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生态新区的绿色交通规划*
——以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为例

2018-05-04刘涟涟LIULianlianYANGY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住区道路交通新城

刘涟涟 杨 怡 LIU Lianlian, YANG Yi

0 引 言

1990年代,伴随着《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和《21世纪议程》(Agenda 21)的发布,以德国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生态新区开发项目,不仅重塑了欧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为全球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和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4年,在我国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成为重要发展目标[1]。其中,构建完善的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居民的绿色出行与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2016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2]”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城市住区一直是开放型住区,其绿色交通规划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研究着重从住区层面,在比较中德城市住区道路、交通用地与法规的差异基础上, 探讨德国生态新区的绿色交通规划特征与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德国土地利用分类Fig.1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Germany

1 中德城市住区交通用地规划的差异

1.1 德国城市住区交通与居住用地

1.1.1 德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交通用地

德国是依据城市用地的功能标准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图1)。德国城市规划中的八大用地中[3],交通、建筑、绿地、供应和社区设施用地是城市住区建设主要涉及的4个类别。

1.1.2 德国城市住区道路规划与分类框架

在德国城市道路规划法规中,《城市道路设施指南》(RASt 06)是宏观控制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该指南体现了各交通道路功能明确,轨道、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以及静态交通共享的道路规划基本原则。其规划特点:一、根据道路所在区位及交通量等特征,道路断面按交通需求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设计;二、根据道路功能,有条件地将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纳入到总体道路规划中。

在该指南中,根据道路需求与机动车交通量,与住区相关的道路主要分为4类:居住小路(Wohnweg)、居住街道(Wohnstrasse)、集散道路(Sammelstrasse)和住区街道(Quartiersstrasse)[4]。它们的道路特点和设计条件如表1所示。

1.2 中国城市住区的道路用地与交通规划

1.2.1 中国城市用地中的道路交通用地

我国的城市用地分类是按照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图2)。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5],在城市建设用地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是指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则进一步说明,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其中的道路用地包括: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6]。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则包括住宅建设用地及其附属道路、停车场、小游园等用地。因此,宅间小路属于住宅用地。此外,标准中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规定: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比例占25.0%~40.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10.0%~25.0%。

表1 德国住区相关的道路分类与特征Tab.1 road classi fi 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 Settlements

图2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分类Fig.2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China

表2 中国居住区内的道路等级规范Tab.2 road level and regulations for residential areas in Chinese cities

1.2.2 中国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规范

我国的道路交通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以及各类型交通方式的具体规划指导等。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体现了道路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包含了对各种交通方式和各级道路的总体规划原则。

由于在我国的城市用地分类中居住区内的道路用地属于居住用地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城市道路与交通用地。因此,居住区内的道路和停车场等规划设计依据的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内的道路可分为4级: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表2)。

1.3 中德城市住区道路交通用地与规划法规比较

从中德两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来看,德国的城市规划用地主要根据功能进行明确划分,独立设置建筑、交通、绿地和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这有助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每项用地的统筹规划与协调。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基于土地使用性质进行划分,即在一定功能分类基础上,有一定的混合性。居住用地范围内附属的各类道路、停车场与各级别绿地等用地不归属于独立的道路与交通用地和绿地以及广场用地范围,而是分别被列入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这种多层次混合的用地划分模式,造成在进行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时,难以控制与统筹住区内的交通规划。

从中德城市交通法规来看,德国《城市道路设施指南》(RASt 06)体现了城市与交通,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整合协同规划。在规划初期,依据不同功能地段、不同需求与不同交通流量,将各类交通方式的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进行统一考虑,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法规也一应俱全。而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则完全体现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独立性,道路交通与城市规划以及多种交通方式规划之间的协调性相对较弱,缺乏系统完善的非机动交通规划法规。

就居住区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来说,德国居住区的交通用地属于道路与交通用地,其规划依据的是《城市道路设施指南》及相关非机动交通规格法规,因而从管理上,德国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被纳入到城市总体道路交通规划中,属于城市交通部门的统一管理范畴。而我国的居住区的交通用地属于居住用地,其规划依据的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封闭式居住小区规划,因而,住区道路交通规划未被纳入城市总体道路交通规划中,对城市与交通部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产生了负面影响(表3)。

