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见炊烟

2018-04-28蒋殊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臭臭堂妹枯枝

蒋殊

还是那条路。

庄稼,树木,河水,山岭,原样静止在老地方。

远远望下去,叔叔家屋顶的炊烟,淡淡的,一隐一现。

恍若梦境。

极力按捺一颗心。

“吱——”随着曾经的木门声,一位乡邻从一道门里出来。她举起右手遮住直射而来的阳光,疑惑地看我。与她的一脸好奇一样,我也一片陌生,只能笑笑。那门,那院,都不是从前的模样。她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里的疑惑却执着地不减。

她一定想知道我是谁,去往谁家。

我说了叔叔的名字。

你是小小?从小总与青一起玩的小小!

感谢,还不知道我回到村庄的叔叔,轻易用他一个名字,就把刚刚还无比陌生的我们拉回从前。原来,她竟是青的妈妈,她竟记得我是青的同学。于是,清脆喊她一声姑姑。

想不出当初为什么喊她姑姑,只知道从小母亲就这么告诉的。

她也答得爽快,问长问短。关注多的,自然是我的母亲,与我此刻热切地关注青一样。我们热烈地聊,时而欢喜,时而慨叹,以至于我清晰地看到地上影子移动的距离。

我终于忍不住要去往叔叔家时,她才想起让我进屋坐坐。我说等下次,待青回来。

继续前行,没遇到人。心内有些庆幸,加快步伐。每次回来,我都会提前告诉家里的亲人,他们也一定会早早到村口迎我,一路走,一路提醒我迎面而来的乡邻是谁,好让我欢喜而迅速地除去与他们之间的陌生。

此次只身一人进村,是想给叔叔全家一个惊喜,却忘记会随时遇到无法开口称呼的乡人。

迎面,又一位牵着孩子的女人走过来。她还年轻,自然不会像上了年岁的人一样盯了我问长短,于是想就那样擦身而过好了。她也确实如此,迅速扫我两眼之后,继续给孩子讲着过几天就该跟姐姐一样去县城上学的话题。孩子时而很开心,时而又说不乐意,她便在无奈之际偶尔瞟我一眼。擦身而过时,她身上竟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小米香,让我有些想驻足。

哎——你去谁家?

没想到,她的孩子回头问出这一句。除了我,再无旁人,我没有理由不停下来,扭身冲他笑,你,是谁呢?

看到我问,他竟羞涩了,迅速藏在妈妈身后,低低说臭臭。

臭臭啊,你为什么叫臭臭?虽然是无话找话,然而从小便喜欢小孩的我瞬间喜欢上调皮的他。

他嬉笑着不肯再说一句话,只把将我引回头作为乐趣与成就的得意挂在脸上。他的妈妈终于忍不住问,你去谁家?

我又说了叔叔的名字。她笑了,哦,他家小胖是我同学。

她口里的“他家小胖”,是我叔叔的小儿子。说句实话,如果每次不是回到这个村子,不是走进叔叔家院子,在外面任何一个地方遇到,我恐怕都不会立即认出这个亲叔叔家的小胖。他多少年漂在不同的城市,让我们之间的见面少之又少。爷爷弟兄四个,因此伯伯叔叔们多到八个,堂兄弟姐妹,便有近三十个。去年回乡,我与本村的堂妹走在回老屋的小路上,远远的一个放牛的年轻男子斜躺在坡上。堂妹看着他提醒我:不认识了吧?他是七婶婶家的蛋蛋。于是我冲他笑。看到堂妹,他迅速猜到我是哪一家的,却还是冲我喊出妹妹的名字。

堂妹提醒,是姐姐。

“是姐姐?”他有些不好意思,“像妹妹。”

想起这些,快乐便流淌心底。

前一天刚下过雨,脚下的路却没了从前那般泥泞。村里的主要路段,都用一块块竖起的青砖呈“人”字形斜斜地铺了一层,虽有些浪费,却很艺术,很乡村,与身边挂了青砖面的窑洞,长了些许杂草的房顶,以及一双双沾满尘土的布鞋无比相宜。我欢喜地踩在上面一路走下去,脑子里跳出的却是从前小雨里裹滿泥的一双双鞋子。

