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家园距离,携手共同成长
2018-05-05
微信以其功能强大、便利快捷、即时性强等诸多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高效沟通方式。在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因为孩子成为了微信好友,彼此关注,相互点赞。通过微信,教师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教养情况,孩子、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更加亲密。如何有效利用微信这一现代化的沟通方式,积极开展班级家园沟通,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一、微信,开启绿色家园沟通
在班级的家长工作中,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育儿理念、安全须知、亲子活动、致家长一封信……许多内容要传达给家长,还有一些内容需要回执。由于接送孩子的大多是老人,免不了丢一份、落一份,教师并不知道孩子父母真正看了多少、读了多少。微信的使用则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一条条宣传内容、信息通知,认真编辑后发布到班级群,并通过小程序,了解到家长阅读、回复的情况。这样的传达方式节约环保,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回复,达到了效果还方便了家长。
微信是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的平台,大家在朋友圈中能够自由发布信息,私聊、群聊都很便捷。但是在班级微信群中家长和教师的角色与现实应是一致的,为了保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愉悦的沟通氛围,我们与家委会成员商讨,制定了“班级微信群管理办法”,从微信群创设目的、适用范围、微信群管理职责、命名规则、发布内容及要求六方面对家长进行说明。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会不断完善、维护班级微信群规则。例如:孩子之间出现一些矛盾,家长们在群内交流时,我们就及时提醒家长,通过私聊来沟通解决,保证微信群中的和谐氛围,维护班集体的团结。
为了方便沟通,我们建立了以班级名称命名的“信息发布”微信群,由教师、家委会成员负责发布信息,传达幼儿园、班级、家委会的各类通知、公告,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即时性。同时,还增建了不同层面的互动群。在“快乐集结号”家长互动群中,大家可以在群内共享资源、分享亲子活动、讨论与班级有关的事项。“快乐小伙伴”幼儿互动群,孩子们也能在微信群中和小伙伴互动,交流分享。
通过家长互动群的建立,家园之间的沟通更加亲密、有效。家长们献计献策,参与到班级亲子活动的方案商讨、小结反馈之中。随着班级微信互动的增加,由家委会成员发起并组建了“班级小组群”,邀请教师加入其中。例如,开展的“大家来种植”活动,就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组员们在群内讨论、分工,有专人负责购买种子、准备花盆和花土,有专人负责照片留存、上传照片、费用公示,最后还有活动小结。家长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分享快乐,更加亲近,不仅成为微信好友,更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让孩子成为最终受益者。刚入园时孩子在幼儿园内之间发生一些摩擦,家长们会互相理论,互不相让。现在,孩子们发生了争吵,大家都会换位思考,互相谅解。
二、微信,打开家园共育的新思路
(一)利用微信,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在园生活
从家长最关心的内容入手,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照片、视频、童言稚语等发送到班级群中和家长分享。在发送照片时,教师会细致挑选,如果是孩子的个人照,就需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如果是集体照,还需要考虑照片中每一个孩子的形象。在对家长发布的信息进行反馈时,老师要特别注意回应、评价的态度应当亲切、客观、公正,保证照顾到每一位孩子及家长的心理需求。微信以最直观的交流方式,让教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让家长更主动积极地配合班级工作。沟通的过程,也给了家长很多启示,例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玩“扑克游戏”“趣味圈字”等游戏,在家中也和孩子玩起了“圈字游戏”,街上的广告纸、家中的废旧报纸、包装盒,都成了幼儿游戏的材料。同时家长把这种家庭亲子游戏在微信群中和大家分享,其他家长们也纷纷效仿,开启了“高质量陪伴”大比拼。
(二)利用微信,用敬业和专业引领家长
将教师为孩子生活、游戏、学习进行的准备、辛苦的付出,通过微信分享给家长。开学前,我们在班级群上传三位教师进行环境准备的照片,提示家长也为孩子做好开学前准备。假期的家访活动后,我们将家访的过程制作成美篇,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去年发生的虐童事件,引发了家长对孩子在园生活的焦虑,为了消除家长的负面情绪,我们将教师和孩子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让家长安心、放心,以敬业精神打动家长。班级的各种活动,我们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活动进行梳理总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在利用微信开展“跟踪式的个别指导”的过程中,开始只是教师一对一地将孩子的日常生活用照片、视频记录下来,发送给家长,分析孩子的行为。随着沟通的深入,家长也通过微信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发送给教师,与教师共同分析孩子的表现,共同协商制定家园共育策略。
(三)利用微信,促进家长、幼儿、教师多方互动
在班级每月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家长参与往往体现在帮助孩子收集资料、制作卡片等被动的完成状态中。微信平台的运用,为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孩子、家长主动参与到各项主题活动中,激发主人翁意识。“图书漂流”是我班一直开展的一项亲子阅读活动。每月推荐4-5本书,孩子和家长自愿轮流借阅,共同记录读书心得。但开展活动以来,我们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每个月早早就读完那几本书,而对读书兴趣不高的孩子依旧很被动。于是,我想到利用微信群开展“小小朗读者”活动,请每个家庭,晚上八点钟轮流读一本书,读完之后,孩子可以说一说最喜欢哪一段故事,读得最好的一段是哪里,为什么。微信带读以来,班级内刮起了“朗读”风暴,从家长读到夫妻读,再到孩子家长一起读;齐读、分段读、分角色读,孩子们渐渐形成了阅读习惯。以前不爱看书的大果和妞妞,每天都会优先去图书区,选书、看书、读书。微信群“小小朗读者”活动的成功,在于尊重每一位孩子,让个体获得了成长,让家长与教师、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多方互动,真正起到了激发孩子兴趣,拓展孩子能力,提升孩子社会性,增进家园关系的作用。
微信的运用,拉近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教师、家长、孩子分享成长的快乐、班级生活的丰富多彩,成为越来越亲密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