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2018-05-03郭凌军刘博鑫周永生
郭凌军,刘博鑫,周永生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在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的关键时期,政府将“互联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融入到交通、农业、医疗、能源等行业,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再生资源产业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在国家政策东风的助推下,告别以往低效的生产方式,实现人、财、物优化调度,推动再生资源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
“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并不是互联网与再生资源产业链进行简单的拼接,而是现代再生资源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以市场为主导,财经政策为引导,实现再生资源的经营观念及运营模式的变革,达到人、财、物高度协调,进而推进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的长效发展[1]。
一、“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产业推动经济的跨越,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业态,并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凸显了“互联网+”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再生资源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互联网+”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网是经济的发展助推器,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引领及支撑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且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信贷金融等与再生资源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是再生资源新模式的孵化器。再生资源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技术、生产、管理及营销的全方位创新,是再生资源产业高效发展的驱动力量,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桥梁,能够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加速推进再生资源产业新理念、新模式的创新实践变为现实。
“互联网+”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连接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资源整合,跨界融合,实现资源的聚集及分享。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实现行业、政府、企业的无缝连接,继而推动产业资源的共享、整合及快速流通,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
二、再生资源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解析
在互联网+传统产业快速融合的今天,产业互联网模式下再生资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走访调研,文献检索,当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运营模式主要涵盖以合作社、核心企业、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四种产业运营模式,具体如下:
(一)以合作社为主导的产业运营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专业合作社超过140万家[2],这为以合作社为核心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运营主要是融合网络科技,通过媒介进行再生资源产品供需信息的发布,并采取线下相融合的交易方式,与此同时,为促进运营模式的正规化,该模式还借助淘宝网,自建网络平台,发挥微信、QQ等新媒体作用,展开线上交易。
此种模式是对再生资源传统运营模式的一次革新,改变了供需双方的地位,实现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并在强化彼此间互动的基础上提高了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但该模式无法改变再生资源的深加工等问题,无法对产业链核心企业进行掌控,也无法保障再生资源的品质及规模效应,久而久之,制约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品牌培育及发展。
(二)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产业运营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空间变大,推动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行业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再生资源企业间的联系,构建从资源回收—拆解—加工—生产—产品—物流—客户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下游客户端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登录APP或者网站,查询再生资源市场价格行情、回收模式、拆解技术、生产环节及产品的品种信息等数据,整个产业链运营模式较为透明,企业可以对整个产业链环节进行时事追踪及监控,发现问题,可以准确锁定,查找问题根源,规避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风险。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以质量为保障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强化再生企业在终端客户群心目中的信誉,这种运营模式因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存在供—产—销,交易主体频繁,彼此间的协作性较差[3-4],且协调管理成本较高,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因此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虽然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上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有一定的创新,但其并没有改变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仅仅体现的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的概念而已。
(三)以战略联盟为主导的产业运营
战略联盟为主导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全产业链为协作,“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业务板块为依据,构建网络平台,聚合相关利益同盟者,彼此协作,做大做强各自业务板块,而“产业链”其它板块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相应的网络众包。据文献搜集,当前以战略联盟为主导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主是以再生资源的回收联盟、再生资源采购联盟为主,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实现战略联盟内企业间的监督和管理,并增加战略联盟内企业的市场投资机会。
通过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化了企业的品牌溢价,但以战略联盟为主导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比较松散,缺乏相应的联盟约束,在遇到市场风险的情况下,相关利益企业往往会趋利避害,损害联盟整体的利益,同时该战略联盟门槛较低,市场信任风险经常发生,久而久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因此此种“互联网+”模式,虽然体现了规模效应,但伴随其发展,始终存在联盟内的隐形冲突[5]。
