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偶在命运长存
2018-04-26吴若瑶
摘 要:《永别了,武器》自1929年出版以来便受到一致好评,时至今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蔚然大观,囊括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特色等各个方面。本文无意于重蹈前人之功,笔者拟用印象式的体验之刃开凿未露的冰山,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发现个体偶在(胜利、爱情)与长存的命运(死亡、孤独)的张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亨利从履行职责到远离战争,从佳人相伴到雨中独行,最终完成了对人生虚无的体认。
关键词:海明威;永别了,武器;虚无;孤独;命运
作者简介:吴若瑶(1995-),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2
不同于一般的反战小说,在《永别了,武器》这本书中,除了强烈的反战倾向之外,更是通过主人公战争观和爱情观的嬗变实现了对人生意义的顿悟,一切皆是虚无。偶在的是赢得胜利的战争,美好的爱情,长存的却是死亡,孤独。相较于命运之力,自然界,个体的存在自是偶在,而这种偶在又孕于必然之中,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亨利最终掉入虚无的深渊实是命运之举。
一.胜败偶然死亡必在
小说开篇似乎就笼罩着阴沉幻灭的氛围“部队打从房子边上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叙述者将读者置于眺望和俯瞰的角度,一开始就暗示了一切终将归于尘土,部队似乎是死亡之军,纷纷掉坠的树叶何尝不是灭亡的前音,树犹如此!雨作为小说中间歇性的伴奏从这里也开始了,雨后总是清新,而小说中的雨似乎无法将尘埃涤荡干净。
小说中从未正面描写激烈的交战场面,代之以简要的战况说明,偶尔在大规模进攻的空当,兵士们开着无关痛痒的玩笑,似乎与前线隔了一层保护膜,而炮弹的声响又不断地将他们拉回残酷的战场。在亨利受伤疗养期间,报纸上又刊载了许多打胜仗的消息,但是,与零星的胜利相比,更多的是不期而至的失利和撤退,从军事角度来看,胜败乃是常事,而不管胜利与否,死亡都是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小说在第一章末尾便不无讽刺地谈到“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来了。瘟疫得到了控制,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1] “区区”七千人与战争带来的伤亡人数自然是不值一提,战争可怖,微观中的人物在这场战争中命运不自知,当然很多人走向了毁灭。凯瑟琳的旧情人在索姆战役中牺牲,帕西尼在吃干酪的时候意外被迫击炮击中呼吸渐无,而亨利也在这次袭击中受到重伤。
战争包含着诸多的危险和不确定性,战火与硝烟无疑是生命无常的最好注脚,而小说的讽刺点在于有些人并非因单纯的战争因素而死。雷纳蒂是一位年轻的意大利外科医生却在妓营中染上梅毒而死。再如意军大规模撤退时,亨利一行人与部队失散,走小路想要穿过田野的当,同行的艾莫颈部中枪,经过亨利的分析,开枪的是意大利人而不太可能是德国人,艾莫没有死于敌军之手却遭到了所属军的枪击,这不啻为一种嘲讽。亨利侥幸躲过了敌军的注视,却又被宪兵逮捕,被当作披着意军的德国间谍,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亨利没有挣脱,被枪毙是无疑的了。而小说至此,对战争荒诞性的描写也到达了最强音。正如亨利所感受到的“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莊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就简直令人厌恶”。[2]其实我们从军事角度来看,亨利实际上就是一个逃兵而已,这样一个懦弱者的角色何以值得大书特书呢?显然小说首先否定的是战争本身的合理性,既然战争并没有所谓的神圣性,背离战争这一行为便是无可厚非的。
生命自是无常,不管是死于战争的流弹还是死于意外的梅毒,难产这些非战争因素,个体的存在都是一种偶然,而战争似乎是一种催化剂,加速了亨利生存观的改变。人生本身何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人从降生起始就身不由己地抛入这样的命运之中,“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把你扔进棒球场去,告诉你一些规则,人家乘你一不在垒上就抓住你,即刻杀死你。或者无缘无故地杀死你,就像艾莫死去那样,或者使你患上梅毒,像雷纳蒂那样。但是到末了总归会杀死你的。这一点是绝对靠得住的。你等着吧,他们迟早也会杀死你的。”[3]面对早已注定的结局,亨利试图用爱情来拯救他无望的人生,然而凯瑟琳的死亡让亨利最后的幻想也破灭了。
