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构建
2018-04-26许阿泰
许阿泰
摘要:现阶段,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我国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情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教育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社会进步不断推进市场需求的转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汽车行业的相关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渐提高。原有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如何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也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模式
本文将根据我国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阶段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及发展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发展对于新型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本科教育办学特色,对现阶段如何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主要途径以及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通过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且其就业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我国汽车类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经验。
一、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现实化意义
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化的发展过程。我国的本科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多个行业,涉及多个专业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及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及成熟的教育体系,但是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却依然与世界先进的本科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色专业的构建工作,来对传统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学进行创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该专业的教育水平。
(一)有助于培养多方面、全技能的综合性汽车应用型人才
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现代汽车应用型行业对相关员工的综合性素质要求较高。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实践及理论教学方面,较之传统的汽车类工科专业教育有着极大的改变,在实现现代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培养现代骑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在现阶段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都很难满足现阶段对于现代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能够为我国新兴本科专业的教育发展提供先进的经验
通过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就可以为我国新兴本科专业教育中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诸多先进的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实现我国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本科教育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社会综合化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我國的新兴本科专业的教育发展水平一直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面。
二、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途径及措施概述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是能够依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或从事应用性科研研究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建设综合汽车服务实训中心,综合培养学生深厚的汽车维修技能
通过新建设的汽车服务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汽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汽车技术,还能够掌握必要的保险理赔、市场营销、汽车维修和售前、售后服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大象汽车工程师”班、“业乔定制”班等培养模式。同时学校课程设置为“3+1”模式,即大学本科前三年在校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第四年到企业实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素养及创造精神,又具有扎实地汽车服务专业技能,以及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几乎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实际的课堂氛围就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最终就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进行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将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实物教学在其中进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就能将相关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其进行理解和实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本科阶段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一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为我国本科教育特色专业构建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其华,闫业翠,任洪娟,魏丹 . 基于应用型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 机械职业教育,2018(08):25-28.
[2] 邓腾树,蔡祥鹏 .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研究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6):22-25+28.
[3] 王旭东,杜力,马斌 .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J]. 科技资讯,2018,16(09):180+184.
[4]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M].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