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创新探讨

2018-05-03贺文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经济环境资本市场金融创新

贺文浩

[提要] 中国经济现有的体制和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市场发展速度极快,金融业的发展已适应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在这个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时代,金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对金融创新发展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就如何加快金融创新提出几点建议,以便让金融业的发展适应我国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金融创新;资本市场;经济增长;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5日

一、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速度和手段都在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在金融创新深化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视角下更为明显。当下既是金融发展机遇期,也是金融风险易发期。因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防范风险能力是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基本保障。

二、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家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由该理论,创新主要指组织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层面,而技术创新又可细分为工艺呈现和产品方面创新。基于法理的角度,阳建勋的研究分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供需负面作用。陈航研究认为应保持适当的创新,掌握量与度的关系,严格控制难以把握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创新应当符合金融市场公平、诚信和适当性原则,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得到金融消费者的支持,确保金融机构利益的可持续性。一方面金融机构应适当增强创新,使金融资源最优化,促进金融产品多样化,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吸引客户,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经济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因而要确保产品创新的透明度和认知度。

三、金融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一)从金融创新自身角度。Miller & Tufano将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机构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来获取比以前更高的收益的一种行为。Dynan等认为合规的金融创新可以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违规的金融创新会降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尹龙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演进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Kane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规避金融管制并获得超额利润,而金融管制实质上是政府施加给金融机构的隐含税收,减少了金融机构的获利机会。Bhattacharyya和Nanda研究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矛盾中相互促进,二者按照“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一模式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实现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并且构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在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方面,Peneder研究指出金融创新具有动态性,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后果随着使用它的人们对其基础资产结构和使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Davis和Karim认为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创新产品的复杂性与不透明性导致了金融危机期间的不确定性增加和非理性行为。苟琴研究认为伴随着金融业对GDP影响程度的提高,传统银行业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方向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潘敏、缪海斌认为银行信贷对不同性质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追本溯源之功效。银行金融创新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利用资金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从经济增长角度。王晓芳、权飞过研究发现,金融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改善经济增长质量,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60%。殷孟波研究指出,金融危机前后,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Metron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具有正的外部性,金融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可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Paulkrugman研究指出,金融创新通过垄断租金获取收益,金融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寻租问题,因此金融创新并不能真正提高生产力。R.Levine et al认为金融创新并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只有金融创新同企业技术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稳步提高。而Larry的研究表明,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与企业价值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

(三)从金融发展角度。Merton基于金融功能观研究,认为金融创新以及适度的竞争可以带来金融体系的高效率。Tufano总结金融创新至少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功能;汇聚各类未来的承诺、分散管理风险和跨时空配置资源。陈子季、苑德军认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但金融创新进一步推动金融深化。鲍丹认为在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创新对金融结构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复杂性及风险性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创新的速度和绩效,并通过建立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解决类似问题。李媛媛、金浩、张玉苗用格兰杰因果对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发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业发展不是金融创新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金融创新有效地促进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并没有促使金融业的进一步创新。

(四)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角度。根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这种金融约束阻碍了私人和储蓄的形成,因而发展中国家想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通过金融自由化。任杰基于扩展的普尔分析证实了考虑金融创新因素的條件下市场化利率具有明显优势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张晓晶将金融创新引入IS-LM模型。索彦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金融创新因素的普尔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得出金融创新初期中央银行将优先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阶段利率目标更有吸引力,但长期来看利率目标也会因为金融创新而失效,可以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任杰将金融创新因素以二次非线性形式引入普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将模型参数表示为金融创新的函数,与标准普尔模型所得出的货币供应量较优的结论不同,由于金融创新的存在,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恰当。

四、加快金融创新的建议

随着当代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下的各国金融业受到了来自许多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为此,相关金融行业的自主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进行自主创新时,需要更加深思熟虑的思考,坚持创新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一)金融体制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业有比较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明确创新主体是具有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时,才可以对其进行金融创新,这是在进行金融创新时所需要的前提条件。由于这种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自负盈亏,为了让其相关的竞争以及盈利等得到一定的保障,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对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的扩大和提高。而自主经营的特性则可以让金融机构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做出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的创新。因此,想要对金融创新进行发展,金融机构就必须拥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主經营以及自负盈亏等特征,对真正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法人管理机构进行完善,促使企业内部约束以及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创新等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二)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需要变革。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金融资源被四大国有银行掌控,这在一定情况下不利于竞争,对创新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另外,还要注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适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逐渐被接受,它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现行的监管制度以及金融资源整合之间的协调。具有地方性的控股公司可以和区域内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全国性的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竞争,从而使区域内相关的金融组织体系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三)提升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相关的金融机构占有极大的比重,所以对商业银行相关的金融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商业银行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要注意对金融创新意识的增强,使其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得到一定的改革,对具有管理科学、权利明确以及运作高效等特性的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经营体系进行建立。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业应坚持金融服务性需求以及投资需求的原则,为金融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金融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业注入新鲜活力,形成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在我国金融业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端正相关的创新指导思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实现金融创新,就需要采用相对合理、审慎以及科学的理念模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的贯彻落实,积极吸收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相关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进行完善。另外,大力发展以及推动金融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房汉廷.WTO与中国企业金融创新[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2]何德旭.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李朝霞.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工具选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4]李健.金融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李玉泉,王洪彬.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6]刘淑莲.企业融资方式结构与机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7]马晓军.证券设计理论及融资工具创新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8]宋瑞波.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本结构优化初探[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经济环境资本市场金融创新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研究
现代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