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2018-05-02冯秋萍
冯秋萍
一、引言
幼儿园教师要想促进幼儿的发展,除了要注重幼儿教学的设备、教材以及专业人才的应用,还要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质量。由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中,应该从幼儿的发展角度进行区域环境的布置,以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材料投入与环境因素,通过建设良好的环境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虽然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多个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1.材料投放缺乏目标性
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材料投放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提升其观察与独立能力,但多数幼儿教师只重视材料的与时俱进,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未考虑材料投放的适应能力,没有实现材料的多样选择,无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2.区域活动缺乏规则性
部分幼儿教师并未重视区域活动的管理工作,没有建立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其发展混乱,无法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对此,在建设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加强规范建设,并共同遵循,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3.区域创设形式化
随着幼儿区域活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教师会为幼儿增设更多的游戏场所,比如利用玩具架、桌子以及凳子等。但教师未真正考虑这些区域是否满足幼儿的发展兴趣,以致活动区域无法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幼儿不愿积极参加,无法充分发挥区域设施的作用。
4.自制教具較为简单
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幼儿教师自己制作教具,但由于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在制作环节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且制作的教具不够精良,无法激发幼儿兴趣,甚至在某些课程中无法有效利用教具,发挥不了区域活动的作用。且当前幼儿园并未有效解决材料摆放、工具制作以及幼儿分组等问题,部分幼儿教师也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专业的区域活动能力,进一步制约了区域活动的顺利发展。
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区域活动属于集体活动,幼儿在宽松的活动场地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以及自我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活动的快乐。对此,幼儿园一方面应为幼儿创设具体形象的区域活动环境,以便于幼儿活动,比如可以利用钢琴、软垫以及柜子等设施将室内空间划分为几个区域,确保幼儿参与活动时不冲突。此外,还应在区域中摆放好相关桌椅,以方便幼儿随时拿取材料进行操作。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创造出不同的区域特色,比如,在阅读区域应布置古色古香的毛笔字标题,写上“爱书公约”等字;在活动区域外围上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半圆等几何图形,并设置构建诸如飞机、轮船等幼儿喜欢的模型,起名“小小建筑师”“拼图吧”等。这些具备不同特色的区域,可以有效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为幼儿参与活动提供直接的动力基础。另一方面,幼儿园还应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宽松温馨的区域环境可以确保幼儿全身心地投入,且和谐环境中的每个幼儿都可以自由愉快地玩耍学习。此时幼儿可以释放性情,可以与同伴友好相处,可以自如操作运用,可以在失败后进行自我解嘲,可以在认真的学习之余自由放松并逐步积累经验与技能等。同时,在隐形环境中也可以要求幼儿自我遵守规则并控制自身行为,从而协调组织合作活动。有意义、有特色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从而充分展示幼儿的经验、想法,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实现对话与沟通,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对每个幼儿都怀有关爱与期望,陪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1]。
2.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在针对幼儿需求的基础上采购质量上乘的材料。同时,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水平,改造布置幼儿教室环境,创设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区域活动,比如利用拼图等资源,摆放出相应的图形与数量使幼儿养成实际动手能力。由于部分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无法直接使用,此时教师可以增添具备支架作用的材料,激发幼儿潜能。比如,在积木游戏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步骤提示图,并任由其堆积,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架。此时,幼儿可以自己堆积出完美的形状,并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应确保区域活动材料的多样性,在节假日时,教师可以在结合节日氛围的基础上投放相关的活动材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充分了解中国的节日文化。在业余活动中,教师也应引入新型材料,比如,在“穿袜子”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袜子供学生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而在角色区“小医院”中则设置棉签、“消毒水”以及“液体吊瓶”等,并增设“挂号处”“交费处”以及“药房柜台”等,使幼儿充分体验整个就医过程。
3.引导幼儿建立合理规则
教师应与幼儿共同探讨各个区域活动内的规则,在集体商议并通过后,利用形象的图片标出不大声说话、物归原处以及人数限制等标识,贴在区域显眼位置提醒幼儿。在每次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还应重复交代这些规则,并在活动后表扬遵守规则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在常规习惯的保障下,教师也可以更为真实地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2]。
4.采用情境与互动的学习模式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游戏情境的活动,以充分吸引幼儿兴趣,发挥活动材料的作用。比如,为了提升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教师应为幼儿准备碗、小勺以及食物,训练幼儿自主吃饭,但在反复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在每个碗内贴上一个张开嘴巴的动物,让幼儿自己去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准备玩偶、小衣服等,让幼儿在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基础上为小玩偶穿衣服,提升幼儿的独立能力[3]。同时,还应采用互动性学习模式,当前多数幼儿园存在幼儿多、教师少的问题,教师很难与每个小朋友实现互动,且教师没有找准自身定位,对幼儿缺乏鼓励与赞美,以致教学效率较低,幼儿不愿参加区域活动。为了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多鼓励、表扬幼儿,比如在幼儿绘画课程中,教师应在每个幼儿桌上贴上记号表,幼儿每完成一幅图片,教师便在表格上做好标记,并送给幼儿一朵小红花,从而实现幼儿与教师的良好互动,提升其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4]。
四、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建设不但可以美化教室环境,还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合作与动手意识。虽然当前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部分弊端,据此,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开拓创新思路,从而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宁婧妤.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三所幼儿园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徐 英.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8).
[3]盛志凌.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7(5).
[4]袁 晗,张 莉.幼儿园特色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