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肌理的研究
2018-04-27史瑞杰
摘 要: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来说,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利用肌理的表现技法可以充分的表现。
关键词:肌理;表现;山水画
中国画的创作建立在独特的工具和表现技法上,早期以工笔画为主,唐以后水墨和人物画逐渐兴起之后逐渐成熟,山水画亦逐渐得到发展成熟。丰富的工具和表现技法就是为了使画面的效果更好。20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家力求变革,在不同的方面对美术的发展进行了探索,肌理由于其丰富的表达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青睐。
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的思想潮流的冲击下,很多新的艺术思想涌入,给中国画的变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山水画因其磅礴的体式,需要有肌理来奠定它的表达基础,对于丰富山水画表现语言这一课题已是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一、表现技法上的探索
1.徒手描绘式:用手直接控制各种“笔”进行操作
2.拓印式
直拓法,直接对印,将所要印的材料直接的印在所需的纸上。
揉皱拓法,将纸揉皱,在进行拓印将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
折叠拓法,相互折叠,通过相互印染,颜色之间的互相晕染。
重叠拓法,通过颜色的渗透一层层逐渐渗透到纸上,每一层纸的效果都不一样。
拉皱拓法,将载体进行拉伸或者揉皱,然后再进行拓印。
漂浮拓法,将载体悬浮在溶液上,直接将纸放在溶液里浸润。
平印法,将载体放平,直接将需要的载体进行拓印。
擦印法,将材料加上颜色,一遍遍擦在载体上。
压印法,将重物压在载体上,溶液倒入其中,用不同的力度尝试。
贴印法,贴着进行印染。
3.喷绘式
直喷法,与载体成90度角,直接在载体上进行喷涂。
侧喷法,将需要喷的溶剂跟纸呈一定夹角,进行喷绘。
遮挡喷法,用一定形状的物体,遮挡要喷的溶液,这样喷出来的
复水喷法,复水,重新吸回水分,恢复原状,为干燥的逆过程。
4.滴溅式
滴溅法,将溶液自然的滴下,使其自然的溅出来,溶液的颜色自然的表现在纸上各种状态。
泼溅法,将溶液直接泼在载体上。
甩溅法,用笔或者其他的物体将溶液甩在载体上,甩的过程中也会有溶液自然的溅出来。
磕溅法,用物磕一下,使溶液顺势飞溅出去。
5.流淌式
自流法,将溶液倒在纸上,然后将纸或者载体竖起来,使溶液自然的在载体上流淌。
干预流法,人为的将自流法中载体的方向做调整,出现不同于自流法的结果。
6.挤压式
平压法,直接将模板刷上溶液压在纸上,或者是将溶液倒在纸上再用模板去压。
掀拉法,将溶液倒在载体上,将载体提升或者前后拉伸,使得溶液在载体上自然移动而留下移动的痕迹。
挪移拉法,以载体的前后左右挪移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凹凸压法,用表面凹凸的物体进行压制。
7.润渍式
点渍法,将油的沉淀或渣滓或造成污迹的东西,渍在载体上。
面渍法,将画面中整体一部分进行渍染。
8.熏灸式:
火熏法,用火熏烤载体。
火烧法,用火直接烧载体,并控制好程度,保留住烧后留下的痕迹。
熏烧法,先熏后烧或者先烧后熏,保留住留下的痕迹。
9.烙烫式
烙烫法,用烙铁去烙烫载体,烙烫的时间和烙烫的力度可以反复试验,直到出现出最理想的效果为止。
10.留白式:
实物遮挡留白法,将可以做为遮挡物的物体放在载体上,比如用白纸,可以将白纸剪裁成不同的形状,提前放在白纸上,然后进行绘画,之后将白纸拿走,在载体上就会空出。
矾水遮挡留白法,提前将调制好的矾水滴在纸上,然后再进行绘画,由于撒过矾水的宣纸不同于原来的宣纸,矾水会使得墨不易在纸上晕开,而出现更加沧桑的效果,更适合画冬天的一些景物。
油彩遮挡留白法,提前将油和颜色一定比例调配,然后泼在宣纸上,之后再进行绘画创作,由于油彩的油性和宣纸的特性存在区别,将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肌理效果。
渍蜡遮挡留白法,将蜡油慢慢的渍在宣纸上,同理,由于两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将会出现丰富的肌理变化。
11.拼贴式
拼贴法,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比如:报纸、彩纸、麻布、照片、毛衣等等,将它们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拼合或者粘贴,拼合或粘贴亦可以同时进行,材料的顺序也可以进行各种的实验。
12.刮刻式
刮刻法,将载体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刮或者雕刻,然后再之后的载体上再进行绘画。
二、表现材料上的探索
1.载体:生宣纸、熟宣纸、彩宣紙、半生熟的纸、卡纸、棉花、棉布
2.媒介:墨汁、广告画颜料、丙烯画颜料、中国画颜料、胶矾水
3.间接工具材料:毛笔、排笔、毛毡、绒布、铁丝、喷枪、纱网、板刷、棕刷、图钉、蜡液、洗洁精、刻刀、剪刀、毛面木板、玻璃板、泡沫、吸水纸、喷笔、天然丝瓜瓤、盐、胶水、电烙铁
载体有不可计数的形式,各种的载体本身就有不同的肌理效果,载体的选择可以是已经在使用中的,也可以是还尚未普遍使用的,只要是可以将颜色承载起来的物体都可以进行试验,出现的效果经过整理之后,将试验结果归类总结。
三、结语
肌理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出现在中国山水画中可以更加充分的表达山石的结构,将平印法、擦印法、点渍法等结合起来,不再是将传统的山石画法延续,而是出现一种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更能传达出山石的质感,也让中国山水画更加富有了现代感。亦或是画水,将揉皱法、遮挡法、干预流法等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水法的勾线,表达的更为传神。
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正是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将各种自然形成的肌理运用到画面当中,创造出非自然的艺术肌理之美。“凡画不用笔墨,吹云泼墨、水画火画、漆画绣画,皆非正派,故不可取。”人们重视笔墨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然而肌理制作却被视为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没有得到正视。直到近代,人们受到西方文化和材质的影响,又开始自我反思中国画表现力的不足,因此才逐渐对肌理重视起来。
肌理制作的过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这些难以预料的效果的出现才对我们的画面带来更多的表现力和趣味性。传统的笔墨在现代已然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当下肌理的技法的使用和创新将会给表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增添很多的可能性,肌理的运用手法的不断成熟定会带来更多的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振,《浅谈肌理技法在国画中的运用》,艺术科技,2016.
[2].邹一桂,《小山画谱》(清).
作者简介
史瑞杰,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美术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山水。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