(四)以电商平台主导的产业运营
以电商平台主导的“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对再生资源信息、技术、金融等产业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拓宽了再生资源产业运营模式功能及发展方式,致力于打造新型的“互联网+”生态产业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资金、仓储物流等瓶颈问题,强化再生资源交易过程中价格信息的透明度,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结合。
再生资源电商平台的运营最大程度上依靠产业技术与产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创新,但受国家政策、产业环境、再生资源品质、拆解技术以及链条价值的合理分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当前电商模式,并未给再生资源产业带来很大的利益空间,若想持续推进,需在国家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扶持下,并在借助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方可实现,因此,当前再生资源企业间的电商平台投资风险尚存[6]。
三、“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运营模式路径创新
为改变当前四种运营模式的弊端,本文将四种模式进行有效融合,去其糟粕,提出与当前经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以及“平台生态圈+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路径[7]。
(一)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运营模式
“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运营模式,主要是指以具有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企业为主导,通过产业链的横向及纵向延展,将“产业链”各环节业务单位整合起来,并借助现代网络科技,整合再生资源产业科技、信息、金融等,构建成涵盖回收、拆解、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产业运营体系。并在行业内核心企业的引领下,将合作社、电商平台、战略联盟等传统的经营实体聚合在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紧密的链接体系,协同产业链式服务模块,使得“产业链”各个传统经营个体作为运营模式创新路径的推动力量,提升“全产业链”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再生资源产业运营效率提高的目的[8-9](如图1)。
图1“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运营模式
1.上游——以合作社为主导的产业链回收环节增值路径。在产业链上游,实行以合作社为单位,对再生资源进行统一回收、拆解,树立再生资源企业需要什么资源,合作社就回收什么资源,通过订单管理,解决废旧资源回收销售难题,同时为了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的市场竞争力,再生资源产业链上游还应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借助现代科技,物流等便利举措,提升废旧资源回收效率,在降低回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链上游回收环节业务的增值[10]。
2.中游——以再生资源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加工环节增值路径。再生资源企业应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因地制宜,改变再生资源供给结构,降低无效产能的投放。且“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应充分利用市场运行机制,重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进而实现再生资源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再生资源产品增值的目的。
3.下游——以电商及战略联盟为主导的产业链消费环节的增值路径。再生资源产业链下游的增值路径应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导,融入产业联盟,搭建营销渠道,实现市场再生产品的科学销售,同时该平台将为联盟企业提供系统信息服务,如再生资源生产及销售信息、市场环境、财政金融等。实现市场的精准定位,最大限度的降低销售成本,从而改变传统运营模式对产品定位不清晰的困境、经营理念模糊的窘境,进而扩大再生资源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知名度。
(二)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的创新路径
“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创新路径是指在国家倡导的“互联网+”背景下,以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为主导,融合社会资本,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构建再生资源平台生态圈,实现再生资源专业化服务,提高再生资源产业链信息化共享机制,推动整个产业模式的创新,致力构建一个综合的,跨界的综合运营平台,涵盖技术、金融、信息、物流网、电子商务等,打破常规,创新路径,为再生资源产业集群中的同一条“产业链”或者不同“产业链”中的产业个体或者群体提供跨域服务,实现服务的规模化,并对其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加速了产业集群中经营个体的优胜劣汰,推进了再生资源“产业链”网络转型升级(见图2)。
图2 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的创新路径
1.科技支撑,智库辅助。科技支撑,智库辅助,是“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创新路径实现的价值源头。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第三方金融,实现线上签单,线下交货的交易模块,为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经营主体提供再生资源、物流及金融服务。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平台技术服务体系,力求平台会员用户获得相关技术及智库专家的服务,同时利用构建的生态运营平台,加大再生资源技术的推广,并对相关再生资源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实现再生资源企业员工及技术骨干的动态管理。同时,为了推进生态平台圈的发展,平台积极聚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集技术研发,专家咨询为一体的专家智库体系,涵盖再生资源的品种、回收、拆解、加工、销售和物流领域的再生答疑及运营技术管理等。
2.信息共享,金融支撑。信息共享,金融支撑是“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运营模式实现的助力杠杆,平台依托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涵盖再生资源回收、拆解、价格动态、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的录入、搜索及分析,并有能力对供需客户群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营主体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源,以帮助他们实现订单式经营,同时为支撑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灵活运用共享信息,平台生态圈还将进行金融创新,发展再生资源融资担保机构,信用甄别体系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信贷金融服务体系,为再生资源主体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贷金融支撑。
