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乡村振兴应重视九大关系

2018-04-28姜本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宿迁市分行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发行政策性信贷

姜本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宿迁市分行

服务导向与目标规划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从目标任务上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规划上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另一方面是县域层面的具体行动规划。农发行必须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服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各部委具体的指导意见,服务于县域的行动计划。既有长期的服务导向又有近期的服务重点,同时用服务导向引导县域行动计划的合理性,稳中求进,既不能被动依赖财政拉动而消极不作为,亦不可贪大求快,急于求成。

服务领域与需求差异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中资金需求广泛,在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等方面有广泛的资金需求,与农业发展银行章程规定支持的五大领域高度融合。但这些需求在各地各行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服务领域的优先选择上,要优先服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因地、因行制宜,不能一哄而上。

信贷扶持与财政投入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可见,中央财政部门是资金供应的主力军,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同时将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地方财政部门是资金供应的主体,将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注入需要财政的撬动和引导,中央还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但同时又将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农发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信贷扶持要与财政部门的资金注入、债券发行相互补充,杜绝项目重复融资;坚持依托财政出台的撬动政策,支持收益来源全覆盖的项目建设,杜绝向地方政府违规融资。

信贷扶持与金融同业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紧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初步定位。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服务好乡村振兴。农发行监管办法要求遵守市场秩序,建立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互补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找准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发挥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导向作用,而不是“包打天下”。鉴于普惠金融重点放在乡村,农发行还可通过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扶贫小额信贷业务。

信贷扶持与资金来源的关系。农发行资金来源仍是难题,近年来吸收的存款实现了逐年增长,但相当多的是政府平台类公司形成的派生存款,相对巨大的投放来说,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各级财政性存款大多实行了招标,政策性银行虽然也可以参与竞争,但没有利率上的优势和空间。政策性银行的主要筹资渠道就是发债,而近期的债券市场波动较大,筹资成本也逐渐攀升,农发行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撑面临巨大压力。农发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信贷扶持与资金来源的矛盾,迫切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的支撑,同时加大自身存款组织工作的力度。

政策性与自营性业务的关系。政策性业务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可能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这也是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介入的原因。农发行章程、监管办法均明晰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和市场定位,明确划分为自营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并相互依托、补充,但并没有对自营性业务的占比和范围做出具体规定。总体来说,国家政策部门主要是鼓励农发行做政策性业务,但政策性业务本身不赚钱,或者保本微利,规模越大越难以为继。自营性业务也是为了配合政策性业务,需要用做自营性业务的收益来维持政策性业务的发展。对于什么是政策性业务,什么是自营性业务,从政策性银行成立到现在就始终有争论,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必须在政策层面明确界定和划分两类业务,借鉴类似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和单独考核的办法,推进稳健规范经营。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主体的关系。农发行监管办法要求,要结合业务对象的特点建立客户评级体系,将其作为授信客户选择和项目审批的依据。从现有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有三大类,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职责的中央和省市储备企业和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平台类公司,承担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职责的产业化龙头和加工企业。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农发行贷款客户的主体,非国有企业主体仅是有益的补充。农发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可支持的领域相当宽广,可支持的客户也比较宽泛,但务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坚持以支持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在支持领域整体相对弱质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稳健的优质客户战略,建立相对稳定的优质客户群,着力解决服务载体及客户基础薄弱问题。

国定扶贫与省定帮扶的关系。农发行对国定贫困县出台了利好政策,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扶贫,取得较好效果,必将继续发挥脱贫攻坚的主打银行作用。但在非国定贫困县的地区,对省级确定扶贫奔小康的帮扶地区也应有所作为,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争取享受国定贫困县相关扶持政策。“十三五”江苏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为“6+2”格局,即在苏北确定成子湖片区、西南岗片区、涟沭结合部片区等6个重点区域,苏中苏南以黄桥、茅山革命老区为主。苏北地区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相对较多的丰县、睢宁县、灌云县、灌南县等12县(区)继续作为江苏省重点帮扶县(区),派驻省委帮扶工作队实施重点帮扶。

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关系。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是现代银行发展的大趋势。从农发行当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情况看,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综合服务的理念和能力还不强,服务模式以信贷服务为主,缺乏诸如“信贷+理财”“信贷+债券”“信贷+保险”等综合服务方案。在信贷服务方面,也还存在贷款方式单一的问题。农发行要推动开展“政府+政策性银行+新型经营主体+企业(或农户)”等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形成政府引导、银行支持、多方参与的合力支农融资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推进差异化信贷政策,因地制宜设计出各具特色优势的贷款产品、模式,建立起“共性政策+个性政策”及“共性产品+个性产品”的信贷制度体系。要鼓励基层行因行制宜开拓“试验田”,对认为确实可行的项目加以总结推广,真正变创意为立意,变“盆景”为“风景”。□

猜你喜欢

农发行政策性信贷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农发行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
雪域高原铸忠诚 开创党建新局面——农发行青海分行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开展学习“最美农发行人”活动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开展健身活动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