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到形式结构—杨志坚油画释读
2018-04-27赵静
摘 要:杨志坚是全国美展奖项的多次获得者,他已经从具象的细致的写实手法中完全脱离,形成了带有自己独特思维的具有东方美的特质的语言特征。他的画中带有毛笔书写的灵活通达,且不失西方绘画的空间层次形式结构的表达。将西方油画的表现性相结合,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中国当代油画如何以独有的姿态进入到世界视觉艺术体系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杨志坚;思维;形式结构;东方美
一、前 言
从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时期开始经常是一种模仿学的状态,一直到进入现代哲学以后才破除了单一模仿的概念。东方绘画艺术从起步的时候一开始就特别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这种感受,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客观世界始终不会单纯的只是面对客观世界,而是会把主观的情感融入进去的。从最早的中国的诗歌里面,屈原的《离骚》是现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不是单一的像希腊时候的那种特质,这种特征也是东西方明显的差异性。西方进入现代哲学研究以后,他们开始融入主观成分,并开始慢慢加大而不是单纯只是强调模仿。从后印象主义以后一直到毕加索到后来所有的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开始关注东方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情况。[1]
落实到更加具体的时候,像中国人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艺术理论里面的话就是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进入到现代以后的时候吴冠中提出来边采矿边冶炼这一理论观点。他认为自然对象只是一个原始的矿产原料,如果不经过现场的提炼,原料就只是一个原料不能称其为一个产品。所以特别强调边采矿变冶炼。实际上到了今天更多的高层的有创意有追求的艺术家更多的会从不同程度上都会非常强调这一点,再也不会单一地去面对客观世界。
二、艺术家简历
杨志坚(1961~)出生于湖南,祖籍长沙开慧乡。1984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美术学科研究生课程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油画学会副主任,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国家教委公派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留学。
三、杨志坚作品分析
(一)作品“势”的表达
这张画在画的时候已经融入吴冠中的观点或者是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个情况,接着往下做进一步提炼。这时候头脑中思考的就不是一个景观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的问题,要的是大围山的一种气象。气象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东西,这个时候语言的表述就已经走向抽象,不是指某一个山,不是指某一件东西,而是指大围山的气象。进一步思考的时候派生出来一种无限大围山或者是说早春大围山。早春大围山稍稍调入一种微观的状态,那么无限大围山它是一个更加宏观的概念,这种宏观的概念恰好表达的是一种大气象。不管是去过或者是没去过都会让人联想到此情此景。好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本人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而是听了朋友的介绍并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写的,这种想象就很能够表达出这种感受。
同样,作品需要的是大围山的气象而不是某一个山峰,画面走势的侧重点上就不同了。实际上气象在文学描述上已经抽象了,但是回到画面,画面是视觉的东西,这个时候通常在结构画面的时候,在空间结构概念上的时候其实求得是对象或者是画面情感的一个势,这个势指的是趋势的势。
(二)画面结构的分布
欣赏或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时,避免不了去关注画面。一般意义上我们觉得“画面”是研究自然对象的状态,慢慢地刻画表现的加深,“画面”的观念意识逐渐被人们淡化了,物象的理解渐渐加重。当下,现代绘画早已把“画面”作为一种绘画的目的。画面结构意识极为看重和强调,有的画家单纯为了画面而构成画面,比如冷抽象绘画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杨志坚把对画面结构的概念更加系统的梳理与细化,从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出发。
他认为二维的结构关系主要是平面的穿插,指的是通常所说的点线面的划分;三维的结构关系也是他本人特别强调的一点在具有良好的二维结构关系的同时以需要具备三维空间的层次,具体在画面上是指哪一部分往前哪一部分往后,但是又符合平面结构需求。体现在画面上山体的走势斜插入云霄,表现出山体的高耸以及云雾缭绕的感觉。如果山体的走势不是斜向的而是笔直的则会给人呆板和山体海拔没有那么高的感觉。
(三)“写”的绘画
杨志坚在绘画用笔上通常表达出一种中国书法用毛笔书写出来的感受,体现着一种灵活通达的气韵。油画猪鬃笔的结构与中国毛笔的结构不同,猪鬃笔缺少毛笔的可变化的书写角度以及在纸面上所呈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接触面积。因为结构的不同所以导致了呈现画面的气韵以及空间感受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杨志坚在西方油画的绘画语言上融入了东方书法的用笔形式以及用笔状态,将油画的猪鬃笔将以改善和运用,已经达到中国书法用笔的灵活巧妙。让虽然是西方绘画的油画也呈现出拥有东方特质的韵味。
他通过运笔的提按顿挫、疾徐轻重、干湿浓淡,使线条和色块在画面的整体空间中产生流转的动势,使空间具有丰富、飘逸、寥廓的特点。作品在虚实有无之间传递着万物齐一的东方哲学思想。中国艺术的传统,通常是用写意来表达内心的心境,主张因心造境,注重心灵感悟的抒发,这是中国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品格。[2]他对于写意性的把握,体现了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理解,使他在画布上的挥洒更富有内蕴力量。抽象绘画实际上应该比具象绘画更为严谨理性,这样它所表达的观念才能指向深远,而不仅仅是一幅好看的画而已。
四、结语
其实,不管是抽象的绘画还是具象的绘画,回归到一点都是在揭示与表达的人的精神状态。当杨志坚在西方绘画中加入具有传统中国传统的东方符号,画面所呈现的是东方美所独有的精神特质。此时,点线和色块的运用在画面中就形成了相對独立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质,并在成为他本人表达内心境界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了。当然,这种艺术语言的写意性和意象性,并不是简单地用油彩移植彩墨,而必须是在深入地研究与了解了西方油画精髓和东方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并以独到的艺术语言深刻地去表达艺术家对当代生活和文化的感受与态度。
参考文献
[1]方汉文.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6):1067.
[2]殷双喜.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J].美术,2008(08):15.
作者简介
赵静(1994~),女,山西大同人,201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主修油画专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