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农业有亮点 竞相绽放春满园
2018-05-03
河北赵县:小蜜蜂拯救雪花梨
在河北省赵县谢庄乡的九康·冀华星爱蜂基地,一批超过20万只的蜜蜂从蜂箱中放出,开始在盛开的梨花丛中授粉采蜜。而在去年,这片梨园的主人安青川曾为这千亩梨花的授粉问题而犯难。
安青川是赵县冀华星果品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管理着近333公顷梨园和206户农民。梨树的种植和大田作物不同,不能广泛地用大型农机来作业,梨花和梨果的授粉、套袋、采摘全得靠人工。“别看这梨花好看,授粉可难住我们了。”据他介绍,以往这些梨花都是农民拿小木棒一朵一朵地蘸粉、授粉,辛苦不说,效果还不好。“因为人工授粉并不均匀,所以梨果很容易出现果裂和畸形,糖分积累也少,这样一来卖相就不好了。”他说。
赵县被誉为“中国雪花梨之乡”,目前有25万亩的梨树,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气候环境使当地雪花梨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近年来,不断有农民反映,梨的口感上不去,卖梨也不赚钱了。“就拿春季来说,仅人工授粉,人力成本每天就得120元,再加上土肥水管理,成本高还卖不上价,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果农杨建民说。
赵县农牧局局长李书江向记者透露,尽管赵县雪花梨是一个具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牌,但目前赵县梨产业的发展正遭遇瓶颈。“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没有科学和规范的指导管理,经常盲目跟风,只看短期利益,不注重梨树生长环境的长期养护,过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了梨的产量和品质。”
为带领周边果农科学种植,在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安青川不断完善标准化梨园管理模式,在今年梨花开花授粉期,从河南租来了20箱蜜蜂,分散放在果园里。“一箱蜜蜂就可以辐射5亩范围内的梨花均匀授粉,而且一天只要50块钱,我租个四五天,这片梨园的授粉工作就搞定了。”安青川觉得,采用蜜蜂授粉的好处不仅在于节省成本,更能为果品提质增效。据河北省泊头市养蜂专家缴东利介绍,人工授粉坐果的梨,往往糖分少、口感硬;而蜜蜂授粉不仅能使果形周正,还能提高梨1.5个以上的糖分量。“普遍来讲,蜜蜂授粉的梨比人工授粉的梨增产15%以上,果品有机质含量也显著提高,吃起来会更加香甜绵软。”他说。
采用蜜蜂授粉不仅是赵县调整梨产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拯救蜜蜂公益大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蜜蜂作为动植物能量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近年来,随着大量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蜜蜂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走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自公益行动启动以来,组委会陆续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出环境友好、农艺先进、产品优良的站点,于2017年6月在赵县梨园建立了爱蜂示范基地。“在梨树花期采用蜜蜂授粉,并引入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物农药和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全面提升赵县雪花梨的品质,同时也能为蜜蜂提供更为安全的生存环境。”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子清说。
“这是拯救蜜蜂公益行动的首个放蜂日,今后蜜蜂将会拥有更多更好的生存空间。下一步,赵县将从源头抓起,用标准化绿色种植模式,带动全县梨产业的良性发展。”李书江说。
(据农民日报)
北京“密农人家”:淘宝直播攒人气
“欢迎刚进来的朋友,我是主播嘟嘟,今天这个黄瓜又香又脆啊!”说完,他拿起黄瓜就咔嚓咬了一大口,嚼了起来。同时,把咬过的黄瓜对着手机镜头展示,让网友们直观的看见黄瓜里面是否饱满新鲜。“密农人家”的主播单京都(网名:嘟嘟)像往常一样,坐在了淘宝直播间的镜头前,熟练自如地介绍店铺里的各种农特产品,直播地点就在农产品装配车间里。刚一上线,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就受到了客户的青睐,订单接踵而至。
据悉,开通淘宝直播是“密农人家”为丰富“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广农产品的有效尝试之一。自2017年4月以来,“密农人家”的主播们,就奔波在田间地头和直播厨房之间,用镜头让客户们感受来自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的农产品。2012年成立密农人家淘宝店铺至今,密农人家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互联网+农业”落地的有效践行。这种通过直播形式让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过程透明可见,果色鲜亮、颗粒饱满的果实直观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可视化的展现激发了消费者的兴趣,实现了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密农人家”高福全介绍说:“自从开始有淘宝直播以后,网友能更直观地看到一些产品到底是什么样儿的,也让他们更加信赖我们。目前,密农人家淘宝店粉丝8.2万,天猫店粉丝4.2万。”
(据农民日报)
山东利津:“上农下渔”新模式 盐碱地变“聚宝盆”
