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情绪自我图式的特点研究
2018-05-02苗小翠胡朋利肖海雁王强
苗小翠 胡朋利 肖海雁 王强
〔摘要〕研究采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考察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情绪自我图式特点。研究结果显示:(1)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2)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但其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具有分离性特点。(3)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不是记忆偏向导致的,可能是对刺激的敏感性差异或者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对可获得信息的选择导致的。
〔关键词〕心理一致感;情绪自我图式;认可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9-0017-06
一、引言
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 SOC)包括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三个基本成分[1]。它是个体整体上感受到的一种普遍、持久且动态的自信倾向[2]。国内外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主要在于探讨其与某些领域的相关关系,如情绪、压力应对、生理及心理疾病等,因此心理一致感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充实实验性研究、探索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机制[3]。例如,杨圆圆等[4]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通过调节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和同伴依恋水平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一致感和抑郁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从大一到大四,心理一致感表现出大二和大三两者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出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倒U型特点,心理一致感在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5]。另一个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与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并可以显著预测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心理一致感和问题解决策略、情感聚集策略、社会支持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与逃避解决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在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6]。临床领域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对严重疾病的症状表现及心理适应是一种保护性因素[7]。研究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压力下的积极情绪体验较多,且情绪恢复较快。在压力下,高心理一致感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心理一致感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8]。
自我图式是个体对过去经验中关于自我的认知类化,对个体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起着组织和引导的功能。自我图式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有五个特点:(1)对涉及自我的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2)对适合自我特征的刺激处理速度极快且自信度高;(3)对涉及自我的刺激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和再认;(4)对自我有关的行为预测、归因与推断具有较高的自信度;(5)对与自我结构一致的刺激作更有效的处理,对不一致的信息产生抵触[9]。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储存在个体的记忆中发挥选择性的功能,决定着对环境中可获得信息的选择。
个体总是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进行分类和描述[10],由此推测,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心理一致感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为此提供了间接的证据。研究发现,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潜在压力情境更多地表现出负性解释偏向。如,陆洋[11]的研究发现,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初中生对模糊压力情境的威胁性解释偏向不同,低心理一致感学生的解释偏消极。Ahola[12]等临床研究认为,低心理一致感I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概念的知觉比高心理一致感患者更消极。这说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消极信息的关注占用了较多的资源,可能具有潜在的消极情绪自我图式。心理一致感与情绪的关系研究也进一步为此提供了间接证据。Moksnes[13]等通过考察青少年的情绪健康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心理一致感与状态抑郁、状态焦虑均有显著负相关。以上研究均预示着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对相同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同时也会影响个体对自己情绪信息的编码、提取和储存。然而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情绪自我图式有什么特点,对此却还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
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相比往往能体验到较低水平的生活压力等,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14]。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的个体,愤怒情绪的体验越少,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敌意与愤怒情绪。个体所产生的一些情绪与其对自我的评价或者是说与其内在的自我不一致相关,即个体总是会事先设定一个目标,一旦行为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因此,相比于正常个体,自我不一致水平高的个体会有特殊的自我图式,这会影响到其对自我信息的加工过程。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由于其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发展形成不同的自我图式,高心理一致感个体由于其一贯乐观的心态,会促使其形成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而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由于其敏感的特性,会促使其形成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是否合理,我们使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范式来检测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在情绪自我图式上的差异。
近年来,国内有关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以调查的方式来考察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的特点及其与情绪的关系等,没有在自我与认知的关系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心理一致感的个体在自我图式上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自我相关编码任務范式来考察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情绪自我图式的特点。根据以往的一些相关研究以及心理一致感个体的特性,我们的实验预期:(1)在认可量上,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明显多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反应时上,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的反应时明显短于低心理一致感。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加工量和加工速度上都表现出积极情绪自我图式。(2)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明显多于高心理一致感;在反应时上,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消极情绪词语的认可反应时明显短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加工量和加工速度上表现出消极情绪自我图式。(3)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不同情绪自我图式可能是记忆偏向导致的。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在某中学随机抽取20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测试,选取量表总分前后各15%的学生作为正式实验被试,共计60名,高分、低分组各30名。正式实验中四名被试未能完成实验,实验最终获得有效数据56名,其中高分组27名,低分组29名。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高、低两组个体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t=23.03, p<0.001),高心理一致感组得分(68.45±4.02)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组(43.04±3.25)。
