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中式”园林情感表达
2018-05-05王鹏鸣严胡伟刘一蓓
王鹏鸣,严胡伟,刘一蓓
(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兰州 730050)
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在园林景观设计这一块表现出来全球化进程的影子,西方的设计理念快速地传播到国内,在国内大地上不断建起西方设计风格的建筑、园林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设计师也在不断的探索带有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设计理念的园林景观。由于处于探索阶段,一些落成的新中式园林存在流于形式表面,没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弊病,因此对于新中式园林意境的情感表达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新中式”园林的解读和特点
(一)“新中式”园林的解读
“新中式”园林是中国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生活环境高要求的综合性的物质表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精神表现。“新中式”园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它不是简单的园林形式,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内涵。
“新中式”园林是设计师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和表现,它不是传统文化元素简单的堆砌,也不仅仅是传统造园手法的继承,而是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次抽象凝练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中而新”的元素,辅助以传统造园手法、现代材料和技术而表现出的深层次的“中而新”的意境情感园林。
(二)“新中式”园林的特点
1.新材料
中国古典园林中使用的造园材料大多取之自然,这也是古典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的造园理念作为指导的结果。计成的《园冶》对园林的选石这样说道:“夫识石之来由,询山之远近。石无山价,费只人工,跋蹑搜巅,崎岖究路。”古典园林中用于叠山的石头品类繁多,就拿最为经典的太湖石来说吧,取自苏州洞庭湖中,保留被湖水侵蚀的原貌,不露斤斧地掇山于园林之中。而新中式园林多选用人工材料,如中国黑花岗岩、泰山石、亚克力、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沉稳内敛的气质,但是又不乏时代感。
2.新技术
古典园林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其造园技术多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其技术特点是比较原始,以人力、畜力、自然力为动力。对于古典园林中“理水”,瀑布的营造,计成这样论述到:“瀑布如峭壁山理也。先观有高楼檐水,可涧至墙顶作天沟,行壁山顶,留小坑,突出石口,泛漫而下,才如瀑布”,古人营造瀑布利用的是自然力,在观赏瀑布时很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而新中式园林利用新技术在营造瀑布时可以准确且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可以观赏到瀑布。张唐景观西安万科东方传奇示范区项目中的曲溪营造就用到现代污水泵的抽水技术来实现自然中小溪流淌的效果。还有其他的一些现代技术,如整石切割、整石雕刻技术、小型流水实验、红外线开料技术、焊接技术、抛光技术等等都是工业文明的成果。
图1 绩溪博物馆(来源于网络)
图2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者拍摄)
3.新形式
“新中式”园林中的新形式是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中抽象、提取、凝练出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的新形式。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形式、景观小品、地面铺装、水景、植物配植等方面。绩溪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从古典园林建筑抽象提取出来连续的三角形形式,如大自然中绵延的山脉。假山也是抽象成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几何形式(图1),不再遵循传统审美标准“瘦”“漏”“透”“皱”。而“新中式”园林植物配置区别于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地方在于形式上更为简洁,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多以自然形、多品种、多层次植物混植,而“新中式”园林植物以修剪和自然型的植物搭配种植,植物层次简单,多为两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
二、 “新中式”园林与言、象、意
(一)言、象、意三者的关系
言、象、意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作为美学理论它对于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最早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然后到音乐、书画等领域。其中“言”与“意”的关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受到了关注。对“象”的研究主要是到了魏晋时期“言—象—意”之辩。言、象、意是人们对于事物感知层次的划分。
《说文解字》中对于“言”的解释“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直接说叫言,辩论为语。人们交流沟通表情达意都要用到“言”,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工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又是最基础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当然也有言不达意的情况出现,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系辞传》有过论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而舞之以尽神。”上文说到会有言不达意的情况出现,圣人提出“立象”来表达心意,古人创立卦象从现实生活中观物取象,卦象与现实物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圣人从现实物象抽取出来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乾卦和坤卦它们分别有象征天地之意。带有人的主观意识在里面。“立象尽意”是将“心象”转化为“意象”的过程,此处所立之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运用神思呈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意象表现在文学中便是符号,各种原处的符号通过象形、会意、指事等方式实现了对万物的代替。“象”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是带有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的主观感受、情思在里面,是长期的艺术创作中固化成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如“芭蕉夜雨”这一典型的诗词创作中的意象。
“意”相对于“象”而言是更深层次的进阶状态。“象”带有模糊性,因为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自然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立象以尽意”那么“意”就更加难以捉摸了。将“意”的理解用在艺术审美的体验中,即历代文人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意境”。意境是单个或多个意象在一定的场景中与审美主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生发出来的境界。
