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8-04-26王鹤
王鹤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初中地理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设置旨在让学生熟悉地理环境的同时,掌握地理学习技能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要学好地理,就必须要用综合的眼光来分析地理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2015年在新抚区六期个人课题研究中,我以《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研究》为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通过教师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分析,最终获得知识,能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在课程导入中的运用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以案例导入新课,不仅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开放式教学,落实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以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为例: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并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其中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抚顺市中心商业区和新宾满族自治县红旗沟村的对比照片,学生马上就能够判断出哪个是乡村,哪个是城市,然后指导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所反映的信息,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学生兴趣浓厚,很快就掌握了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并且还能够展开拓展。
二、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途径来记忆所学的内容往往能够取得比较高的效率。对于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案例使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空间的和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判断、推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在讲解“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时,引导学生从欧洲的饮食习惯出发,展开联想,就会看出欧洲的畜牧业发展,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草场和牧草,草场和牧草又受自然条件制约,通过分析、归纳可以总结出欧洲畜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欧洲饮食以乳畜产品为主的原因,分析欧洲西部农业发展现状,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得出结论: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阔;);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发源地,而且地形平坦,人口较少,因此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再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对比、分析“我国城市分布图和聚落形态图”“西亚的民居和东南亚的民居图”这两个案例,学生在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也会举一反三,如我国西北和西南部的帐篷、南方和北方的建筑等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有针对性地剖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案例,初步掌握分析地理问题和总结规律的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案例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分析和研究案例内容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通过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将知识层面进一步升华,更加贴近生活,将自己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还懂得了举一反三,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条件下,无疑是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他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较比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单纯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七年级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如果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放手,由学生自己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偏离教学目标,而且如果案例的设计和编纂过于复杂,学生不但不能理解,而且还会出现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在进行学习前进行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做足充足的准备,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偏离问题,而且对于地理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学生是无法通过自己学习能够理解的。
3.案例本身的也受其局限性影响,由于没有经过亲身经历,所以许多案例都缺乏实证研究;
4.由于典型案例少,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有很大难度,而且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等。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也让我认识到,知识不是一味的通过教师讲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經过接受—反思—内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打造开放、高效的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