(二)实验材料
1.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
本研究采用的SOC-13量表是由Antonovsky编制、包蕾萍等修订,该量表已在国内建立起了信效度[15]。量表共13个项目,以七点量表(1~7)计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
2.实验词汇
情绪词汇来源采用开放式问卷对1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写出描写情绪的形容词(两字词语)、消极词和积极词各20个。然后,分别统计出现两次以上的词语,共统计出106个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形容词,83个与积极情绪有关的形容词。
另外,选取54名未参加过开放问卷调查的中学生对统计出的两类词语进行5点评定,评定这些词语是否符合所属分类(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难以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最后选取被评定为4及以上的高频词汇,两类词匯各30个,参照《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1990),对所选出的两类词的词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词语的词频介于0.00012~0.05313之间,总平均数为0.0104(SD=0.0114)。从中选取积极与消极情绪词各20个作为正式实验用词,两类词间的词频差异不显著,F(1,58)=1.29, p =0.26,ηz=0.02。
3.实验程序
本研究为2(组别:高心理一致感组,低心理一致感组)× 2(词语类型:积极,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别为组间因素,词语类型为组内因素。实验程序采用E-Prime软件编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是形容词判定实验。指导语如下:实验开始时,屏幕中央会呈现一个1000ms的注视点“+”,之后随机呈现词语刺激,要求被试尽快判断屏幕上的词语是否适合描述自己,其中积极词20个,消极词20个。词语出现的2s内均可对其做出反应,适合,按“F”键,不适合,按“J”键。如果被试2s内未做出按键反应,自动进入下一个trial。为避免被试的随机按键,另外还有20个“+”随机出现,如果屏幕上出现了“+”,则被试不需要做按键反应。
词汇判断完成之后,要求被试立即在电脑上做1000连续减3的运算,持续时间为3分钟。计算完成后,完成再认实验。从形容词判定实验中所用的每类形容词中各随机抽取10个形容词,然后,每类形容词中再增加10个判定实验中没出现过的新形容词。这样每类词语仍是20个。词语出现前仍是一个1000ms的注视点“+”,每个词语仍然以随机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中央,要求被试尽快地判断该词语是否出现过。如果出现过,则按“F”键,如果没出现过则按“J”键。如果被试2s内未做出按键反应,自动进入下一个trial。
三、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 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删除反应时在3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数据结果如表1、2所示。
(一)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两类情绪词的认可量及认可反应时差异分析
认可量是指被试选择“是”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词的数量[16],如表1所示,对认可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54)=1.23,p >0.05,η2=0.07;词语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54)=39.13,p<0.001,η2=0.90,积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显著高于消极词的;组别与词语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4)=19.57,p<0.001,η2=0.82。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高心理一致感组对积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组(p<0.001),而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量则显著低于低心理一致感组(p<0.05)。如表1所示,对被试选择“是”的反应时(认可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54)=5.38,p < 0.05,η2=0.36,高心理一致感组的认可反应时显著低于低心理一致感组;词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2,54)=0.91,p > 0.05,η2=0.02;组别和词语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54)=6.45,p < 0.01,η2=0.42。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高心理一致感组对积极情绪词的认可反应时显著短于低心理一致感(p<0.05),而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反应时两组间的差异却不显著(p>0.05)。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中,对两类词的认可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对积极情绪词的认可反应时显著快于对消极情绪词的;在低心理一致感个体中,对两类词的认可反应时差异显著(p <0.05),但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反应时显著快于对积极情绪词的。
(二)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两类情绪词的再认数及再认反应时差异分析
再认数是指对旧词做出“旧”反应,对新词做出“新”反应的两类情绪词的再认量[17]。如表2所示,对再认的正确数进行重复测量 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再认数上,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词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对正确再认的反应时(再认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反应时上,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词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四、讨论
(一)高心理一致感具有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
本研究发现,在认可量上,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明显多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即高心理一致感个体更倾向于选择积极情绪词来描述自己。在认可反应时上,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的反应时明显短于低心理一致感,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表现出了更快速的加工。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表现出既多且快的加工特点。这与我们实验一中的假设一相一致。从加工量和加工速度上,可以看出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理论认为与自我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将得到更深更快的加工,表现为对与自我图式内容一致的信息加工速度高,回忆效果好[18]。积极情绪词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的积极情绪自我图式相匹配,消极情绪词更多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消极情绪自我图式相匹配,因此积极情绪词在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中得到更多的识别,消极情绪词在低心理一致感个体中获得更多的识别。那么,为什么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会表现出和谐一致的积极情绪自我图式,而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则表现出分离的消极自我图式呢?