二.爱人不再孤独恒常
亨利一开始对待这份感情的时候是以一种游戏的心态,两人的相遇结识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像其他将士一样,谈论女人和酒成为他们日常的消遣,亨利大多时候是将凯瑟琳作为填补内心寂寞空虚的存在,去医院看望凯瑟琳是无聊的战争中难得的乐趣。一直到亨利受伤之后,在米兰的一家医院与凯瑟琳再次相遇,亨利似乎“真正”爱上了凯瑟琳,而吊诡的正是亨利苦心离开的战争反而促成了他与凯瑟琳的爱情。因而在笔者看来,这种爱基于受过战争洗礼后急于寻求安慰才生发,带有过强的目的性而显得不那么纯粹。
爱情本身便是一种偶在,于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两人陷入爱河。其中的偶然性不明自显,虽然亨利与凯瑟琳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战争的因素,但也正是这种动荡给这份爱情增添了稀贵的筹码,笔者认为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虽然没有足够动人的真挚,但两人的互持毕竟带给人一种温情,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面对惨淡的战况,可悲的现实,共同面对当然要比独自承担幸福得多,两人试图牢牢绑在一起而免于被世界征服,在两人看来,二人搭建的堡垒固然单薄了些,但只要二人合为一体,没有隔膜,便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摧毁。读者甚至都要相信在纷杂的战乱中,始终还有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爱人的怀抱,而小说在这里急转直下,凯瑟利竟死于难产。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失望,而仔细翻阅文本,凯瑟琳的死又是必然的。
小说中提到亨利总是有种不祥的预感,到了临产期间,生产的不顺利再次让亨利产生可怕的念头“倘若她死去呢”,不料竟一语成谶,小说结尾再次用海明威式的克制笔法描写奔涌在冰山下的苦痛与无奈,最大的痛苦是自己又要不得不一人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凯瑟琳的死看似偶然却是命运的必然,而凯瑟琳的死亡对于亨利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不如说是一种解脱,这种解脱是来自灾难终于降临而因为臆测带来的惶惑终于得以释放。
我们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就算是远离了战争,与凯瑟琳在瑞士过着表面祥和的生活,亨利却仍然填补不了心灵上的空洞,亨利一直盼着找点事情做做,哪怕只是留一下胡子,嘴上说着“我喜欢这种生活”而夜里又会突然醒来,东想西想。两人的爱情固然甜蜜,甜蜜到让亨利忘记战争的荒诞无趣,却无法抵挡住虚无,比起在硝烟的战场上死里逃生,无所事事只剩爱情的生命之“轻”似乎更让亨利难以承受。人像书中描写的木柴上的蚂蚁一般,起先是向着中间着火的地方爬后来向两边爬,直到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不知道最后爬到什么地方去。
小结:
战争的洗礼加上爱人的离去最终促使了亨利完成了对人生虚无的体认,如尼采所言,在亨利身上实现了“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除”,亨利与凯瑟琳出场就是宗教信仰缺失,而亨利在战争中一步步发现哪有什么神圣,荣誉,所谓的终极目的,终极意义都被战争搅得荡然无存,唯有酒色是生命的趣味,所有个体偶在的呢喃都抵不过命运微小的一击。“一旦有了这一‘发现,虚无主义就降临了。因为失去了与终极的真实、目的和整体关联,一切存在者存在的真实、意义与价值都会荡然无存。”[4]亨利在偶在与必在之间不断认识自身,打量他所处的世界。而笔者发现,个体的偶在,不论是胜败之别,还是爱情的降临又都是一种必然,似有命运之手操控着一切,命运不断地创生着偶在,任何偶在事物又都是命运必在的例证。
在小说中战争本身是荒诞的闹剧,爱情也丝毫没有填补虚无的空位,万事最终归于一人承受,孤独必然,命运长存。像亨利一样我们始终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如何为个体的偶在立法,为精神世界建立稳固的大地,这或许是小说给我们的最大警示。
注释:
[1]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页。
[2]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3]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37頁。
[4]余虹: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J].学术月刊,2006年,第38期。