3.再生资源电子商务。再生资源电子商务是“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运营模式实现的必要手段,融合“互联网+”将给再生资源供需市场销售模式带来颠覆性的改革,无疑将打破传统的渠道销售模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端的直接对接。而实现这一跨越式的变革,则必须借助现有的互联网科技,依托平台生态圈,将再生资源种类、销地、产地等相关因素聚合成一个多功能,多品种,多层次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从而解决再生资源上下游客户端产销两难的困境、如当前的再生资源平台等,直接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资源信息、市场行情、产品溯源、信贷金融等服务,完善及发展了再生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使其逐步形成并依赖于“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运营模式,使得传统的营销发展成为B2C、B2B、O2O的直销模式,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再生资源物联网服务。良好的物联网技术,是实现“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运营模式的技术保障。从产业链回收环节来看,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再生资源回收机完成再生资源的种类识别、回收、压缩、存储及一卡通结算等,并实时传送相关数据至数据中心,并依托强大的短信平台及门户网站,积累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及经验个体的信用、品牌等数据,为市场动态及政府政策的出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并能根治城镇小作坊回收模式的弊端,规避无用的废旧资源流入市场,消除再生资源市场对再生资源产品缺乏安全感及缺乏信任的局面,实现互联网与再生资源产业及商业模式的转型,使得废旧资源供需由线下走向线上。
5.公共管理政务服务。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是“平台生态圈+产业集群”运营模式创新的落脚点。即再生资源产业可以借助互联网科技,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所需的财政补贴、再生资源产业保险、土地流转、环境保护等环节着手,搭建涵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电子政务、商务、科技研发,财政补贴为一体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并协同再生资源人才,科技孵化平台,给予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支撑,助推再生资源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健康稳健发展。
四、产业发展支撑建议
(一)明晰发展方向
再生资源作为原生矿的替补资源,是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为确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协同再生资源产业核心企业,共同制定未来的发展路线,搞好顶层设计,为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的升级创新指明方向。同时,还应依据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阶段支持涉及再生资源业务的龙头企业,并以“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信贷金融等优势,推动“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向更高级别演进,最大范围内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二)技术支撑体系
随着“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不断发展,基于“产业链”发展的需求及发展的突破,要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为此,可结合“产业链”运行的具体情况,构建能够支撑及推动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如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针对废旧资源的拆解技术、分离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研发。而在再生资源产品环节,除了加大再生资源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投入,还应加大对生态产品的设计研发,并加大对不同种类的再生资源产品链技术的研发,最终构建再生资源“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生的生态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产业流、社会流、价值流的最大效能。
(三)财政金融支撑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为“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再生资源产业相对其他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技术的突破具有较高的需求,尤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再生资源“产业链”各环节的经营主体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需要政府、银行的财政金融支撑。首先,政府部门在对再生资源进行支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税务的优惠、金融支撑等缓解再生资源产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压力;其次再生资源企业可以采用融资、集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现“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人才计划支撑
国家政府机关及涉及再生资源业务的相关企业应在人才待遇,职业发展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吸引精管理,懂技术,有热情的有为青年投入到“互联网+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来,同时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各个经营主体,积极培养人才,必要时候,可以和科研院所联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再生资源人才供应在人才数量、质量及素质上的新突破,适应产业未来运营发展的需求。
[1]LIU G F,LIU X L,YANG X W.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renewable resource in⁃dustry based on SWOT analysis[R].New Jersey:IEEE,2010:256-258.
[2]KHETRIWAL D S,WIDMER R,KUEHR R,et al.One WEEE,many species:Lessons from the European expe⁃rience[J].Waste Management&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s&Public Cleans⁃ing Association ISWA,2011,29(9):236-258.
[3]温宗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11):15-20.
[4]吕静,韦金浩.基于产业链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月刊,2016(9):217-221.
[5]秦开大,赵帅.互联网现代农业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6):67-72.
[6]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7-07-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7]程会强.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R].中国经济报告,2016.
[4]刘光富,田婷婷.基于顶层设计视角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7(1):77-79.
[8]戴玉才,董桂云.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政策目标与手段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2):362-365.
[9]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N].人民日报,2015-05-02.
[10]邓光君.基于产业链分析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5):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