对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而言,在面对压力或消极事件时,常会与一些积极的心境相联系,逐渐形成了积极的情感特征,如乐观、积极、向上等[19]。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倾向于将自己视为有能力者,过去生活中那些积极的情绪情感被内化,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这种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使得他们能够更容易地从环境中知觉到积极情绪线索,从而感知到当前环境是良好的,进而导致他们更加积极健康的归因,在行为上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应对,形成一系列积极健康的防御和应对系统。这一优势系统表现在多种方面,如高心理一致感个体不容易产生倦怠感、拥有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二)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
对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研究发现,其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明显多于高心理一致感,即低心理一致感个体更倾向选择消极情绪词来描述自己。在认可反应时上,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却没有表现出对消极情绪词的快速加工。这表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对消极情绪词的加工量与加工速度上没有表现出一致的特点,而是体现出加工量与加工速度的分离性,部分验证了我们实验一中的假设二。这说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但其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具有分离性特点。
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在面对压力或消极事件时,常与不良的心境相联系,逐渐形成了某些消极的情感特征,如悲观、焦虑、抑郁等[14]。一方面,低心理一致感个体会更加消极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倾向于将自己视为无助者,过往生活的经历导致他们将消极的情绪情感内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消极情绪存在加工量大但速度不快的分离特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负性标签和沉浸机制的作用。负性标签说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倾向于用消极情绪标记自己,因此对消极情绪识别度高,表现出认可量大。另一方面,面对消极情绪,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喜欢沉浸在这种负面状态中,尽管时常抱怨,但是不愿采取改变行动。二者的综合作用,使得低心理一致感个体表现出对消极情绪认可量大,但加工速度不快的分离特点。Clore等[20]认为,消极情绪传递的是一种抑制、停止或惩罚的信号,这往往预示着环境存在问题。低心理一致感个可能会非常敏感地捕捉到消极情绪所传递的讯息,从而极易陷入消极情绪的泥沼,即对消极情绪极易识别[21]。对消极情绪刺激采用细致的加工,对细枝末节的持续关注,又可能导致低心理一致感个体较难以从消极情绪中恢复,长久地沉浸在消极情绪刺激中而无法自拔。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消极情绪自我图式使他们更容易从压力或負性生活事件中获得消极情绪线索,这导致个体采用被动而消极的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和防御系统。已有研究发现,低心理一致感个体总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情绪一致性效应作用有关[22]。情绪一致性效应指个体倾向于加工与其当前情绪一致的材料,或者进行与其当前情绪一致的评价。Gottberg等[23]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也发现,抑郁情绪和心理一致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一致感水平越低,抑郁程度越高,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证据与支持。
(三)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的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不是记忆偏向的原因
与我们的假设3不一致,高低心理一致感两组被试对积极和消极情绪词再认量和再认反应时上结果差异不显著,这表明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和消极情绪词可能都获得了同样的记忆效果。进一步说明,高心理一致感被试积极情绪自我图式和低心理一致感被试消极情绪自我图式不是回忆和再认的差异导致的。换言之,这种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不是记忆偏向导致的,更可能是对刺激的敏感性差异或者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储存在个体的记忆中发挥选择性的功能,决定着对环境中可获得信息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机制或敏感性的不同,导致了高低心理一致感被试可能形成了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但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进行更深入、更精准的检验和讨论。这是未来研究一个值得深入的方向。
五、结论
(1)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对积极情绪词表现出了更多且更快的加工,从加工量和加工速度上均可以看出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自我图式。
(2)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对消极情绪词的认可量明显多于高心理一致感,但在反应时上差异却不显著。表明低心理一致感个体具有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但其消极的情绪自我图式具有分离性特点。
(3)高低心理一致感个体不同的情绪自我图式不是记忆偏向导致的,可能是对刺激的敏感性差异或者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对可获得信息的选择导致的。
参考文献
[1]Vilela, L. D., & Allison, P. J.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sense of coherence in asample of Brazilian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J].Oral oncology, 2010,46(5):360-365.
