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牧区生活方式变迁与交通工具演变关系的调查研究
2018-05-02宋艺华娜荷雅张汝梅赵泽坤吴宇
宋艺华 娜荷雅 张汝梅 赵泽坤 吴宇
【摘 要】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随着时代的发展,牧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传统交通工具逐渐演变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本项目在研究和梳理牧区生活方式变化与交通工具演变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内蒙古牧区人民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向新型现代化生活方式推进。
【关键词】牧区;生活方式;变迁;交通工具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不同地区的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由于骆驼有极强的忍饥耐渴性,其驼峰又有储水功能,因此被称为‘沙漠之舟;冰川地区多年积雪,冻结成冰,以雪橇车为主;而草原地区土壤层薄,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因此在古代以马、骆驼、勒勒车等易于在草地上行走的交通工具为主。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支持,牧区开始修建水泥路、柏油马路,现代化进程加快,因此那些传统的交通工具也随之向现代化演变,摩托车、汽车逐渐走进牧区人民的生活。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朝时期~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代
一、元朝时期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高原地带,干旱无霜期短,气候多变且恶劣等因素,牧民主要以发展畜牧业经济为主。古代蒙古人主要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的生活方式,然而一直以住帐幕为主,因为帐幕易于搬造,适合长期迁徙居住。[1]在草原上伴随牧民走过了元、明、清千余年的游牧生涯。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把围猎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定为国家制度依法执行,《大扎撒令》中规定:“从冬初头场大雪始,至来春牧草泛青时,是为蒙古人的围猎季节。”还有规定“禁打马匹之头面,战斗间隙,要放马于草地饱食,禁止骑乘”,[2]体现了蒙古族对马的一种人文关怀。
据当时人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所以农耕民族可以用丝绸或其他物品去游牧民族那里换马匹。同时人们可以骑马带着物资到集市上贩卖自己多余的物品并购买所需物品。
从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前后共计98年。在那个武断政权的时代,马成为战争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动作灵敏,奔跑速度快、持久力强,能够使骑兵出塞长途追击,所以在这种生活方式下马是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南北朝時期已经开始出现了勒勒车。之后的千余年,为了运输战争中所需粮草,勒勒车作为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也被大量的使用,它车身小双轮大,载重力强,运输量大,便于草原上行驶。
对于牧民迁徙时,马主要作为骑乘工具,而勒勒车主要运输毡房,物资,在游牧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的使用。因此,马,勒勒车作为交通工具在军事活动,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
为了与蒙古地区交易物品,明朝逐渐出现了马市和木市,每年定期开市一二次,每次三至十五日左右,双方官员监督,由明朝定出牲畜价格,用银两、钱钞收购马匹,或用布、缎、铁锅等折价易马,这为官市。因官市满足不了蒙古封建主的贸易要求和蒙汉民间对物品的需要,开设私市,以物易物。《万历武功录》中记载:“牛(易)米豆石余,羊碟粮数斗。无畜,间以柴盐数斗易米可一、二斗,柴一担易米可二、三升,而其甚者,或解皮衣,或执皮张马尾,惟冀免一日之饥。”[3]可以看出,买方与卖方之间没有进行公平的交易,也在背后反映出了草原地区长期的粮食物资缺乏,这也是千年来中原与蒙古地区战火不断的因素之一。
到了清朝,肉制品对于牧民来说也是十分的珍贵,大量的奶制品实际上成为了主要的食物。与此同时,草原地区每年都要从中原进口大量的粮食,山西的商人更是将向内蒙地区出售粮食做成了一项产业。这些商人往往用很少的商品与蒙古族交换牲畜,出现了“茶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的局面。这一今天看来明显不合理的贸易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草原游牧经济的脆弱,以及物质资料的匮乏,随着漠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有一小部分牧民开始定居生活,但是大部分牧民还是以游牧的生活方式住在蒙古包为主。在明清时期,由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出台了新政策,“借地养民”政策,由于牧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许多移民进入牧区,进行开垦。从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大批汉族到蒙古地区开垦农荒,使许多牧场变成农田,导致部分蒙古族的饮食风习和汉族日益相近,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管辖逐渐削弱,以至于外地移民数量超过牧民,导致单纯的、封闭的游牧生活向农牧交错转变,草原牧场日益缩小。[4]清朝之前,牧民以传统的农业是作为游牧经济的副业的形式出现的。
