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文字予生命力—平面设计师杉浦康平和作品探析

2018-04-27乔文霞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字

乔文霞

摘 要:早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学经历促使了他的亚洲意识的觉醒,在杉浦康平的设计作品中人们总能发现亚洲文化的缩影。作为现代艺术的先行者,杉浦康平更加注重传承和发扬亚洲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其中以中国的汉字文化为代表,他特别钟情于汉字的研究,并把他当做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杉浦康平书籍设计作品中能够看到他对于汉字的熟练运用和喜爱。因此,汉字也成为他抗衡西方现代设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杉浦康平深入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各国的宗教文化、文字、传统纹样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希望通过设计使人们重新发现生活中具有生命力、传达美好祝愿、活力四射的文字与文化。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杉浦康平;亚洲意识;汉字;文字与生活

一、背景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束给人们带了电子技术上的巨大的进步,“随着网络与手机的普及,文字和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用敲击键盘而取代文字书写,为此缘故,从前包裹着文字的生命力与身体性都被当做多余的东西,一步一步消逝。[1]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字从远古以来作为被书写,被印刻记述符号到通过科学技术收录于计算机,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之中。文字正处于从“被书写者”到“被观看者”的变化过程之中。[1](P.1)杉浦康平作为现代书籍实验的创始人、艺术领域的先行者、亚洲图像研究学者第一人。在他看来文字最初是由人们创造并书写出来的,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会根据书写材质的不同,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创作,书写者和被书写者之间能达到很好的沟通和互动的效果。再一次偶然的机会杉浦康平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开始对中国、泰国、印尼、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文字与传统文化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并激发了杉浦康平对于亚洲视觉艺术文化的兴趣并将亚洲美学融入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剖析亚洲各国的文字成果,深深影响了亚洲众多的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

二、杉浦康平简介

杉浦康平(Sugiura Kohei,1932~),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致力于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图表设计、展览策划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东西方设计思想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设计作品,被誉为亚洲图像研究第一人。

杉浦康平一位从建筑领域到平面领域的设计大师,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当他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可以从空间角度去思考如何把平面作成立体面的截面,从而获取平面中更广阔的空间。他提出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能只想着本身,还要能够把其他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他的学生吕敬人注1曾把他的老师称之为设计界的巨人,在杉浦康平长达50年的设计生涯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位高产量并把设计做到极致的设计师,设计作品包含了书籍、杂志、海报、明信片等广阔的设计范围。是日本乃至亚洲设计界不可不提的平面设计大师。

三、杉浦康平设计作品的特点

(一)从西方到东方的转变

杉浦康平60年代末先后两次在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执教的经历对之后的设计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设计的转变首先从文字领域开始,在到乌尔姆任教之前,杉浦康平先生的设计作品都是用黑体书写出来的,这种字体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因此用在传单和宣传海报上能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但它的缺点正是没有粗细变化给人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感觉。而在乌尔姆任教之后,杉浦先生开始青睐具有音乐感和律动感、更具东方余韵的明朝体,即我们所说的宋体。[2]从无机黑体到宋体最能体现出此变化魅力的正是杂志《银花季刊》的发表,该期刊的封面排列着醒目的宋体大字,东方式的排版方式,让人们在阅读中用眼睛追踪文字,有一种不自觉想读出声的冲动。

正是在乌尔姆造型学院的期间,让他深刻的感受到了有必要研究和探索亚洲传统文化图像的理念及东方造型手法的价值。[3]在杉浦康平为1972年第八届“东京国际版画展”设计的海报中不难发现亚洲文化的缩影。海报一改以往的黑体选择具有东方韵味的宋体,在海报中不僅运用了“天圆地方”的汉字,以及日本平假名与片假名为主体的小字。在构图上纵横排列的文字形成了错落的线条,并刻画出版画刻痕的效果。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具有东方韵味的新的设计风格而且增添了设计的趣味性。在海报《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创作中宝塔、日月、须弥山注2、曼陀罗、等佛教相关的因素构成了整个画面。在《寿字烂漫》设计作品中,杉浦康平赋予“寿”字以生命力。该字体以纂体为表现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汉字给与其创作灵感