象以言诠,道以象现。言是象的显现工具,象是意的显现手段。“意”是最终的目的,“言”是基本的媒介,而象是连接言和意的中介。
(二)“新中式”园林与言、象、意
“言、象、意”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最早是运用在诗词文学领域,但是它同样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有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而当代背景下产生的“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的研究也可以用“言、象、意”的范畴来探讨。文章将从“言、象、意”的美学范畴入手对“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做研究。
“新中式”园林是在当代背景下设计师基于本土文化的再思考所形成的一种风格。设计师运用设计语言和设计意象来作为人和环境沟通的手段和途径,以至达到“意”的目的。“新中式”的设计语言是设计师表达空间意境情感的最基础的手段,而这些设计语言主要包含了造园的物质材料、造园手法等,这些可以视为传统美学范畴的“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赋予景以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所造出来的景,可以视为传统美学中的“象”。在“新中式”园林具备了“言、象”之后,就是审美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由景象所引发的联想、思考,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状态,即“意”的出现。
三、“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
意境情感是虚幻不实的。古语云“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新中式”园林的意境情感必须要借助客观实有的物象,如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铺装等。按照一定的造园手法形成一组组意象,最后在审美主体感物(意象)而动形成美妙的意境情感。
(一)“尽象莫若言”——造园材料及造园手法
1.造园材料的情感特质
图3 玉湖会所(来源于网络)
图4 苏州中航樾园内庭院(来源于网络)
“新中式”园林的造园材料是园林意境情感表达的基本手段,也是意象营造的物质基础。造园物质材料带给人的情感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材料在“新中式”园林中的运用所营造的意境情感也会有所差异。如现代材料中的清水混凝土,它的空间、形态、色彩、肌理等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它的情感表达。改变混凝土材料的其中一个要素,它传递的情感是不同的,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的曲线造型和现在线条感强的混凝土建筑给人感受是有很大差异的。再如江南园林的灰瓦,灰色瓦使我想起深山古寺中的殿宇,一灯荧荧,坐禅的老僧、钟声、木鱼,它与孤独、清冷的意境相联系。李兴钢的绩溪博物馆中将黑色钢窗和传统灰瓦搭配使用,既能表现传统的内敛气质,又能体现时代的活泼感。不同的物质材料它所表达的情感意境是不一样的。
2.有效的意境传达——造园手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是中国诗词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而这里的造园手法是组织园林要素的法则,它能够将园林的意境情感更为有效地传递给审美主体。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抑景、障景、对景、借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苏州博物馆新馆运用了现代简洁的钢窗配以纱曼将广阔的水域和建筑纳入到窗框之中,宛如一幅绘在绢上的现代版可游、可居的水墨画(图2)。“嘉则收之,俗则屏之”,张唐景观的玉湖会所项目运用障景这一手法,我认为其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屏景,而是在于欣赏竹影投射到亚克力屏风之上的光影效果,像一幅幅规格大小不一的墨竹图(图3左)。同时也运用到了对景的手法,在石板路的尽头是单块置石和亚克力屏风,形成了对景的视觉中心点(图3右)。“新中式”设计手法在于 将一个个单独的意象组织起来,等待着与审美主体的邂逅。
(二)“尽意莫若象”——现代“意象”的来源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当中形成许多的意象,如计成在《园冶》中论述到“径缘三益,业拟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三益”古人把松、竹、梅称为三益之友。松、竹、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带有人主观情感的“意象”,它们都是各自精神品质的象征。将这些“意象”以园林设计手法组织起来,待与审美主体遭遇就会形成一种意境。“新中式”园林的意象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并融合现代文化内涵形成了“中而新”的园林意象。苏州中航樾园内庭院项目由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赋予景观“蚀”的意象。苏州园林的标志性元素太湖石是水和时间留下来的印记。中航樾园景观设计在内庭院通过水景来表达时间这一主题:泉水从黑色的石台上安静地溢出,汇成一条小溪,小溪蜿蜒流过庭院,时宽时窄,时浅时深,最后汇入一方池塘。小溪的独特设计可以让人感受到时光在石材上雕刻的印记。当然它的形式也会让人不禁想起古人在园林之内曲水流觞的文人聚会场景(图4)。“意象”的形成融入了设计师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人生经历等等主观的情感感受。
(三)“得意而忘象”——“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
“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首先是设计师基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现代文化的充分把握,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凝练出来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空间意境情感,再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的审美主体通过园林实体这一整体意象媒介,达到最后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意境情感表达过程。
四、结语
“新中式”园林是设计师基于对本土文化的再思考,对于古典园林的元素进行提取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意象,将“中而新”的意象运用造园手法组织到园林空间中,等待特定的审美主体与其遭遇,引起审美主体的对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和审美感受,从而达到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物我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新岭.中国古典美学“象”范畴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姚磊.传统建筑现代表达之“言·象·意”[D].济南:山东大学,2011:18.
[3] 汤凌云.中国美学通史·隋唐五代卷[M].叶朗,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6.
[4] 戴逸青.清水混凝土在建筑设计中情感表达方式的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26-27.
[5] 胡丽敏.灰瓦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20):40.
[6] 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2009(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