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景技术为平昌冬奥会新媒体报道插上“翅膀”
2018-05-05周继坚王妤心泓
□ 文/周继坚 王妤心泓
(作者分别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编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
2018年平昌冬奥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融媒体创意产品,通过全景展示、订制海报,带网民身临其境看冬奥,进行互动体验。统计显示,该产品访问量接近600万,网民参与订制“我的冬奥照”10万人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该报道“令人耳目一新”,产品同时在平昌冬奥会志愿者当中广泛传播。
作为全景产品的姊妹篇,新华社推出的《新华社独家航拍:飞越平昌,带你换个姿势看冬奥》当日访问量达到1500万,也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新华社冬奥全景新媒体产品通过对平昌冬奥会的时空信息进行3D重建,有机融合全景呈现、音视频渲染、个性化海报定制和互动分享等多种报道要素,为全景产品一次采集多维加工和社交化传播,积累了经验,为新媒体产品集成探索了新路径,呈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全景呈现,多维体验
尽最大可能向受众呈现新闻现场,一直是媒体和媒体人的不懈追求。《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融媒体创意产品以全景呈现平昌冬奥比赛场馆区为载体,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平昌冬奥会场馆区的全景影像,让网民拥有新颖、友好的用户体验,带给网民立体鸟瞰的整体感和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除此之外,全景拍摄获取所有冬奥场馆内部影像,场景切换流畅、操作简便,让网民“进入场馆”清晰观看场馆内部全貌,身临其境地感受场馆细节。
全景产品搭载冬奥音乐、航拍视频、VR、平面地图等多媒体呈现形式,以及“我的冬奥照”海报分享。全景产品页自动播放冬奥主题音乐,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带入激动人心的冬奥时刻。航拍视频《新华社独家航拍:飞越平昌,带你换个姿势看冬奥》拍摄平昌山脉场馆群、奥林匹克滑行中心、阿尔卑西亚越野滑雪中心等场地的外景,通过远景和特写结合,生动展现平昌冬奥场馆区高山、松林、雪道等独特景观。所有全景画面均实现VR呈现,用户点击图标可轻松进入不同场馆页面,通过重力感应或滑动屏幕,观看冬奥场馆的3D景象。
场馆页面还设置有“详情”链接,对应介绍相关比赛项目,延伸相关的新闻报道。平面地图则标注了平昌山脉场馆群和江陵海岸场馆群的位置,方便受众获取场馆群的地理位置信息。另外,在平面地图上点击场馆名称,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场馆的VR,方便网民更加直观、快捷地获取场馆地理位置和全景影像。
和以往全景产品不同的是,新华社《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走出单纯全景展示的传统模式,更像一个以全景为载体的新媒体报道专辑。这一集成展现形式打破新媒体终端通过专题列表式集纳多媒体稿件的传统形式,将多媒体元素和全媒体产品集中在一个全景产品中集中展示,形式更加新颖,为新媒体产品集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精彩互动,社交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良好的互动体验和社交化传播是新媒体产品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在产品中设计生成私人订制的冬奥海报,可在朋友圈互动分享,首次将全景产品和社交化传播结合起来。
和普通的脸部融合海报产品不同,冬奥海报场景融入感更强,对素材的要求也极高。根据相关技术公司提供的脸部融合技术参数标准,人脸融合素材的要求分为模板要求和脸部要求。模板要求对图格式、尺寸大小都有相应要求。冬奥海报的难点在于,素材脸部要求真人正脸,无抬头低头、无侧转、脸部轮廓与五官无遮挡、脸部光线平均、不露齿、无闭眼,以及脸部尽量位于图片中间位置。然而从冬奥图片素材来看,符合要求的很少。因为冬奥比赛多是速度型、冲击性的项目,很难获取符合上述技术指数要求的运动员静态面部影像。
为此,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多次调整海报模板设计,记者连续在前方采集不同场景的影像素材,最终提供10套成型模板,为私人订制“我的冬奥照”打下基础。同时反复协调相关技术公司进行技术协同,为探索专业新闻机构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积累了经验。
社交传播的效果取决于产品能否引发网民的分享冲动,需要进行更具互动性和贴近性的设计。“我的冬奥照”具备较强的带入感,让网民足不出户即可与平昌冬奥会标志性场地生成合影,统计显示,共有10万网民参与“我的冬奥照”互动,并在朋友圈互动分享,增强了网民对冬季奥运会的了解和热情。
▲ 左图为《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融媒体创意产品的主页面,展示的是凤凰雪上公园的航拍全景。
▲ 右图为《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融媒体创意产品展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细节航拍画面。
三、从创意策划到素材采集,好产品背后是全链条
作为平昌冬奥会新闻报道中唯一的航拍和全景产品,《全景看冬奥 这里是平昌》的顺利推出得益于提前创意策划。2017年9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形成了全景产品的创意策划方案,同时联合新华社体育部、摄影部、亚太总分社等多部门协作,走访相关技术公司进行细致沟通,反复推演、数易其稿,最终将全景产品的创意集中在全景展示、海报分享两个板块。
产品开发过程中,素材的获取至为关键,平昌冬奥会场馆群远在海外,当地气温很低,是史上最冷的一届冬奥会。除了需要克服天气和地理的困难,和冬奥组委会、当地政府机构都需要高效沟通。经征得当地有关部门同意,新华社记者得以在2018年1月进入场馆群进行航拍,此时场馆均已基本竣工,又尚未封闭,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而其他媒体在临近开幕时申请拍摄,就已经来不及了。执行航拍任务的新华社亚太总分社记者曾有在越南航拍APEC会议全景的经验。此次产品素材的获取,记者克服了天气严寒、无人机只有15分钟续航等困难,到冰雪覆盖的雪地场馆进行拍摄。最惊险的一次,无人机差点飞不回来。
这些珍贵素材的获取,为全景产品的制作和独家航拍视频的推出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维包装、立体呈现。利用航拍素材,新华社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前即推出航拍视频《新华社独家航拍:飞越平昌,带你换个姿势看冬奥》,在平昌冬奥会报道中先声夺人。从整体报道情况来看,新华社推出的航拍产品和全景产品,除了独家创意之外,更丰富了平昌冬奥的整体报道,从创意策划、素材采集再到生产制作,都将全景报道和互动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准。
值得总结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奥运报道也一直在不断进化。平昌冬奥会是新媒体时代的冬奥,新媒体与传统电视的地位已经同等重要,未来新媒体报道将会比传统电视更加重要。展望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和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相信随着5G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景直播的优势也将日益凸显。如何继续在赛事报道中加强全景技术的应用和总结,是探索更高水准奥运新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