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兴航天城打造“航天+”六大产业链
2018-04-27麦婉华
麦婉华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文昌处于琼北综合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琼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旅游区域中心之一。
文昌还是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地,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为推进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200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
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就曾经把海南岛列为最佳场址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航天发射基地建设项目开始酝酿,并进行了多轮科学评估。2009年9月1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新建的这一开放型、环保型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0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基本竣工。
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
之后,长征五号、天宫一号、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等都成功在文昌升空。
中国知名航天专家、海南航天城项目发起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认为,文昌航天发射场紧靠海岸,海上运输能解决大型运载火箭的运输难问题,发射场全信息化,同时也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发射场,发射采用的液氢液氧加煤油的燃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发射中心都优越。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低纬度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距离赤道最近、纬度最低的省份。文昌发射场在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入轨距离较近,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卫星仅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到达预定轨道,节省了大量的燃料消耗。何质彬说,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文昌不仅是个发射中心,还是个航天城。”何质彬说,文昌航天城是以发射中心为主体,太空旅游为龙头,航天科技产业中心为依托,“三位一体”来规划的,融合了高技术、高科技的文昌航天城必将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航天+”产业发展
《小康》记者从文昌市获悉,该市正在航天上下游产业上同时发力,重点打造航天科研及信息产业、航天重装及商业航天产业、航天技术展示交易及服务贸易产业、航天金融产业、航天生命工程产业、航天科普文化教育旅游创意产业等六大航天产业链。
如今,文昌正编制文昌航天科技城各项规划。一是编制文昌国际航天城规划和航天军民融合示范区规划。二是组织编制文昌紫贝田园门户广场建设规划。三是组织编制文昌国家生态海岸公园规划。
2018年1月28日—31日,在文昌举办了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中、美、俄三国航天员、航天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和平利用太空技术,发展人类健康医疗事业”为主题,交流太空技术和平利用方面的经验,重点研讨了太空技术运用于人类生命健康、医疗、医药、生物链的方法和路径。
大会还倡议中、美、俄三国和其他致力于太空技术发展并愿意促进太空技术和平利用的国家政府、组织和企業,共同发起2019年在海南文昌举办首届“世界太空大会”。
文昌航天科技城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现已纳入海南未来“海陆空”发展的三个重点之一,目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海南省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的航天城规划已初步完成。
其中已建设的项目有好圣航天科技小康村。已将文昌市龙楼镇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好圣村打造成为“多规合一示范村”、“全域旅游示范村”和“数字农村示范村”,村庄“航天元素无处不在”,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航天育种的瓜菜种植、品尝“航天菜”、游览儿童航天乐园、体验航天创客民宿。跟航天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这里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村已成为村民当地就业和生态宜居的典范。
文昌还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在文昌中学第二课堂基地建设少年微星测控站。2018年2月2日,搭载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海南文昌中学林小涼和尚阳洋因直接参与少年星原型星的设计和现场组装,荣获“中国少年星造星金奖”,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少年星”上。
文昌市委书记钟鸣明表示,文昌将积极把旅游、观光和市场开发等融入航天城建设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中,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个优势,推进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航天+”产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建设做好服务。
文昌市长王晓桥表示,未来五年内涉及到六大产业链的招商和洽谈项目预计金额在1000亿元以上。一批对整个航天产业发挥支柱作用的项目,如国家航天超算中心、航天交易博览中心,航天金融中心等正在筹划中。此外还将布局三大航天科创园,六大航天产业小镇及37个涉及航天的美丽乡村,打造12个航天共享农庄。社会各界对打造太空小镇,华侨航天体育小镇,航天农业硅谷的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