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生育文化任重道远
2018-05-03
陈 斌
2018年4月27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废止了《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据介绍,废止的原因在于:2016年1月全面“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后,以控制人口数量、严防违法生育为目的的“市办法”,与当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服务管理的新要求明显不符,后者要求“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
该“市办法”废止后,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和妥善解决好相关问题”。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有武汉家庭生育了三胎,还征收社会抚养费吗?这恐怕是最重要的“相关问题”了。无论如何,武汉相关部门职能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已是定局。
这当然不是武汉一地的事儿。今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示了即将在全国铺开的某种政策与职能调整。
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2011年11月开始,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全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正式落地。可以看出,人口政策调整频度很高,新政策落地速度加快,大方向是人口政策趋于宽松。
为什么?列一组数据就一目了然。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18。随后,次年有一次政策强化。每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均会公布前一年的总和生育率,2011-2012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4与1.26。随后,2013年提出全面“单独二孩”政策。2013-2014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4与1.28。随后,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政策。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05,《中国统计年鉴2017》没有公布2016年“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表格及总和生育率。
一言以蔽之,大家都不太愿意生孩子了,导致人口政策调整的效果有限,从而导致人口政策调整的频度加快。但是必须说句实话,“中国人爱生孩子”是一个流行的谬误。事实上,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华人社会及东亚社会都不愿意生孩子,这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根据美国CIA统计数据,2017年的总和生育率,新加坡为0.83,澳门为0.95,台湾为1.13,香港为1.19,是CIA统计的全球224个国家与地区中垫底的四个;韩国为1.26,日本为1.41,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大概是儒家社会过于看重质量、过于重视教育,导致养育成本居高不下,从而抑制了生育意愿。所以提振生育率是一项很棘手的工作。
但再棘手也必须做。统观世界历史,人口与生育率往往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的兴衰。举个简单的例子吧。设想一个社会,有两个族群,主体民族占比90%,生育率为1.3;外来移民群体占比10%,生育率为3.9。那么,一代人之后,两者的比例为75:25;两代人之后,两者的比例为50:50。随后外来族群将逐渐变为主体民族,原主体民族逐渐变为少数族群。三代人之后,两者的比例为25:75;四代人之后,两者的比例为10:90,彻底攻守易位。这个过程完成只需要几十年到一百年时间。保守主义政治学大师亨廷顿对美国的忧虑即源于此。
人口问题是国本国运所系,比其他一切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都更为根本。但全世界也没有太好的因应之道。重振生育文化,形成对孩子友好、对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尽量恢复廉价养育体系,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但都不容易做到,所以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