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1场活动,构建国际化格局
——一家地方传媒如何以经营转型实现跨地发展、全国布局
2018-05-05韩文友
□ 文/韩文友
(作者是《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37°女人》杂志总编辑,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贴近用户需求精心谋划,一年21场活动收入可观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企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传统媒体,面对行业的深化、调整以及媒体激烈的竞争,如果仅仅依靠过去的经营模式,恐怕生存都难以维系。因此就要用心研究企业所需,想方设法寻找与企业的合作点。
主动出击,雪中送炭。花冠集团,是中国酒业近几年杀出的一匹黑马,在全国酒企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依然效益显著,但不足是缺少品牌价值。于是华夏传媒推广人员就登门拜访,说服对方将黄淮名酒捆在一起。然后奔赴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一家家地做工作,将洋河、古井贡等沿黄淮一带的九家名酒组织起来,成立了黄淮名酒发展联盟。此举得到了行业的关注、花冠的称赞,迄今已举办两届高峰论坛,收入百万余元。
韩文友《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37°女人》杂志总编辑,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满足需求,搭建平台。工作中,我们发现酒业不再仅仅钟情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而是将资金投入到了能够直接面对市场的经销商。《华夏酒报》从诞生起就定位“高大上”,经销商队伍建设是一个短板。在与河南省酒业协会沟通中,得知他们拥有“中国千商大会”的知识产权,通过几次洽谈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共识。2016年在乌镇、2017年在博鳌,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千商大会。通过这个平台,搭建起了酒企与经销商、消费者的桥梁,获得800多万的经济效益。
关注市场,用户至上。品牌和销售,是酒业的两大关注点,也是所有企业在市场中所努力寻找的。2017年3月,《华夏酒报》联合上海观峰智业有限公司以及酒企,《华夏酒报》以版面作为投资占有公司20%股份,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华夏观峰品牌运营公司,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驻,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目前虽没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相信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成熟,一定会有所收获。
接受挑战,摆脱困境。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是《37°女人》杂志,因出版周期长、文摘杂志没有独家性,过去靠发行赚取利润,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杂志经过思考和调研,决定举办中国女性峰会,评选年度影响中国的十大女性和最受女性喜爱的十大品牌……如今已连续举办三届,许多知名的女性学者、演艺界、作家等参会,有了一定影响力,以此先后承办了齐鲁颂歌——第五届中国烟台齐鲁英才合作发展论坛暨齐鲁英才“十佳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等。
不等不靠,直面市场、接轨市场、服务市场,三年来华夏传媒用行动换来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到海南博鳌,从东北到中原,从茅台到五粮液,都留下了华夏传媒人的脚印和声音………活动的影响,使不少单位找上门谈合作,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主动联系,让《华夏酒报》先后在成都、泉州、郑州、武汉、长沙、西安等地举办了7场烟台葡萄酒产区推介。活动的举办,同时带动了新媒体业务的成长,华夏传媒又通过引进人才,建章立制,独家策划等实现了质的飞跃。《华夏酒报》《37°女人》杂志等新媒体矩阵,盈利成倍增长。如今华夏传媒举办活动,不仅成为了一个品牌,收入也弥补了传统媒体广告发行下滑的缺口,且利润不断增长。
二、构建国际化大格局,把触角拓展到港澳台和欧洲
国际化,是酒业的热门话题,但近几年酒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是去国外做一场推介会或举办一场品鉴或做一场论坛。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地实现国际化。
抓住机会,成立国际部。2016年10月,《华夏酒报》负责人有机会接触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主席卜杜安·哈佛。同时与大赛中国区的总代理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有了沟通。有机会就要抓住。通过艰难的合作谈判,达成了承办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中国区)颁奖的协议。为了实现让中国酒走出国门的目的,2017年7月,《华夏酒报》招兵买马成立了国际部,今年初与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方、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三方达成了2018年10月18日至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世界名酒展以及举行2018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颁奖仪式等协议,助推中国白酒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创办国际版。随着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进程,几千年形成的博大精深白酒文化,如何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华夏酒报》与《欧洲时报》《世界日报》等达成了印刷、发行《华夏酒报·国际版》的协议,不久《华夏酒报·国际版》将在世界的22个国家发行,发行量20万份。保加利亚与欧盟组织已在《华夏酒报》投放大量广告。在国际酒业的舞台上,《华夏酒报》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除此之外,《华夏酒报》还与阿里巴巴进行了多次接触洽谈,联合创办了淘宝大学酒业总裁班。达成了参与天猫99酒水节,在天猫、淘宝为《华夏酒报》开设端口等合作意向。
不断拓展,增加盈利点。目前,华夏传媒除了在国内建立的13个驻各地事业部外,近日又与厦门在线合作,成立了海峡广告经营中心,业务范围覆盖闽以及港澳台地区,主要是将进口葡萄酒商变成《华夏酒报》的客户。除此之外,在与五粮液合作创办《国家名酒周刊》三年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去年11月创办了《国家名茶周刊》,探索新的赢利点;与商务部合作,取得了2018年度唯一的酒业“中国食品安全信用认证”体系工作;今年3月13日,与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合作,在经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官方微信的基础上,创办的《国家品牌食品周刊》面世。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立足行业,不断拓展。华夏传媒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媒体发挥到极致的同时,走出自我,构建起了国际化大格局,从酒行业拓展到了食品领域,扩大了纸媒的发行,增加自身影响力,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突破常规体制局限,建立全新的用人分配激励机制
作为传统媒体,如果墨守成规,按照惯性思维做事,必定会影响和制约媒体的发展。突破常规体制局限,也是华夏传媒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用人机制。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身份,都不是“铁饭碗”。华夏传媒对新进入的员工不拘一格,但从踏进这个门的那天起,无论是事业编还是企业编,工资、待遇等都是一视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实行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靠业绩说话,靠能力对比、靠实力进退。3年来,一直坚持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其中一名干部被降职使用。
分配机制。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身份,都不拿死工资。对媒体经营人员,实行工资底薪,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工资的组成是底薪+生活补贴+社龄职务补贴+广告提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等。以此,让付出者与收获成正比,让无所作为者得不到更多薪酬。
激励机制。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身份,都享受一个待遇,主要看业绩。2017年。华夏传媒实行项目负责制,根据每一个项目执行的情况以及收入等,给予从5000—20000的总编辑特别奖。按照项目执行过程中,对每一个参与人员按照贡献大小,由项目组组长按劳分配。
除此之外,每个季度对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完成任务的所有员工设置10个奖项,按照所得分数和综合表现,对每个奖项给予一定奖金。
近三年来,华夏传媒的员工工资、待遇、福利等不仅没有降低,而且对员工本人或直系亲属住院或迎亲嫁娶以及丧葬的,给予补贴,同时提高了记者、发行人员的出差补贴标准和员工年终奖。
(作者是《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37°女人》杂志总编辑,北京华夏酒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