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使历史课堂更高效
2018-04-26张俐婷
张俐婷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上如能巧妙的置疑设问,必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把握提问的原则,优化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效课堂
在学习上,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问这一环节,故有“学问”一说,认为问是学的一种。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人总结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的教学方法,而在在当今教学中,课堂提问也已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历史课堂上精彩提问,通过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我想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探讨。
一、突破伪问题
有效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率。但不可否认,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伪问题。伪问题使课堂看似活跃热闹,实际却是浪费时间。叶小兵教授曾对伪问题做过归纳,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实际意义的问题。第二,过于简单的问题或是经常重复的问题。第三,忽略学生实际的问题。第四,过于笼统模糊的问题。
课堂中的“是不是”,“对不对”式提问,就属于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没什么思维价值,用多了则使提问成为课堂的装饰。而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会降低课堂效率。如学习九上《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在讲解文艺复兴发生原因时,有老师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本58页正文第一段,然后提问:“文艺复兴为何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结果学生起来又把这一段读了一遍。这个问题毫无思维含量,因为答案已明确写在书本上。起不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其实可以运用一些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概括得出信息,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以调动,二来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过于笼统的问题由于切口太大,学生难以回答,也会成为伪问题。如“你如何看待汉字的演变”,“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学习今天的内容,你有何感想”之类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有时连教师都很难回答,更何况学生?这种问题自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最后,设问模式如果过于千篇一律,如提问“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次数一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课堂效率。
二、设问要目标明确,难度适宜
让课堂提问更高效,关键是要围绕重点和难点展开。设置提问必须要有针对性,目标要明确。如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针对课标要求可以这样提问: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都想在本国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国王却强行征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工场被迫交纳比货物总价值还多的重税,导致资产阶级新贵族濒临破产,双方矛盾尖锐。由此可知资产阶级新贵族想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遭到了谁的阻碍?同学们自然就知道遭到了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的阻碍,因此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设问设置在有疑问处
问题要设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八上《重庆谈判》一课中,可以抛出问题“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去还是不去?为什么?”学生立刻分成两个阵营辩论起来,有的同学认为“国民大革命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害大量的共产党员,可见他对共产党不怀好意,所以毛主席不能去”,有的同学认为“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就密谋抢夺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所以重庆谈判就是一场鸿门宴,毛主席不能去”。但另一派学生则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学认为“由于蒋介石把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这件事在报纸上大肆宣扬,所以如果毛泽东不去谈判,那么破坏和平的罪名就要毛泽东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抗战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统一,为了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选择前去重庆谈判”。这样的提问比起直接问“毛泽东为何要去重庆谈判”,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讨论交流,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会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滿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设问要层层深入
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设置问题要有梯度性,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不同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让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与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讲到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展示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并创设出一个历史的情景,“如果中国不禁烟,没有出现虎门销烟这件事,英国还会不会向中国发动战争”。这个问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同学们能在“会”与“不会”间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并迫切地希望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听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言论。此时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的设问,如:闭关锁国后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变得如何?同一时间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发展情况又如何? 英国最想从中国获取什么? 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能不能从中国得到想要的东西? 列宁说过:“如果资本主义不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统治地位,如不开发新的地方,让非资本主义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旋涡,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列宁的这句话又如何理解? 这样充满了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就在层层设问中,了解到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发动战争,因为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这种诉求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成功。
五、设问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成为判断这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需要运用启发式原则,即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推理过程和发现过程都要通过启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很好的得到培养。比如,在学到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这一课时,如果老师只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北宋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朝代,学生表面上是记住了,但等做到相关练习时,许多学生还是会犯错,因为他不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北宋时期,除宋这个汉人政权之外,少数民族有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教科书就可以清楚的得出答案,除汉人建立的宋之外,还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建立的辽,以及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教师继续提问:“这几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西夏和辽、金有没有臣服于北宋?”答案当然是没有。史实为证当时中华大地上有多个独立的政权存在,所以北宋不是统一的国家。像这样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得到正确答案,远比教师反复灌输要有效的多。
只有当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问题的设置在如今的历史教学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而课堂的高效性有很大因素取决于有效提问。所以我们在设问过程中,要做到为学生的学习而设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历史课真正“死”去“活”来。
参考文献
[1]俞春祥.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问的设置[J].新课程:中学.2010(11)
[2]王强.突破“伪问题”,让历史课“死”去“活”来[J].基础教育参考.2012(14)
(作者单位:昆山市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