2 德国城市生态住区的绿色交通规划

2.1 案例选择

2.1.1 慕尼黑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以及交通安全

慕尼黑城市交通报告显示,该市总体交通事故量低[7],街道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也较低。2016年,慕尼黑的道路交通事故共46 797件,共受伤6 294人,死亡15人[8]。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共受伤497人,其中,步行者134人,自行车者158人,机动车174人。死亡人数1人,为步行者[9]。

表4 里姆展新城的用地比例Tab.4 propor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Messestadt Riem, Munchen

图3 慕尼黑会展新城的土地规划Fig.3 land use planning in Messestadt Riem, Munchen

2.1.2 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概况

本研究选择了德国最大的生态新区—里姆会展新城为案例。慕尼黑拥有德国最为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会展新城伴随着慕尼黑里姆会展中心而建,位于慕尼黑东郊,这里是已废弃的慕尼黑里姆机场①,距市中心7 km,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之一。1990年,《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发布,在此推动下,德国推进了多个生态新城的建设,开启了对未来生态城市的探索。里姆会展中心项目始于1995年,会展新城整个项目占地560 hm2,经过20年的建设,已形成集约化的居住、工作和自然相互交织为一体的新城区,共6 100套住房,预计居住1.6万人,提供1.3万个就业岗位[10]。除了新的慕尼黑会展中心和接近200 hm2的大型景观公园,新城配套有幼儿园、学校、购物中心、商业设施,并为不同收入的人群提供多样化居住区。本研究即以会展新城的的南部居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2.1.3 会展新城的土地利用

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作为独立新区,新城规划遵循“紧凑、城市和绿色”(compact,urban, green)理念,形成了功能混合的发展模式,被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图3):东西向的中轴是通行地铁的威利—勃兰特大道(Willy-Brandt-Allee),其北部是慕尼黑贸易展览中心,西部是现代的科技园区,东部是工业园区,南部是居住区与里姆公园(Riemer Park)。整体上保持了工作、居住、商业服务与绿色休闲空间的功能混合。里姆会展新城的居住、商业和会展用地比例较为均匀;由于有大面积的公园和会展用地,因而其交通用地主要集中在住区和商业区范围[11]。在里姆会展新城的中央轴线上,规划了可供零售商业与各类服务业使用的商业和住宅综合单元,这使得新城的中轴线显示出明显的城市特征(表4)。

2.2 慕尼黑会展新城住区的交通规划

2.2.1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图4 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公交系统规划Fig.4 public transport planning in residential area of Messestadt Riem, Munchen

图5 里姆会展新城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Fig.5 road planning in residential area of Messestadt Riem

里姆会展新城的对外公共交通系统以地铁为核心,以城郊铁路为辅;住区内部以公共汽车为主(图4)。地铁线路(U2)作为中轴线贯穿新城区。中轴线东西两端分别设置了会展城西(Messestadt West)和会展城东(Messestadt Ost)2个地铁站,地铁从会展新城西站(Messestadt West)到慕尼黑市中心需20 min。新城内部有往不同方向的5条公共汽车线路(139、183、186、189、190 和N74)。这些公交线路在地铁站可实现近便换乘。公共汽车站点约200 m服务半径和地铁500 m的服务半径可满足住区居民的近便出行。此外,地铁线U2向西,与1条核心公交线在城郊快轨站汇合,可转乘三条城郊快轨(S4、6、8)前往市中心和其他地区。另有一条公交线路向北与另一条城郊快轨(S2)汇合。

2.2.2 里姆会展新城住区的道路规划与设计

里姆会展新城的道路网规划与设计,对各类交通方式的整合规划尤其注重(图5)。其住区的道路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集散道路(图6),即新城东西向的中轴主干路威利—勃兰特大道:平行主干路另有一条平行的辅路,用于分流进入住区的车辆位于住区北向。该道路将新城分为南北两部分,路以南就是新城住区。另一类是居住街道(图7),即实施30 km区的道路,路边规定区域可停车。方格网的居住街道将住区划分为若干街区,南北向的街道是尽端路,东西向的街道联系各个街区。其中住区内公共绿地的路段被设计为仅允许公交汽车通行,以限制私家车穿越(图8)。

