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018-05-03梁红兵黄艳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梁红兵 黄艳华

[提要] 企业内部控制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对企业的规范经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指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本文为武汉商学院校级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咨询与服务平台”;通讯作者:武汉商学院黄艳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26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五部委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雏形。2012年,财政部和证监会又联合发布公告,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正式进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分类分批实施阶段。对此,中小企业也应该引起重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一大批大中小企业迅速诞生,蓄力发展,迅速扩张,成为我们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企业却又迎来了两大挑战:其一,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市场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其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冲击传统行业。实力相对弱小,又缺乏强硬政策保护的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大市场下赢得一席之地,要想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就必须牢牢把握好企业内部控制这一核心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稳扎稳打,不断巩固发展。中小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经营状况,要在其中生存,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尤其重要。

通常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防止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措施存在的某些问题导致企业业务活动出现的资产安全以及错误和舞弊,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策略。企业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型原则。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相应的内部控制。这不仅是企业防范风险的内在需求,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约束制度,还是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完整,减少舞弊事件发生的控制措施。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环境。从总体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难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导致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所有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再加上企业规模较小、相关工作程序不严密、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企业“心不能往一处想,劲不能往一处使”,极大地消耗了企业的仅有资源,不利于企业的运转和发展。

(二)内控环节监管不力。企业相关监管人员,特别是内部控制的审计人员在入职时,个人能力参差不齐,公司相关管理人员也无法一时辨别,造成其在工作期间不能使各个监管环节都步步到位。同时,在中国式关系社会里,中小企业内各部门人员的关系相对密切,致使相关环节的监管人员在本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强烈的监管意识,导致相关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和整改,往往使公司面临极大的隐患和风险。

(三)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数量较少,上下级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频繁,效率高,有着天然的灵活优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原有的沟通方式、信息传播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内部信息传播的天然优势难以成行。因此,必须重视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真实、快捷有效的高质量信息。

(四)内部分工不明确,权力分配不均匀。中小企业经营业务相对较少,组织结构不完善,常常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能混乱,各项职能不能贯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

分工不明确的同时,权利分配也明显不均。在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相关职权不是以个人能力胜任,而是凭借与企业所有者的关系亲疏决定,关系亲密者手握大权,能力强而关系疏远者日益被边缘化,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纪律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建立相关职权问责机制。

(五)风险管控意识不强。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复杂多变。由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构架流于形式却不注重实质,未实现对高层的合理约束,再加上企业内部复杂的个人关系,使原本缺乏严格风险管控体系的企业很难在决策、运营、监管的过程中实现其理想目标,后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给企业经营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六)考核机制不完善,赏罚不分明。由于企业当家人过多地参与企业生产、运营、监督、管理等各项环节,企图依赖个人力量来强化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却缺乏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来促进企业管理的意识,经常出现员工干得好没有回报,干得不好也没有处分的怠慢现象,从而导致企业各级员工缺乏自主积极性,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营、监管等各个环节的严格考核,该赏的论功行赏,该罚的也绝不因个人关系而懈怠。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改良对策

(一)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它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效率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够带动企业其他要素的发展。第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先从企业的高层抓起,先让企业高层树立先进的内部控制意识,再由上而下普及到每个员工的心中,由此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第二,建立科学的组织构架、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流程。必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相关职能,促进分工合作,减少责任与职权不到位的不良现象,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实现各层级、各部门间决策、生产、运营、监督的高效运转。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首先,中小企业实力相对弱小,自身组织构架也存在一定缺陷,因而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潜在风险。因此,企业首先应当制定风险控制目标,及时发现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冲突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其次,企业的管理者在树立正确风险意识的同时,也必须将其传递给员工,以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风险共识、共享、共担的双向反应机制;最后,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实现对企业决策、生产、经营、监督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和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针对风险的特性和大小做出反馈。

(三)提升信息化程度,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应该建立一个高效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信息交流与传播,并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工作,防止内部信息泄露。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来建立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有效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如此,既可以更好地落实企业相关决策,又可以及时找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和问题并加以校正,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企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存在着必然联系。一方面企业人员的素质越高就越能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影响着企业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企业在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各项职权与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使其充分利用个人素质把相关事务管好、办好,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其次,企业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充分落实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五)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划分责任主体,让企业的具体职责充分落实到企业各部门、各员工,防止出现职权不分明、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不良现象;第二,健全审计问责机制。设立独立行使权力的内部审计部门,让其具备较强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使监管工作从各个部门到各个员工,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对各部门、各层级、各时段的监管全覆盖;第三,建立监管队伍。选取有能力、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的员工进入监管部门,让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指出内部控制各环节的不足并加以纠正,防止出现因企业个人关系亲疏而导致监管缺失的混乱现象。

(六)建立内部控制法律顾问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应梳理出信息含量和预测信息,必须健立在控制全面、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辨识、分析、评价公司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针对法律风险,制定法律顾问管理策略,即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法律风险所承担、规避、转移、转换、对冲、补偿、控制等适合的管理总体策略。

四、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市场,必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又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分工,促进信息交流,加强内部沟通与合作,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如此便可更好地面对风险,迎接挑战,进一步改善经营,以创造更多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秀薇.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8.1.

[2]于娟.论如何有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J].财会学习,2018.1.

[3]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