中很常见,这节社会活动,作为大班的幼儿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通过互动、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大部分幼儿能积极提出问题。以往的活动更注重对钱币的图案、币值的感知和理解上。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到钱币文化的悠久历史,背景文化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活动中还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懂得钱来之不易,它是通过父母的劳动获得的,我们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果实,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