曾经的盐碱荒地,摇身一变成了波光粼粼的鱼塘,岸上工人们抓紧检修养殖设备,一派喜悦繁忙的景象。这是在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陈家屋子村发生的一幕。
“我们村土地盐碱化程度很高,什么都种不了,就把大量不能耕种的盐碱地改造成台田和池塘。去年村里还把鲈鱼等海鱼品种引进碱水池塘,试养了黑鲷、红鲷等名贵鱼种,试养成功后进行全村推广。”陈家屋子村党支部书记尚文光说。
既不临河也不靠海,却在盐碱旱地上发展起碱水鱼虾养殖、淡水养殖海水鱼等特色养殖模式,这让陈家屋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专业村。原来,这得益于陈家屋子村探索推广的“上农下渔”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新路子,通过挖池筑台、深沟排碱,将挖出来的池塘搞渔业养殖,挖出去的土堆成田,由于位置高盐碱上不去,可以种植农作物,实现了“池塘养鱼虾、台田种庄稼”。
据介绍,陈家屋子村自1997年就开始探索“上农下渔”模式,最初以养殖鲢鱼、草鱼等四大家鱼为主。一次偶然的机会,尚文光了解到由于台田渗水的作用,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不仅适合常规淡水鱼类生存,而且非常适宜放养广盐性鱼虾类。他便大胆引进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进行试养,没想到收益竟比传统四大家鱼养殖翻了几番。目前,全村已经发展虾类养殖33公顷。
“去年,我们试养了1公顷淡水鲈鱼,667平方米产量750千克,实现了海水鱼类的淡水养殖。”尚文光介绍说,中国海洋大学与双瀛水产公司培育的新品种淡水鲈鱼,既能保留海鲈鱼肉质鲜美的优点,又具有更长的暂养周期,市场很可观。
在养殖过程中,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养殖户发现养殖淡水鲈鱼不仅不需要对池塘进行淡化,而且这种鱼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应盐碱池塘的环境,成活率高达90%以上。
淡水鲈鱼试养成功,真正让“治碱”变为“用碱”。如今的陈家屋子村,不仅有了养殖池塘,还有了能够种植黄金桃、雪桃、垂柳式苹果等特色果蔬的良田。曾经带不来一分钱收益的盐碱滩,现在成了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据农民日报)
重庆黔江:生态“音乐鸡”唱响致富好声音
重庆黔江区水田乡水田村村民郑娥娜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土鸡养殖,采取独特的音乐养殖技术养出“音乐鸡”,获得较好收益,供不应求,唱响了一曲致富的好声音。
2012年,郑娥娜放弃了原本红红火火的川菜馆生意,毅然决定回到水田乡老家养殖土鸡。同年11月,她在水田乡水田村承包了0.8公顷山林建起了养鸡场。有一次,山下有一户人家结婚,锣鼓鞭炮连天响,鸡被吓死了好几十只,原来,土鸡胆子极小,最怕突然出现的不规则和不熟悉的声响。
“既然噪声可以吓死鸡,那么是否音乐可以养鸡呢?”郑娥娜开始在网上搜寻音乐养鸡的妙用。网上有相关介绍,提高产蛋鸡的产蛋量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听音乐法。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在其他条件没改变的情况下,在鸡舍内不断地播放优美的音乐,三个月后使鸡的蛋增大,产蛋率可上升10%左右。”郑娥娜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鸡场安装喇叭开始放音乐。
开始时什么都不懂,就先试着放劲爆的音乐,结果把原本在附近的鸡都吓跑了,音乐吓跑了鸡,但没打消郑娥娜继续试验的念头。郑娥娜选择了古典音乐,虽然鸡还是跑,但反应小了很多。几天之后,一听到音乐,鸡不光不跑走还自动聚拢来,站在那里静静“倾听”。结果一个月下来,同样还是那些鸡,产蛋数量明显增加,鸡蛋还大了许多。同时,鸡听音乐时,她拣鸡蛋,鸡都不会乱叫。
经过观察,郑娥娜发现播流行音乐的时候鸡活动性明显增加,播古典舒缓音乐的时候鸡就显得安静多了,原来鸡也能听懂音乐!经过统计还发现,土鸡每日的采食量比之前提高了5%,产蛋期的下蛋数也增加了近8%,这说明土鸡可以早达到出栏体重,每个土鸡年产蛋也能多13枚左右。
郑娥娜说,鸡舍播放音乐一天分为两个时段,分别在上午和下午给鸡进食时,过于频繁会扰乱鸡的情绪。听古典音乐的鸡还有一个特点:公鸡和母鸡都变得温柔了,它们不抢食、不打架,毛色光亮,口感脆嫩,顾客很喜欢。
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高级畜牧兽医师杨正万介绍,给鸡听音乐能够让鸡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生长,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优化养鸡环境,可以给养殖户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收获,音乐养鸡减少了鸡群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鸡的体质、改善鸡肉品质,并提高产蛋能力,在雏鸡孵化出壳时播放雏鸡出壳鸣叫的声音,能使小鸡出壳整齐一致,提高孵化率。饲养蛋鸡、肉鸡时,每昼夜有规律地播放12小时令鸡激奋的悦耳小夜曲,每播放1小时停1小时,连续7~8周,这样可使肉鸡日增重提高3%,蛋鸡产蛋率提高10%。
如今,郑娥娜的“音乐鸡”在当地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她计划组织周边的贫困户免费来场里学技术,待他们掌握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后,一起发展林下生态养殖 “音乐鸡”。形成规模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辐射带动产业不断壮大,打响品牌,利用互联网科技销售到全国各地,让“音乐鸡”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富民强村。
(据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