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判断的逻辑溯源

2018-04-29秦平

商业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

内容提要:我国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的逻辑基础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较低水平之上的社会实践。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国民财富的持续积累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为全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提供了实践指南。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奠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的政策依据和实践遵循,处理好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历史溯源;逻辑必然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8)03-0001-05

收稿日期:2018-01-13

作者简介:秦平(1968-),女,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BB1317059。

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概括反映了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根本性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而且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具有必然的逻辑溯源。黨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确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方向,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辉煌。

一、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基本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探索确定的历史定位。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必须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包含着历史特征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新表达。经过近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现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近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经验日益成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在物质方面的稳定提升,加上对未来发展的充分信心,使人民生活需求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生活的多方面需求表明生活质量变成更重要的目标,但高水平满足人民的这些需求还面临着不少制约。二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台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告别了曾经困扰人们生活的短缺问题,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人民新需求的满足。“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的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而制约了生产率的全面提升;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说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较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如市场竞争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潜力释放不充分,有效供给不充分,动力转换不充分,制度创新不充分等。如此形成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着眼点;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

首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了更广范围、更高质量的新内容。在经济方面要全面满足人民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要达到更高的质量,让人民吃的放心、住的无忧、行的方便;在政治方面上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充分享受到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在社会领域上要建立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环境,让人民充分感觉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文化领域上要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高尚;在生态环境上要有青山绿水,也要有蓝天白云,让人民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同时,感受到大自然清新带来的愉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这些需要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诉求,而且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体现其优越性的重要内容。

其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到发展不平衡的限制。发展不平衡可以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是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是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尽管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进步了,但我国各地区、不同领域之间不平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发展不平衡的表现,除了各地区和领域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之外,还有经济与社会、国内和国外、经济与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社会公共品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影响了人民对生活环境的绿色需求,从而制约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三,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到发展不充分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是指生产的潜力未得到发挥,表现为一些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获得收入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或占有而实现的,一方面,发展不充分影响着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不充分使一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目前,尽管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我国还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不仅仅是让贫困人口得到满足基本生活的条件,而且还要使贫困人口拥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使贫困人口更有尊严地脱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人民实现其美好生活的基础,但发展不平衡也会成为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这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性或制约性,也具有依赖性,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必须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判断的历史溯源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解决推动人类社会逐步地走向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现实之后,为推动国家发展必须找到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围绕着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而展开了探索,形成了不同表述。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未来社会从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必然性角度进行了描述,但对未来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社会,对于马、恩来讲,很难就一个还没有建立的新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发表意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诞生的初期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初步回答,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有过一个简单的判断。列宁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1]。这种矛盾是什么,列宁认为是阶级矛盾[2]。当然,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并没有局限于此,他主导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的发生了改变,并认识到解决人民生活困苦与生产力落后的现实矛盾是当时苏联必须面对的主要矛盾。但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比较短暂以及列宁过早地去世,致使苏联没来得及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加以总结,也没有形成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列宁去世之后,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发生了改变,斯大林在建立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下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避而不谈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问题。斯大林认为苏联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之后,社会主义体系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完全胜利,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尽管阶级差别还存在,但是“工人阶级与农民之间以及这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界线正在消除,而从前的阶级特殊性也在消失”[3]。这意味着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矛盾。斯大林进入晚年之后重新思考了苏联社会的矛盾问题,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4],并在揭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即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主张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5]。这里虽然没有使用社会主义矛盾或主要矛盾的概念,但基本经济规律实质上就是指社會主义社会存在的最本质关系,或者说就是一种矛盾关系。

毛泽东同志在分析旧中国的发展状况时常常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社会矛盾的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如何认识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同样采用了矛盾分析方法,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概念,指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6]。在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对国内主要矛盾进行了新概括。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7]。但是,以上正确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推翻了上述结论。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6月17日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是长期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地解决。1957年10月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重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1962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阶级斗争形势做了错误的估计,重新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到了1963-1965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并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这种主张在“文化大革命”中得到进一步加强[8],“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成为主题。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重要的分水岭,我们党重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纠正了对我国阶级状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不仅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而且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战略决策。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议上明确提出“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9]。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新做出正确的结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这一概括一直沿用至党的十九大。

综上,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把我国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的探索这一历史展开可以看到的是两条主要线索:一是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把人民的生活需求与实现这一需求的手段之间对立统一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事实证明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推进是否顺利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代表着社会主义建设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及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一基本立场,必须充分认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旨为方向,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为依据,这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应遵循的基本逻辑。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逻辑必然

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或基本矛盾关系的认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认识过程的逻辑源起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影响,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如马克思设想的那样通过建立较资本主义社会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来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了的生产力,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解放生产力,而且更要发展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便成为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立足点。我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初期的探索中更多地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确立了以不断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大二公”来发展生产力的政策架构,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如此认识和实践走上了以牺牲人民的暂时利益来推动以工业为主要代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道路。正是这样的背景决定了尽管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但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落实、出现了偏差。

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在总结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才重新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历史定位,根据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形成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判断,并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这种认识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彻底地认识到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不是局限于生产关系本身的超越;认清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特征,我们进行的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就是要把过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调整过来,以适应我国较为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实现人民生活富裕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目标,而且是一个现实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这种调整使人民的中心地位得以真实地体现。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调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如此形成的基本矛盾观念决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概括标志著我们对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驶入了正确轨道。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改革所走的道路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邪路,而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我国在这条道路上走过了四十年,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一总体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就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对的主要矛盾。由于准确地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通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在解决这个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1978年我国人均GDP3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按照当时的国际标准,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穷国。我们经过近四十年的奋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前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虽然这个标准并不高,但却是我们过去很长时间努力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到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总量又一次实现了翻番,而且人民社会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之前预定的小康社会主要指标基本达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顺利实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时,我国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主要的经济表现都处于较好状态: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54715元,换算成美元达到8300美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遵循唯物辩证法的逻辑,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做出了准确判断。其一,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奠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极大丰富的发展成果和基本健全的分享机制不仅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升,而且蕴含着由生存转入发展的历史机遇,人民群众有了对物质文化基本需求的超越诉求,进而有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新期盼。其二,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变革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提升建设美好中国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为全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提供实践指南。从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目的,始终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的逻辑方向。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问题、新目标,这些变化势必对我国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新要求。但是有一点并没有变化,即以人民为中心依然是新时代各项工作围绕的核心。如果说有些改变,那么就是人民有了新要求,而满足人民新要求的制约因素有了新变化。因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必须抓住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个是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探索的重要成果,在总体上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发展经济和牺牲环境的困局還没有打破;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停留在解决温饱、达到小康、甚至实现富裕,而向往的是更美好的生活。所有这些不平衡问题不仅是我国未来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以实现的最大制约。

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改革开放累积起来的“比较优势”,这个历史机遇既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有感召力的机遇,更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的精准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制定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遵循。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我国新时代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正是我们党践行一切为了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宗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的伟大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36.

[2] 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2.

[3] 斯大林文选(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6.

[4]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斯大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37.

[5] 斯大林文选(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02.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65.

[7]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Z].1959-09-27.

[8] 王伟光.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五个认识阶段[J].党校科研信息,1990(1).

[9] 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68.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1.

[11]韦日平,梁庆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主题[J].理论探讨,2017(6):32-37.

(责任编辑:李江)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