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牲畜数量大幅度减少。其次,饲养方式也发生了从放牧到圈养的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牧区畜牧业经济和草场的管理,为了在牧区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在牧区试办牧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牧场,同时对牧主实行赎买政策,逐步将牧主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至此,畜牧业完成了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贫苦牧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改革开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到了70年代后期,全国农村有1/3的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内蒙古地区实行“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方针,在牧区创造性地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牧民从传统的游牧生活到建国初期的定居游牧到现在的定居定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形成。
对不合理的农畜产品价格体系进行了大力调整,允许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向多种经营发展,恢复了农村的集市贸易,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村牧区各业的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牧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牧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着改善,由原来的蒙古包改建为砖瓦房定居,更加方便了居住,而现代服饰也开始渐渐地被蒙古族人民接受,现代化交通工具摩托车汽车逐渐走进牧民的生活。
然而由于草原资源有限,畜牧和草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牧户专门发展高收益的奶牛、肉羊,因此养马和骆驼的数量锐减,牧民使用勒勒车运输牛羊,当然也有拖拉机,小型货车渐渐开进牧区。
五、21世纪
牧民通过在饮食方面的重大改变,除了保留蒙古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外基本接受了汉族居民的饮食,水果蔬菜,五谷雜粮,甚至是一些西餐;服饰方面,也来越多的牧区居民接受并使用现代服饰,传统服饰只在民族节日,宗教仪式,景区接待等一些特定场合使用;居住方式上,基本从游牧完全过渡到定居模式,住宅也以砖、土瓦、木等材料为主,同时在政策的影响下,牧区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出行方面,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蒙古族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马,骆驼,勒勒车等逐渐被汽车,摩托车取代。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地域已不受限,相比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新型现代交通工具速度跟快,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物质精神方面,政策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水,电,网,燃气等进入家家户户,牧民已从户外的骑马射箭摔跤进入室内的电子影视网络,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业产品,电子产品走入他们的生活。
处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马背上的民族也与时俱进将一辆辆汽车开进草原,汽车可以承载更多人和物品,冬天可以在车里享受空调不必担心凛冽冷风皲裂脸颊,夜间赶路可以速度更快,甚至可以吓跑狼等凶猛动物的攻击。因此,汽车取代马车成为了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通过走访鄂尔多斯牧区的牧民,发现很多牧民家里都有货车,从而得知牧区牲畜众多,一般牧民出售牲畜时,会根据牲畜的数量,轻重使用货车搬运。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又称鄂尔多斯高原,境内有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杭锦旗草原,以及穿沙公路,高原地形与沙漠的结合,无疑汽车对于牧民来说成为了不二选择。
六、结论
1.牧区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体现着不同时期牧民的生活方式,而牧区的生活节奏也在随着历史的演变加快,牧民不在只是以放牧为主,而是通过多种渠道的方式获得经济来源,譬如从事一些商业行为。
2.国家政策影响着牧区的经济模式,经济模式改变着牧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在牧区人民交通工具的改变上。牧区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化反映国家对牧区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
3.在新政策,新经济模式下转变的新思想文化,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牧民对文化保护意识较弱,对马文化的保护有以下几点:政府应设立爱马组织,协会或机构;鼓励民间养马并与牧民合作,发放津贴;重视关于马文化的旅游项目;加强关于马的文化宣传力度,把马文化加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在各类现代产品中加入牧区文化元素
4.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牧民不用过逐水草居的游牧生活,而变为草场承包制的定居放牧,使得草原环境不能通过时间合理的自我修复,植被再生能力变弱,草场沙化现象严重。又由于社会安定,人口增加,放牧范围缩小,使得环境承载力降低。牧区生态系统俞变脆弱,草原沙化现象普遍,牧区经济模式应想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5.重视环境重视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牧区经济,把牧区经济完全从原始状态解放出来,使牧区变成观光游览和文化见证的自然景区,让牧区生态环境通过时间的慰抚自我修复自我调整。从而使牧区向新型现代化方向靠近。
【参考文献】
[1]刘瑞俊:《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成吉思汗:《大扎撒令》又称《成吉思汗法典》大蒙古国的根本大法,宋末元初。
[3]瞿九思:《万历武功录》是记载明万历时期官府平叛的一部史书,明朝。
[4]白萨如拉:《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