2.2.3 非机动交通系统规划

里姆新城住区有完整的非机动交通网络。由步行和自行车组成的非机动交通网主要构建了3个系统:一、一种是建立在机动车交通系统基础上。在新城的主干路的两侧,设有独立的自行车道或行人优先的非机动车道(图6)。在以行人为优先的30 km区,通常不再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路(图7);二、由30 km限速街道围合的街区内部道路是由各住宅间的步行道以及步行优先的非机动车道组成的;三、在各街区的开放绿地空间和里姆公园均规划了相互联系的独立自行车道路(图9)。

图6 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主干路道路街景Fig.6 road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 of Messestadt Riem

图7 里姆会展新城住区30 km区道路街景Fig.7 30 km zone in residential area, Messestadt Riem

图8 公共绿地路段仅允许公交线路穿行,限制私家车穿越Fig.8 buses being allowed and private cars restricted on public green road

图9 里姆会展新城住区的非机动交通路网Fig.9 non motorized traffic network in Messestadt Riem

2.2.4 会展新城的机动车限制与停车管理新城住区实施了多种方式结合的停车管理措施。首先,在住区西北部设有带1 8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其次,依托商业中心,在住区外围设置了2个停车楼;再次,里姆会展新城实施了无车社区(Wohnen ohne Auto)的政策[12]。具体的实施模式是在会展新城住区的30 km限行区实施了禁止停车区(Zonenhalteverbot)规定,即原则上禁止停车,仅允许装卸停车,且不超过3 min(图10)。在具有停车标识的区域内允许短时间停车,除18点—9点之间停车免费,其他时间段的停车被限制在2 h内[13](图11)。

3 结语与建议

图10 住区内的禁停区规划,里姆会展新城Fig.1 0 car free zone in residential area of Messestadt Riem

图11 30 km区和禁停区的标识与规定,里姆会展新城Fig.1 1 30 km zone and car free signal and regulations in residential area of Messestadt Riem

德国通过严谨细致、多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道路与交通规划,使城市居民获得了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与安全。中德两国道路交通用地与道路交通法规有明显差异。德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法规是通过明确清晰的功能性用地分类,将住区道路交通纳入整个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与协调;在城市总体交通规划法规《城市道路设施指南》(RASt 06)统筹控制下,各类交通方式的管理法规与设计规范相对完善。住区交通与道路的规划设计,体现了局部交通与整体城市交通的协调统一,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共享与整合的规划原则。相比之下,我国城市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总体规划是脱离的,道路空间规划与相关规范多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要对象,非机动交通、静态交通及公共交通的法规与设计规范不够完善,在道路空间组织上也缺乏协调统一与共享。因此,德国的道路交通规划与法规更有利于居民的绿色出行与安全。

从对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的实证研究来看,通过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协同的公共交通规划,推动居民摆脱对私人汽车的依赖,通过人性化的机动车交通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机动车的速度和通行。其道路规划也体现了以人为本、道路功能与结构层次清晰明确、非机动交通与机动交通模式平等共享的特征,为居民绿色、畅通、安全出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其住区道路与绿色交通规划策略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街区以30 km限速路为边界,街区内部为非机动道路,在满足私人机动车的通行与静态停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区的出行安全,减少了机动交通对街区院落的噪音与空气污染。

第二,住区道路断面设计体现了机动、非机动与公交多种交通模式的平等共享,街区内部的非机动交通道路功能明确、网络连续而密集,使得住区内外非机动交通网络连通而完善。

第三,依据通而不畅的设计原则,居住街道采用尽端路,或设置仅限公交通行的道路,有效地限制了私人机动交通穿越住区。

第四,以地铁轨道交通为主、以公共汽车线路为辅,住区内部公交汽车站点与轨道交通站点相关联,且站点规划与路网结构相协调,以细胞状围合住区,保证了居民的公交便利出行。

第五,通过站点统一与线路互补实现地铁、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链接与相互支撑。

德国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通过完善的绿色交通规划,实现了促进新城住区的交通环境安全、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保障居民的日常非机动出行安全、改善绿色出行质量等一系列可持续规划发展目标。来自里姆会展新城的绿色交通规划经验为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和人性化的新型生态城市模式提供了一个现实且理想的学习目标。

注释:

① 慕尼黑里姆机场(Flughafen Riem)于1939年落成,是当时德国南部最重要的飞机场。由于距离城市中心过近,该机场于1992年搬至城市北部。

[1] 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ü 2020年)[R/OL]. 北京: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 [2016-08-30].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2]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16-02-21) [2016-08-3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1/c_1118109546.htm.

