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刷脸门禁成为小区护老标配
2018-05-02朱昌俊
文/朱昌俊
“刷脸”成了当前热词。其实,在北京已有老旧小区试点“刷脸”模式。太平桥西里社区今年安装了“刷脸”门禁系统后,对该小区200多户空巢老人做了特殊标签,如果这些老人两天没有进出门行为,就会触发预警,居委会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上门询问帮扶。
“刷脸”时代的来临,似乎比大家想象的要快。目前,身份证、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账号甚至乘火车等都可与“脸”绑定在一起。如果说这些应用,主要作用是为了便利,那么“刷脸”门禁则为老人群体提供了一道防护网。
太平桥西里社区刷脸门禁系统,最初主要是为了“筛选”在逃人员和规范租赁秩序。后来在运行中,逐渐衍生出“护老”功能。这种看似意外的“新功能”,实则为当前的养老护老提供了新思路。老龄社会中,对于老年人住宅或活动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提升老年群体安全感、便利性的重要一环。而刷脸门禁说明,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
首先从老年人的需求看。一是老人是最需要“刷脸”的群体,因为人脸识别的优势就在于解放了双手,也无需有专门的设备和操作能力就可一步到位实现身份验证,既简便又安全。二是刷脸识别可自动记录老人活动规律,一旦出现异常,便能向外界发出预警,如此就确保每一位空巢老人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处于外界关照之下。其次,刷脸门禁的“一门多用”,也能给其他群体带来好处,最直接的便是提升小区的安全系数,带来的是多赢。
因此,对于具备安装条件且老人居住数量较多的小区,完全可以将刷脸门禁纳入适老化改造的目标之中。在前期,可以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进行试点,时机成熟,则可以发展为居住老人较多的小区标配。
当然,刷脸门禁要发挥最大作用,不仅是安装一道门禁这么简单,它还包括打造后续一整套应急系统。如,触发预警后,社区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及时上门,又是否具备相应的救急能力?鉴于一些地方已经推行智能化养老系统,老人可以通过专门电话与养老机构进行联系,不妨把刷脸门禁与之相结合,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另外,刷脸门禁的数据保存、隐私保护,也应有相应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