叔叔家的炊烟越来越近,越来越清。

从前校门外一排枣树下,横七竖八落满干枝。一股想拣的冲动。可叔叔说过,漫山遍野拣柴火的岁月,成了过去。小时候,一到秋季,满校的孩子便一人一只箩头,撒丫着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代谢而落的枯枝。拣回去的这些干枝,大部分要交学校,冬天教室生火。手快的能力强的,便可落得一小部分,送回家里。那时候,我与伙伴们常在好不容易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之后,去往更远的树林,找寻枯枝。然而落下来的枯枝是有限的,而拣拾的人却源源不断。夜里新落的枝条常常只能薄薄铺满箩头底。

一帮被大人逼出家门牺牲了玩耍的小孩子们,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死去。

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院子都鸡鸣狗叫,人声吵闹。因此一到冬天,枝条总是不够用。而现在,学校没有孩子,门里没有人影。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老人们,只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

满满的半院,等待幻化成细细的炊烟。

终于,又有两家屋顶燃起炊烟。从那细细软软的形状看,与叔叔家一样,烧火的也成了羸弱老人。哪像曾经,一家家一户户,连绵的炊烟喷薄而出,演示着激情燃烧的岁月。

又一个我似乎熟悉的老人从房檐后移出来,一篓子土豆在她手里沉重无比。前面坡上从前那棵大柳树在轻风里微扬,些许柳枝的影子便垂下来映在她脸上,忽明忽暗。她似乎有些哮喘,与我当年的姥姥一样,走走,就要停停。我欣喜,因为竟认出她,不是她没有变老,而是她变得比从前更老。现在想来,她是在不该老去的年龄,过早就成了一位老人。如今,她没胖没瘦,脸上轮廓依旧,只是深深浅浅又添了不少皱纹,腰身不再挺直。走近她,却突然想不起该如何称呼,记忆里她嫁的人家与母亲家是亲戚,因此该称“妗子”还是“表嫂”呢?这是两个辈分,所以不敢轻易开口。村里类似这样“乱了辈分”的人很多,一转身,一经年,就遗忘。于是只好什么也不叫,只用尴尬的笑脸报出我的名字。果然,她一听就笑了,还遗憾地说每次总是听说我匆匆回来过。上下打量了好一番后,她关切地问,是不是不想吃饭?是不是营养不良?怎么这么瘦?要吃胖胖的才好看啊!一边说一边将我垂在脸侧的长发别在耳后,说这样才利索……

我无法一一回她,更无法告诉她我天天想着要减肥。岔开这些,只一一回答她关于父母的一些事,在那个房檐下那些随风扭动的柳枝里。这期间,我始终盯了她的脸,与她同样认真欣赏我脸部的每个细节一样。

之后的许多时日,我们都会在心里一遍遍再回味,各自慨叹流走的那些细碎日子。

又一位老者挑了一担红薯从身边经过。她停止与我说话叫住他,认真告诉他我是谁。老者从挑担里艰难地扭头,只漠然地看我一眼,边说不记得了,边扭身继续沉重向前,把粗重的喘息留在我们耳朵里。

她不自然地笑笑,骂那个背影,人老了,傻了!

低头,又看到不远处一地的枣树枝条。问她,多好的柴火,不要?

不要!她干脆回我,一个人,烧不了。

无人拣拾的柴火,寂寞成镜头里的风景。

别过她。悄悄拣起几根粗壮的枣枝,轻轻摩挲远去的时间。

叔叔家就在下一个坡的拐弯里。

小跑。

院里的小花狗已经发现了我,一骨碌从正打盹的时光中站起身来,炯炯扫向我的来路。

它一阵不同寻常的预报之后,屋顶的炊烟微微有了零乱。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谁?

轻压脚步。我知道,几分钟之后,叔叔家的炊烟会浓情燃起。

猜你喜欢

臭臭堂妹枯枝
枯枝下的“刺”客
鸟落枯枝
树上有只臭臭鸟
赶走臭臭的车
撕毁的字条
不是枯枝,是艺术品
生命的一种情态
臭臭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