[2]Antonovsky,A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ense of coherence scale[J].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993(36):725-733.
[3]奚桃,肖钟萍,雷园媛等.国内外心理一致感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 151-155.
[4]杨圆圆,胡朋利,郭晓伟等.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7): 87-91
[5]胡朋利,张仲明,杨圆圆等.大学生生活事件、 心理一致感和抑郁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20(11): 1722-1724.
[6]肖钟萍,胡朋利,奚桃等.大学毕业生状态焦虑、心理一致感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26(1): 157-162.
[7]Floyd, A., Ghate, S., Weissbecker, I.et al. Sense of coherence: Relationships with distress, quality of life, and medication us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J], 2003(55): 164.
[8]蔡亮,张仲明,李红.不同心理一致感个体压力情境下的情绪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 2013, 36(4): 837-841.
[9]Dobson, K. S., & Shaw, B. F. The 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of self-referent encoding in clinical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7(96): 34-40.
[10]任国华.自我图式、他人评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3,26(5):910-911.
[11]陆洋.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2]Ahola, A. J., Saraheimo, M., Forsblom, C et al.The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ense of coherence and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glycaemic control, and patients conceptions of type 1 diabetes[J].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0(8): 142.
[13]Moksnes, U. K., Espnes, G. A., & Lillefjell, M.Sense of coherence and emotional health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35(2): 433-441
[14]周厚余,鄭全全.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一致感的潜结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104-107.
[15]包蕾萍, 刘俊升.心理一致感量表 (SOC-13) 中文版的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13(4):399-401.
[16]钱铭怡,李旭,张光健.轻度抑郁者在自我相关编码任务中的加工偏向[J].心理学报,1998,30(3): 337-342.
[17]凌辉,黄希庭,张建人等.高低自立水平儿童的自我图式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157-160.
[18]Derry, P., & Kuiper, N. A. Schematic processing and self-reference in clinical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1,90:286-297.
[19]Pisula, E., & Kossakowska, Z. Sense of Coherence and Coping with Stress Among Mothers and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0,40(12):1485-1494.
[20]Clore, G. L., Gasper, K., & Garvin, E. Affect as information, Forgas JP, Handbook of affect and social cognition[J], 2001,121-144.
[21]Arce, K., Assael, L. A., Weissman, J. L et al.Imaging findings in bisphosphonate-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jaws[J].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 facial Surgery, 2009, 67(5):75-84.
[22]Bower, G. H., & Forgas, J. P. Affect, memory, and social cognition. Niedenthal, Paula M. , . Cognition and emotion. [M], 2000.
[23]Gottberg, K., Einarsson, U., Fredrikson, S et al .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ultiple sclerosis in Stockholm county: association with functioning and sense of coherence[J].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07,78(1):60-65.
(作者单位:1.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同,037009;2.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茂名,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