[3]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fürVerbraucherschutz. Baugesetzbuch (BauGB)5 Inhalt des Flächennutzungsplans[EB/OL]. [2017- 01-08]. 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bbaug/BauGB.pdf.

[4] Forschungsgesellschaft für Straßenund Verkehrswesen. Richtlinien für die Anlage von Stadtstraßen(RASt 06)[M].Köln: FGSV Verlag GmbH. 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 Polizeipräsidium München. Polizeipraesidium Muenchen Verkehrsbericht 2016 [R/OL]. München: Polizeipräsidium München. 2016. [2017-06-10]http://www.polizei.bayern.de/content/1/5/6/5/verkehrsbericht_2016.pdf.

[8] Statistisches Amt München. Die Straßenverkehrsunfälle 2015 und 2016[EB/OL]. München: Statistisches Amt München.2016 [2017-01-08]. https://www.muenchen.de/rathaus/ dam/jcr:9fe71e4b-0d1f-4c03-a25f- ecd13d3cfdd3/jt170709.pdf.

[9] Statistisches Amt München. Die bei Verkehrsunfällen Verletzten und Getöteten nach altersmäßiger Gliederung 2016 [R/OL]. München: Statistisches Amt München. 2016. [2017-01-8].https://www.muenchen.de/rathaus/dam/jcr:2142e108-2ef7-406e-aff8-23f646bc 269f/jt170711.pdf.

[10]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Das Projekt-Planung und Realisierung. [EB/OL]. (2009-06-30)[2017-02-10]. www.messestadt-riem.info.

[11]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Evaluierung Messestadt Riem Nachhaltige Stadtentwicklung in München Ergebnisband[R/OL]. München: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2005. (2004-12-30)[2017-01-08]. http://www.agenda21-muenchen.de/content/dateien/evalu_mr_ergeb nisband.pdf.

[12] Wohnen ohne Auto in München.Übersicht über autofreie Wohnprojekte-Wohnen ohne Auto in München [EB/OL]. [2017-01-08] http://www.wohnenohne-auto.de/autofreie_Wohnprojekte.

[13]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Zonenhalteverbot Messestadt Riem[EB/OL]. [2017-01-08] https://www.muenchen.de/rathaus/Stadtverwaltung/Kreisverwaltungsreferat/Verkehr/Parkraummanagement/Zonen halteverbot-Riem.html.

图表来源:

图1: 根据Baugesetzbuch (BauGB) 5 Inhalt des Flächennutzungsplans[EB/OL]. [2017-01-08]. 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bbaug/__5.html.绘制

图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绘制

图3:根据里姆会展新城官网提供的图改绘

图4-5、9:根据openstreet map提供的交通图绘制

图6-8:谷歌街景

图9-10:根据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Zonenhalteverbot Messestadt Riem[EB/OL]. [2017-01-08] https://www.muen chen. de/rathaus/Stadtverwaltung/Kreisverwaltungsreferat/Verkehr/Park raummanagement/Zonenhalteverbot-Riem.html.绘制

表1:根据Forschungsgesellschaft für Straßen-und Verkehrswesen, Richtlinien für die Anlage von Stadtstraßen(RASt 06)[M].Köln: FGSV Verlag GmbH. 2007. 绘制

表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绘制

表3:作者整理

表4:作者依据Übersicht über autofreie Wohnprojekte- Wohnen ohne Auto in München[EB/OL]. [2017-01-08] http://www.wohnen-ohne-auto.de/autofreie_Wohnprojekte.绘制

猜你喜欢

住区道路交通新城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