在杉浦康平的书籍设计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汉字的身影,在他看来汉字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汉字给其许多创作灵感,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并且与中国的设计界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杉浦康平设计作品中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他对于汉字的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等多种要素组合起来的。文字的构成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字体的组合类型更是多样。一个汉字加减几笔就可以表达出很多的意思。杉浦康平在为杂志《游》设计封面时,巧妙的运用了十几个看似是“游”的手写字,但每个字的偏旁部首又都不一样,它们都有不同的结构和体型,仔细观察其中很多都是错别字但完全不影响其识别性,我们还是可以把它读作游。这种利用汉字的结构不同而进行的创作,更能增强其杂志的阅读性和趣味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杉浦康平还善于从中国书法中寻找元素,他发现通过运笔的变化使每个汉字都被赋予了艺术魅力从而扩大了汉字的表达空间。他把汉字不仅当做文字还当做图案运用到设计中去,在设计过程中他发现汉字有趣的一点是当拆分它时,散落的笔画像噪音一样毫无头绪。当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汉字时又能感受到汉字像画一样可以随意构图。直到现在在很多日本人们还是受到了杉浦康平的影响把汉字仍然当做是一种绘画文字,在如今的许多的设计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年轻的设计师在汉字上增加一些新的元素,琢磨一些新的结构,通过打散、重构、变异等手法对汉字进行再设计成为当下流行的设计表现形式。

(三)透过生活去看文字

杉浦康平早年在接受郝明义注3人物访谈的时候曾说到字体设计的根本精神在于让内容有生命力而不是冷冰冰的。在谈到西方的字体设计时,他认为西方注重让内容很安静显得很知性。而当他谈到汉字时他以中国文革时期的文字为例,列举了人们写在墙上的标语、大字报的特点,通过字体的大小的变化表达出那个年代独有的舆论发表形式。杉浦康平在自己所著的《文字的力与美》一书中向人们展示了文字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引起人们对于文字的重视。

例如在甘露文字中提到的“寿”字结仙果,根据树干的走势自上而下形成祈求长生的“寿”字。又如寺庙香炉中燃烧的“寿”字形线香,好像高举双手,两脚踏地的祈福的人的形状以此来保佑自己长寿或子女未来幸福平安。在“穿着文字”中有开在“小袖”上的樱花文字,衣服后面以“春”“识”“始”前面则是“风”“机”“非”伴随着点缀着的六个字仿佛看到了一个穿着小袖的女性,一诗上身,樱花环绕。在“头戴文字”中韩国婚礼新娘佩戴的头冠上有金色的蝙蝠,左右两边装饰着银色的“福”字。在头饰中运用了金银的对比,此外“蝠”与“福”谐音一致,表达出新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在“运送文字”中吉祥八宝“寿”文字多用于日本祝福婚礼用的包袱巾,寿字化为一帆风顺的宝船祝愿步入婚姻的一对新人幸福美满。在文字与生活中,文字不仅是表现与传达的记号,更是受尊崇的存在。[4]

四、结语

杉浦康平作为一个将西方设计理念和东方审美观念巧妙结合典范的设计大师,对于亚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许多的设计大师一样,都有过曾经先立足于本土文化,然后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最后又回归到本土文化中的设计之路。虽说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收获颇丰。杉浦康平将西方学到的先进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与东方传统的审美观念巧妙的结合,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寻觅东方文化的精华,并将它发扬光大。

在德国的经历使他的亚洲意识开始觉醒,在注重本国传统文化发展同时,开始用心接受亚洲,并将亚洲各国得来的灵感注入到作品中去。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文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刚刚接触到汉字时,杉浦康平就被汉字所带来的魅力所吸引。在他的许多的书籍设计的封面以及海报中可以看出杉浦康平对于汉字的熟练运用与喜爱。他认为文字不仅仅是记号,还有象征意义更是具有生命力。他希望我們能够珍惜眼前宝贵的文字,也希望能够通过更多年轻设计师的双手把属于我们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创造出一种与西方不同的东方式设计。

注释

注1:吕敬人,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

注2:须弥山,古代印度传说,佛教世界里耸立于宇宙中心的山。

注3:郝明义,台湾文化教父,轮椅上的出版家。主要著作有《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们说》等。

参考文献

[1]张悦.文字并不沉默,他们有时会呐喊 [N].中国艺术报,2014-12-03(008)

[2]牛怡晨.杉浦康平设计中的东方意蕴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05):20

[3]陶颖.杉浦康平的设计思想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06):40

[4][日]杉浦康平.文字的力与美[M]·庄伯和·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常挂在嘴边却不一定会写的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